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茶业如何应对入世

我国茶业如何应对入世

日期: 2009-8-31 0:00:13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我国已加入世贸易组织,经济贸易全面熔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作为世界产茶大国的中国,面对入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要大力发展茶业,不断拓展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对我国的茶业的现状及入世后对我国茶业的影响,有深刻的分析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趋利避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提高我国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以促进我国茶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加入WTO 茶业 对策
   1、前言
   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将进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这对产茶大国的我国来说,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挑战。
   2、 入世后对我国茶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年产茶叶968万吨,年出口茶叶21.7万吨左右,分别列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位。近年来,我国茶业无论是从茶类结构的变化,还是名优茶的发展以及茶园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茶叶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二是生产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三是市场化程度低,社会中介服务滞后;四是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产品少;五是茶园管理不严,茶叶中农药残留未彻底解决。面对我国茶业现状,加入WTO后,对我国茶业的影响主要有:
   2.1有利于扩大使用外资和促进茶叶产业升级。我国种植面积广,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加之入世后,按照“国民待遇”有利于吸引外资,采取合作、合资等形式来我国兴办茶叶企业;有利于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我国茶叶产业的升级。
   2.2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茶叶出口量的增加。加入WTO后,关税减让,到2003年,欧盟国家对茶叶的进口关税将减至零,发展中国家也将减让关税24%;加之茶叶是健康饮料,它有益于健康的理念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特别是我国绿茶,占世界贸易85%以上,更具优势;同时,入世后,我国现行的茶叶出口许可证制度将被取消,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体制,从而有利于促进茶叶出口量的增加。
   2.3有利用于发挥茶类优势,加快茶叶综合利用。加入WTO后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茶叶资源丰富,茶类品种繁多的优势,如有机茶、无公害茶、儿茶素、茶皂素、茶饮料等,不断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加快茶叶的综合利用,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
   2.4有利于培植茶业龙头,创立国际品牌。入世后,我国茶业将受到国外,经济实力雄厚、经营方式灵活较大公司的冲击,为此激发我国茶叶企业化压力为动力,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创出一些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习惯人群消费的知名品牌。
   2.5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入世后,我国茶叶经营权将更加自由,国内外竞争异常激烈;我国茶叶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又是分散经营,生产效益低下,此外,还存在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与跨国大集团,以及国外廉价和低农残茶叶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将处于劣势。
   2.6茶叶进口国的技术贸易壁垒更加突出。入世后,关税下降,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会更加突出。欧盟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农残限量标准,不仅检测种类增加了许多(55种),而且MRL(允许残留限量)也比以前更苛刻,如氰戊菊脂MRL为0.1mg/kg,比原来提高了100倍,三氯杀螨醇MRL为0.1mg/kg,提高了200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也有仿效欧盟之势。农残、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卫生质量将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技术贸易壁垒。
   3、 加入WTO后我国茶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3.1实施科教兴茶战略,走发展产业化经营之路。
   3.1.1搞好茶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茶园素质。通过“改造、淘汰、改植换种、集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府经济扶持政策,建立我国品牌茶叶基地、有机茶基地、无公害茶叶基地;同时要优化茶园良种,加快优质、高产、高香、抗病虫新品种的选育和选植,加快茶园无性良种化步伐,不断提高茶园素质。
   3.1.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茶业人员素质。从茶园的选植人员、加工人员、经营人员到茶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技术培训、业务培训,更要注重加强WTO知识的学习,同时,要努力培训和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茶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全面适应入世的需要。
   3.1.3.加大采制茶的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机制名优茶加工技术,不断改进茶叶机采和名优茶机制的工艺,提高茶叶机采和机制名优茶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
   3.1.4.制订和完善我国茶叶质量标准化体系。我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BG97079-1998,只限定了农药残留(六六六MRL≤0.2mg/kg, 紧压茶≤0.4mg/kg;DDT:MRL ≤0.2mg/kg;Cu≤60mg/kg;Pb≤2mg/kg)。该标准较之欧盟指令和CAC的有关标准差距甚大,我国现行国标在技术参数的设置和限量上均落后于国外先进标准。为此,我国茶叶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研究相应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如CAC标准),加快制定或修订茶叶质量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要求,以尽快适应我国入世的要求。同时,逐步要求茶叶生产企业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强化茶叶企业的管理,以适应全球化的茶叶市场竞争。
   3.1.5.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职能部门应制订品牌茶叶相应的培育、管理、评价、激励政策;茶业企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创立品牌,使我国茶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充分利用好WTO/TRIPS协定规则对品牌产品保护好,以利于有效制止以次充好、虚假产地,保护传统出口茶叶在国际上的美誉,提升茶叶的经济附加值。
   3.1.6.组建茶业集团,发展产业化经营。通过企业强强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产业重组和扩张,发展一批下连基地、上连市场的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流通、服务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实行资产重组,积极推行产权主体多元化,组建茶叶集团,实现产业化经营,把品牌建设、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形象建设、服务体系建设、茶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我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3.2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高茶叶质量
   3.2.1.大力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提升茶叶质量。茶业企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茶叶》、《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及有机茶认证的要求,充分利用良好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采取重防于治的方针,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辅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茶园病虫害,积极推行施用有机肥的栽培技术,有效控制茶叶的农残、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含量,以提高茶叶的品位和市场占有率。
   3.2.2.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监测体系,确保茶叶的卫生质量。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在加强宣传科学使用农药的基础上,应加强对茶园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茶叶技术人员、生产者、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和卫生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规范化操作模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茶叶的监督检查和出口检验力度,规范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及出口,对卫生质量不合格的茶叶应禁止销售和不准出口,就地处理。在产品质量监督和实施出口检验的同时,应加强对茶园农用物资(特别是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环境、生产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控,防止有害微生物给茶叶带来污染。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监控体系,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茶叶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
   3.2.3.加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我国茶业企业茶叶品种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为此,必须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合,共同研究茶叶深加工技术,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和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如茶籽油、速溶茶、茶色素、茶多糖、茶多酚、咖啡碱、茶皂素等,降低茶叶生产成本,增加茶叶附加值,提高茶叶生产效益。
   3.3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我国茶业的全面发展。
   3.3.1.建立茶叶技术服务网络。在强化省、市茶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指导的基础上,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站(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农业标准化、科研项目等为载体,积极开展茶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名优茶加工技术、机械化采茶技术等培训工作,及时把技术传递给茶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的茶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3.3.2.职能部门要增强职能和强化服务意识。为适应WTO规则,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给茶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全方位服务。要充分利用好WTO的“绿箱”规则,制定好茶叶出口的支持政策;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收集和整理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对我国出口茶叶方方面面的要求,并把收集的各种信息和WTO的各种规则及时向茶叶企业反馈和宣传。
   3.3.3.改革出口管理体制,建立茶叶产业协会。入世后,我国将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制度,建立适合WTO规则的出口体制,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此况之下,应建立茶叶产业协会,以规范行业竞争,组织企业开拓市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我国茶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获首届“吴觉农奖”中青年茶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