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终身学习背景下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索

终身学习背景下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索

日期: 2023/3/11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卫清

(江苏宝应县柳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江苏 扬州 225828)
  
   摘要:终身教育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都应不断地提升个体素质,能够持续贯穿一生的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在新时代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内容之中,持续改进现有社区优化治理进程,成为目前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共同发展的体现。对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社区教育应融入社区治理环节之内,而社区治理所体现出的特性也与社区教育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秉承对社区教育的高度敏锐,运有多种教育元素和方法,打造多样化的社区教育融入机制。
   关键词:终身学习背景;社区教育;社区治理路径
  
   社区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强调教育本身的目的应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以社区为单位,根据本土性的教育资源,在社区内开展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并能够使人文主义思想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成为每个社区工作者在相关工作中的必要内容。随着社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想要达成更好的治理效果,就要从社区教育的角度入手,提高社区全员素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发挥个人的教育主导作用,在实践中将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有机联合,为社会发展增量出力。
   一、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迎合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精神
   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全面深化社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发展,应创新社会治理结构,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解决由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新的社会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一系列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难题,促使老百姓的素质更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得以体现。将社区教育作为重头戏,融入社区治理工作之中,是符合党的有关精神、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也是全员进步、提高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面向全员展开系列教育活动
   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结构之中,社区教育要面向社区全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往往具有较低的门槛,结合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迁就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和时间,满足社会成员各类教育需求。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不仅仅包括对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包括个人兴趣职业发展需求等,而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考虑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所长,促进社区的发展,因此社区教育在实质上是一种帮助社区综合发展、提升社区人文性、促进集体团队合作意识的展现,也是社区居民终身发展的重要内容。以社区为单位打造创新的社会治理结构,解决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使社区居民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更多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更先进的人文观点,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三)开展全面社区治理工作的需要
   社区教育工作者和社区其他层面的工作人员相结合,在密切配合之中开展全面社区治理工作,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辅助力量,提供一种准公共产品,这也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互相统一的关系。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之下,每个人都应该秉承学无止境的原则,在特定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之下,借助自己以往的学习基础,不断提升教育的终身性、全面性和广泛性。很多人在就业之后还会继续学习新的技能,开辟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人生道理,不断摸索、自我更新、学以致用,并优化新时代的知识结构。因此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若能收集与社区教育治理相关的案例和结构,并结合居民的生活结构,由社区教育工作者与职业教育工作者相配合,能从典型案例中找到当地居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社区教育治理结构中的难题,并且将成功经验向其他社区分享。社区教育被融入社区治理工作之中,使得全员素质得以提升,邻里之间的矛盾减少,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德育品质有所提高。
   二、终身学习背景下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每个人都是“潜力股”,人们希望能够提升自己、从各方面证明自己,虽然人和人之间的学习需求不同,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基础都有所差异,但是在职业教育工作人员的辅助之下,每个人都能够得偿所愿,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和社区治理工作者达成合作,彼此探讨如何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结构之中,从思想理论、组织层面、居民素质和教育实践等角度入手,以小切入点介入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结构之中,从而能够发挥所长,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
   (一)落实党建教育工作,主抓思想层面融入
   社区教育应该改变人的认知,应该从党建教育的角度融入党建活动,是目前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各个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人们只有扭转意识,保持政治思想的先进性,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在社会主义人文观点的带动之下,以党建引领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才能够使社区干部一心为民,促使社区民众拥护中国共产党,较好地体现社区党建融入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体现社会性教育的思想蜕变。因此,在现代社会号召职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围绕社区发展和组织建设开展一系列的教育辅助工作,结合自身的经验讲一讲在社区治理和社会环境维护过程中自己所做、所思、所想,开展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系列活动,利用互联网实现微课堂、微平台、微社区服务,共同加持邀请有专长的社会职业教育人士和其他专家参与到政治解读、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健康讲堂等社区教育活动之中。
   另外,教育工作者还应该考虑到目前党建工作的融合性,要求为丰富社区教育内涵,促进社区内部党建学习氛围的提升,采取引领居民精神层面的方式,以政治为骨骼,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建设,并同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人民更好地服务。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深知社区治理是一门艺术,而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区的事情有专人来管理,对社区教育的实践是基层社区干部领略了社区教育独特的风采,并且能够在生活实践与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受益,产生更多的感悟。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而言,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思想转变效果,社区工作人员应时时刻刻关注新闻政,对国家社会政治发展应了然于胸,从而能够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活动提供更多的政治建议,使得社区教育不走弯路、不走偏路使社区教育能够真正在融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培养公民主体和完善政府统一的协作关系,坚持民生取向和议题导向,坚持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解决社区民生问题,办老百姓最关心的实事。
   (二)落实社区治理工作,做好社区组织建设
   对广大社区居民来说,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治理常常与政府的统治相融合,而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从社会组织中获益,不仅保障了基本的吃穿用住和工作,也能够使治理理念的更新更加体现于还权于民的思想。社区教育,按照每月、每季度、每年度的主题设定,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结构相结合,之后想要达到的效果,将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民精神成长的阵地,在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观念时,使其具有社会社区属性,并引导其思想朝向更高方向转化。
