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加强学生荣辱观教育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加强学生荣辱观教育

日期: 2010-4-1 12:01:11 浏览: 5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毕业论文网

荣辱观是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并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决定自己行为取舍的基本态度和观念。道德观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政治和人伦关系上的集中反应,只有知荣辱、懂廉耻,才能在行为上进行有选择地取舍。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外开放的环境、市场经济的冲击、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矛盾,都使推进素质教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使一些青少年是非混淆、善恶颠倒。这就迫切地需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丰富思想
传统教育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培养要从修身做起,从儿童时代抓起。在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中,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首先应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大戴礼记》中的《保傅》,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将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母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多,建树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原因在于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从而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受坏习气影响较少,因此,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会与日俱增,而且还会根植于心。正如孔子所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在童蒙教育上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响应。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仁义礼智”、培养孩子的羞耻之心等,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其学习、成长,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对荣辱观进行教育的起点。传统文化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要求,与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通性。
(二)要旗帜鲜明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地吸收了人类社会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又与以往一切剥判阶级的荣辱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决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传统文化精髓,就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胡{学}锦{海}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加强学生荣辱观教育,应切合学生发展的实际
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切忌大而化之,而要着重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通过荣辱观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他们身上。因此,在渗透荣辱观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切合学生发展的实际。
1、要把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和认知水平结合起来。对于小学、初中生,要重点培养他们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教育的目标要具体、可行,且不能过高。活动形式、教育方式要切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做到与实际相联系。例如,热爱祖国要与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服务人民要与关心别人、助人为乐联系起来;祟尚科学要与发奋学习、勤于思考联系起来;辛勤劳动要与帮助家人搞好家务、搞好个人卫生联系起来;团结互助要与班集体活动、同学关系联系起来。
2、课堂与课外结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进课堂、进入教材,并渗透到学科教学里。要利用班会、品德课、系列主题活动等多种律途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创造性地使荣辱观教育活动鲜活起来。
3、身教和言教相结合。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是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用教师的言行感染学生,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传统的《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童训资料,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可以选择性地让学生背诵一些,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将传统教育素材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既有利于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又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帮助学生在身边找到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学生模范。还要邀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举办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讲座,二者结合,使他们明道理、知荣辱、学榜样,从而孕育正确的荣辱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