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转制为高职学院后的应对措施

转制为高职学院后的应对措施

日期: 2009-8-7 9:37:39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办学条件较好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合并、联办等形式转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由普通中专转制的高职学院,面临着不少前进中的困难,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校能健康发展。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基础设施相对不足
   高职学院的原中专校,基本上是20世纪90年代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评估确认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这些学校经过几十年的中专办学建设和积累,已经具备了办中专所需的基础设施,如校舍、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实验基地等。但是这些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高职办学的需要。由于原普通中专多为部门条块办学,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专学校自身办学体制的改变,其主管部门的归属已不清晰,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办学投资渠道不畅,要靠学校自身投资搞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在是勉为其难。
   (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1.教师学历还未能完全达到规定的高校教师资格,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宽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有现场实践的丰富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但目前大部分中青年任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比较欠缺,难以适应高职强化实践教学的要求。
   2.“双师型”类型教师比例不足,有的学校教师平均周课时量达16节以上,多的甚至达到20余节,繁重的教学任务,挤占教师的科研、进修时间,也使教师难以突出高职实践性教学,既影响教师自身的提高,也影响高职的教学质量。
   3.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
   (三)高职生源不甚理想
   目前高职学院生源主要有:职业高中、技校,普通中专的毕业生,简称三校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尚未很好衔接,中职教育只重视与本专业就业有直接关系的课程,而忽视基础文化知识学习,导致中职毕业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差,在推理、逻辑判断等思维能力开发方面受到限制,以致上高职后跟不上学习进度。后一类生源则是经高考录取层层筛选后未被录取的普高毕业生,这批学生的文化基础差于专科生源,进入高职学院学习后有自卑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由于高职学院生源不甚理想,直接影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办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扩大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决定高职学院需要有较好的实习、实训条件。由中专转制的高职学院,一般在校内都设有基本工艺实训基地和骨干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高职教育投入不足,现有实习基地多数存在设备陈旧,科技含量不高、台套数不足,学生直接操作内容与时数受到限制,与社会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要加快基础建设,关键是资金,高职学院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对高职学院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除此之外,还要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发动各行各业共同扶持,同时积极争取各金融机构贷款,扩大融资渠道。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现有人才、技术及设备条件,逐步走上自我发展道路,加快学院建设。
   (二)引进与提高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学院首要任务,它关系到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院办学特色的体现,其难度不亚于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更难。高职学院可以采取引进与提高相结合,用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所谓引进与提高相结合,就是学院应制订优厚的政策,积极吸引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但在当今21世纪高级人才争夺战中,高职学院的优势尚不明显,所以重点还是应放在对原有师资的提高上。高职学院应制定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激励机制,鼓励在职教师研读硕士学位或研究生主干课程,尽快提高现有教师的学识和学历;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强和培养造就“双师型”教师,即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双师型”教师来学院兼职任教,合理安排专职教师课务,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或到条件好的实训基地进修。
   (三)扩大宣传,吸引优秀生源
   目前高职教育生源不甚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现阶段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有偏见,优秀生源不愿读高职;二是目前高教的招生政策不利于高职招收高质量的生源。后者有待教育行政部门在实践中改善。前者则要通过学校自身努力。第一,高职学院应加强宣传力度,一方面积极与社会媒体相配合,大力宣传高职教育,澄清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种种不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内的舆论宣传和积极争取生源学校的配合支持,鼓励优秀的普高生和三校生报考高职学院。第二,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同时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以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优秀普高生和三校生报考高职学院。第三,重视毕业生就业导向工作,积极与企事业用人单位挂钩联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以“出口”带动“入口”,吸引优秀普高生和三校生报考高职学院。第四,加大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即3+2)招生比例,在5年时间内,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职业技能等系统的教学和训练,能够避免中职学生理论差,与高职对接容易错位现象,又能弥补普高生缺乏技能训练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接性,并且通过连续而充足的实训,可使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更熟悉,经验更丰富、真正达到毕业后就能顶班上岗的要求,既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又能保证高职学院的生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