   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职业教育就业个人发展的角度,设置更加合理的公民教育课程,按照一定的制度体系,达成一定的教育高度。教师考虑到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常态,举办社区公民学校,在固定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鼓励学生按照教师的教育计划完成个人的发展,这种全民教育的观点使得很多人都有所认同,在多样化学习支持的情况之下,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组织结构也更为稳固。成年学习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如何与他人相互协作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在社区教育的组织协调中,为能让社区公民更好的学习,可安排特定的组织对接人员,对职业教育发展和社区人民的发展提供便利服务,以正能量感化民众,促进社区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社区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三)利用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素质,把控文教融合学社融合魅力
   社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从多种角度融入并将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特定的社区文化,才能够使社区居民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人”思维。由于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社区治理和社区教育之间的关联性是非常密切的,因此,社区教育在融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现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有待提升,很多人尚未树立起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的思维,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一些实践活动,这一看法是不可取的,其限制了社区教育对社区治理过程的参与度。为了能够使社区教育工作者与社区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更有效果,推进社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形式上的进一步创新,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可以树立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居民的教育主体意识。众所周知,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之间相辅相成,如果能够广为宣传,将社区教育的功能面向居民主体开展,使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之中,并能通过社区教育理解社区治理的一些具体原因,考虑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并能在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之下满足自我受教育的需求,那么社区教育的发展就会更加容易被民众所接受。
   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积极性和受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等教育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完善,实现利用线上—线下教学互通的信息化教育思路,既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又能够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介入信息化教育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好个人教育工作,学习更多知识、发展个人兴趣。同时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到社区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因此,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社区居民的文化共生关系,达成对社区的认同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特色化的历史风貌,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更加有认同感。另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还可以本着学校资源向社区教育资源倾斜的原则,发挥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专业中为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普及、教育知识宣讲、教育资源分享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社融合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后备教育资源,使得社区居民的学习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稳固的基础,使环境更和谐,社区服务也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四)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实现社会组织的积极融入
   由于社区教育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些受教育对象的年龄和学历参差不齐,有的社区居民学历比较高,有的社区居民则没有特别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在提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一具体情况,职业教育工作者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工作中时,应使社区教育治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原则上,请社区居民能够参与到公共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之中,能够决定部分与个人相关的社会事务,从而在社区治理的过程树立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工作者开展一系列与社区教育相关联的新教育形式,灵活选择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满足社区居民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以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发社区内的教育课程,以体系化的记录使本土化的社区教育课程能更好的融入社区治理结构之中。
   职业教育工作者可以培育和发展民生类的慈善社区,组织协同社会治理结构,最大程度的调动社区居民的志愿者力量,也可探索社区教育支持的多方路径,结合学校教育和政府教育,整合不同的社区教育资源,探索社区教育在目前开发的各类新模式,不仅树立社区教育的治理思想,而且还会在各类社会组织融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的目的。对职业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整合不同的社区治理资源,实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比如在运动会开展期间展开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画展、围棋展、模特展演等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以形成当地的艺术教育体系。或者展开居民议事厅,让居民的反馈能够到达社区工作者的耳中,定期开展党政群共商共治活动,决定社区内的一些重大事务。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尊老爱幼的相关活动,到养老院和孤儿院做义工,开展清理楼道堆积垃圾杂物、小广告等活动,并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文教融合的记录,构建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实现公共议题的融合,使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结构通过组织化的教育路径,不断上升形成社区,合力解决社区内的老大难问题,完善实践活动的通路,并使社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教育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与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与此同时终身教育理念,也推动了社区教育向社区治理融入的进程。全面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形成终身教育习惯,健全社区教育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有关的教育规范,职业教育工作者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依法依规保障居民受教育的权利,解决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新.党建引领下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桐乡市Y社区的实践分析[J].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1,19(02):22-26.
   [2]高振勇.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探析——以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社区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1,34(02):77-80.
   [3]黄琳.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理论逻辑与技术路径——基于武昌区社区教育学院的行动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33(06):1-8.
   [4]丁红玲,张境芳.农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价值逻辑与策略构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4):10-17.
  
   作者简介:陈卫清(1980—),男,汉族,江苏宝应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