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时代技工院校财会类教学改革路径
(泰州技师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会类教学也是如此。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行业背景的变化推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朝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前进。基于此,本文从传统财会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大智移云”背景下技工专业财会类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字:“大智移云”;财会类;教学改革
前言: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财会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对财会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技工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顺应时代潮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传统财会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目标与时代要求不匹配
在传统的财会类教学中,往往以学习会计、财务管理以及比率计算为主要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也主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围绕财务本身展开技术处理[1]。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针对知识点来反复讲解,学生围绕知识点的讲解来大量刷题,以此来掌握财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财务以外的知识了解的非常少,自身的学习能力、整理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尽管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财务专业知识,但自身的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对于今后的工作是不利的,与“大智移云”背景下财会行业对财会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背离。
1.2线下课程为主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财会类教学模式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很难对枯燥乏味的知识完全理解,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影响学生的发展。
1.3主导的内容与行业发展不符
传统的企业财务工作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主要内容,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以及课本上所使用的案例大多都是传统的工业企业经营模式,内容已经过时,很少会出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赶不上时代的变化。技工院校又比较重视实践,在实训时,也很少会出现新兴行业的相关资料,导致学生的实训内容与实际的行业需求相差过大,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2]。同时,无论是实训,还是教学,采用的案例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太过枯燥,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更不要谈通过案例掌握理论知识。
2.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2.1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转变促使人才培养目标同步转变[3]。对于技工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来说,为更好地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就需要充分深入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就需要及时了解互联网背景下财会行业的人才发展方向。从技工院校的角度来看,学校需要拉近校企与校政之间的距离,二者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教师走进企业,通过多接触行业来掌握一线财会类从业人员的最新需求。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逐步转变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行业的新变化新形势。
2.2调整核心课程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背景下,技工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只能在中小企业就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些企业已经转变为财务管理公司和财务外包公司等,就业岗位的需求也已经从原先的出纳与核算转变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其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已经从传统的公式和重复操作转变到如今的信息系统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因此,技工院校在“大智移云”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根据行业最新的需求逐步调整核心课程体系,在传统课程体系注重财会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同时,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也要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将信息技术与财会知识进行融合,逐步提升自身的数据整合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
2.3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对技工院校来说,要想提升拉近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就离不开校企合作的推动。校企合作可以对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因此,技工院校需要与合作企业一起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内掌握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同时,技工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也要选择高质量的企业来进行合作,与企业共同进步,达成长远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校外实训机会。此外,技工院校也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智慧校园平台,适应“大智移云”背景下的新环境,为学生营造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让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只局限在线下教室内,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化,让教学网络可以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大智移云”背景下,技工院校财会专业迎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掌握行业的最新人才需求以及最新动向,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重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核心课程体系以及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财会专业素养,为将学生打造成新时代所需的新型财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谭蔚霞."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J].山西农经, 2020(4):131-131.
[2] 戴俊文."大智移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优化探究———基于新财经教学改革视角[J].前卫, 2021(18):0001-0003.
[3] 祁钧业李天骄."大智移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优化探究——基于新财经教学改革视角[J].科技经济市场, 2021, 000(0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