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日期: 2009-11-12 3:14:59 浏览: 13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 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教师的爱心、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课堂练习三条主线。
关键词:教学效率;爱心;教学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求知欲望是小学生大脑思维的原动力。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积极的、自愿的、自觉的基础之上,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自然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数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课堂教学无效和低效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组织不当,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致使学生学的很痛苦,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讲解法, 从抽象的概念到概念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沉闷。学生为了分数而学, 教师为了成绩而教, 没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被动学习, 读死书, 背公式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一)找准教学切入点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思维的发展一般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三四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开始为主;五六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相互补充、渗透。如果不顾学生的思维水平的阶段性,那么就会抑制学生思维的提升和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奉献教师的爱心
小学生向师性很强,用自己的爱心去迎合学生的心灵,比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鼓励语言、教师的衣着打扮、教师的待人接物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释放出你的爱心,和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让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许多调查显示,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的课也受学生喜欢,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使学生思维、注意力长时间处在活跃的状态中。
(一)让学生走进数学知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颖性,不断的让学生有新鲜感,让学生在期待中产生主动参与的学习需求。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 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得出正确结果? 老师计算又快又准,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在学生惊讶中,提出5个4相加和是多少?3个6相加等于多少?6个3相加等于多少?像这样的加法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计算非常简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将所要学习的四则运算中的乘法,通过巧妙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兴味盎然,随即产生学习新课的欲望,教学效果很理想。
(二)适当的数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此时,可做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引入概念后,就设计“对号入座”的游戏,利用全班学生的学号,来判断质数、合数,通过游戏全体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内涵,教学效果很好。
(三)趣味性练习为课堂教学添加动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单纯的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在课堂练习中,尽量体现其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要求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可以安排以下几种形式的练习:老师用四种图形拼成一个机器人,要求学生从机器人身上把这四种图形分别找出来;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见到的哪些物品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下,让学生发现这张纸分成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再用这张纸横着对折一下,让学生发现这张纸分成了四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再用这张纸对角折一下,让学生发现这张纸分成了八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指导学生用初步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这四种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一种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新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四、丰富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益补充
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来学习数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利用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小学生已初步拥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利用趣味数学、表演、体育竞赛、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课余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统计村庄中新楼房和旧楼房的数量,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生活的变化,祖国的发展,数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学好数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其他社会学科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数学知识和思维之间架起兴趣的桥梁,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学生就会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得活泼、学得生动,教师教的轻松,数学学习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教学效率越来越高,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