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思路探讨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思路探讨

日期: 2010-3-4 22:38:07 浏览: 5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立足于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任务,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改革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从案例教学、校内单项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多个方面,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形式、内容、方法和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的新体系,以期能够加速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1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1会计本身的特点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计算性和操作性很强。因此,从事会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技能,培养其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学生毕业后才能学有所用,独立完成会计工作。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涉外实体、股份有限公司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大量涌现,对传统会计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培养掌握现代会计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3学生就业的需要
毕业生从事会计工作后,需要很快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急需解决的是实践能力问题而不是理论知识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校期间的会计教学工作就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优势所在。
2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会计技能的实用型会计人才。通过会计实践教学,学生们将在课堂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会计职业能力。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会计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操作的现象,造成会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等问题。具体说来,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没有形成清晰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目标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上,对实践教学效果无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系统性不够强。
2.2会计实验教学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在会计实验教学环节,大部分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乃至答案全部列在教材中,这样使很多学生被原有的东西束缚住了,学习过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认知能力降低,阻碍了学生主观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与此同时,验证性会计实验比例过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没有留出学生发挥创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3会计实验资料内容陈旧过时
会计实验资料的内容普遍比较陈旧,基本上还停留于验证性的会计实验阶段,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实验内容较少,不适应于市场经济对会计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特别是新的会计准则公布之后,会计模拟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没有紧跟国家会计制度变革的步伐,而是继续按照原有会计准则下的处理方式进行编写,导致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产生很多误解,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4缺乏校外模拟实训基地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校外实习一般安排了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但由于缺乏相对稳定的合作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妥善的安排和落实,严重影响了校外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会计职业人才,有必要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新审视,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实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3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正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会计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3.1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
目前,在会计业务的教学计划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学时不足,教师无法完成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挤占了实验学时;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与技能模块总课时较少,所以在教学计划中,会计实验课设置不足。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分设,对会计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等,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而对会计实务部分,因其操作性强,应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在会计实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实际的业务流程在多媒体上演示。每讲解一部分业务处理,就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这部分业务,所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最好与目前会计实际工作中所用的相同。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零距离”,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也不会感到陌生。
3.2建立适应会计实训模式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会计教材建设事关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符合科学性、思维性、启发性、先进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同时,高职教育因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需教材还应符合实用性、层次性、综合性、多样性等要求。如何处理会计教材之间及教材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必需、够用”的问题,如何把握会计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等方面的问题,都是会计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必须加强研究。3.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按照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并采用模块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仿真教学、逆向思维教学等先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以练促讲,讲练结合,重在练习,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模块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教师要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明确实际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按照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准备案例、安排实训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按岗位学习技能。实训一个模块就能掌握一个岗位技能,并按照大、中型工业企业财务部门设置的会计人员工作岗位建立模拟财务部门,以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以及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训对象,按照实际会计电算化运作模式安排综合实训,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3)改革教学方式,教、学、练合一。
会计教学过程中要熟练运用局域网,将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相结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学生实训与教师指导、评析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同一,主讲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同一,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同一,充分启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4改革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相当部分同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考试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我认为会计考试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计理论,可以采用题库制,抽选相应的试题,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另一部分是会计操作,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可采用抽签方式对每名同学给定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业务,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计处理,然后教师对其操作结果进行评定,这种考核办法可以督促学生既要学好会计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全面掌握会计知识,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3.5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使校外实习环节落到实处,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的要求,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应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在人才培养、企业服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与实习单位建立起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对教学计划内的校外实习与实践环节,要力争做到统一组织与集体安排,实行学校和实习基地双向管理的模式。
总之,会计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的高职会计教育必须真正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加大会计实验室的经费投入,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会计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都本伟.高职教育创新与实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兰.合作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周鹏义.谈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4]殷红新.对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6).
[5]沈小平.论会计仿真教学的有关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