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馆的作用

浅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馆的作用

日期: 2021/2/1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朱蓓

摘要:本文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馆为例,简单阐述了生命科学馆在解剖学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的作用。一个设计科学、布局精细、拥有配套信息化平台的生命科学馆的建成使用了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教改教研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健康宣教得到了广泛的推进,更好地服务了地方发展。
   关键词:生命科学馆 高职院校 作用
  
   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是我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而人体生命科学馆既是医护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地,也是人们探索生命、认识自身奥秘的场所[1]。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馆以“以科普互动之手,点亮生命科学之光”为主旨、以生命历程为主线、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开展建设,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的增补项目之一,于2018年9月正式建成。生命科学馆坐落于医学院大楼南侧,与基础医学实训中心有机融合,总投资达1200余万元。生命科学馆占地面积达2100平方米,包括大厅、文化长廊、虚实结合数字解剖实验室、网络自主学习室、模型室、主展馆和副展馆等。展馆从人体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九大系统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四个专业出发,将现代数字科技手段与传统的展示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千余件缤纷的灌注标本、精细的断层标本和塑化标本,向学生和社会公众展示了生物进化、生命孕育、人体结构、健康与疾病等方面的内容,普及、传播生命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实现了从科普到专业,从形态到功能,从教学到科研的完美结合。
   在生命科学馆里,人们既可以对真实精美的标本进行观察学习,也可以通过VR/AR虚拟仿真软件、3D虚拟解剖、人体全息成像等现代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操作体验,探索人体的奥秘。生命科学馆线上与线下互动,虚拟与现实结合,科普与教学融合,注重实训、虚拟互动和体验,既是基础医学的现代化课堂,又是一个“可赏、可学、可互动”的生命教育科普基地。
   人体生命科学馆作为教学基地和科普基地,实现了实物标本、虚拟标本、数字资源三位一体,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命科学馆的建成使用使得我校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项目齐全,医学实验经费大为降低,人力成本下降,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搭建了更为良好的平台。另外,借助此教学平台的建立,加大了校企科研合作项目及对地方社会人员的科普教育和继续教育力度。具体如下:
   1.搭建了多元化“互联网+”学习平台
   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的时代,仅建设固定的实验室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基于虚拟解剖实验建设了多元化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建设有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校园网精品课程网站,超星泛雅课程平台,微信公众号课堂,微博课堂等,不但满足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方式的教学要求,还激发了学生的互动体验和积极性,扩大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习兴趣。
   2.建设了特色鲜明的虚拟仿真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资源
   通过人体解剖学自主学习软件、3D虚拟解剖系统、AR互动系统、人体全息成像系统等创新和完善《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内容,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更加紧密,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率,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教科研工作
   虚拟解剖实验室2018-2019年完成5900人次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任务。同时随着生命科学馆的建成使用,信息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师生的整体素养得到了提升,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了。基于平台建设的相关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收获颇丰,实验中心近2年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4篇。完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5项,指导学生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研2项。
   4. 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虚拟实验室目前在校园内开放,2018年7月获得中国解剖学会“中国数字实验室”称号。生命科学馆自2018年10月正式开馆以来也定期向校内、其他高校和社会开放,已经接待了一万多人次的教师学生和社会民众的参观,包括本校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师生、省内外兄弟学校教师、泰州市民、泰州市中小学学生、泰州市小记者团成员、泰州市红十字工作人员等,在人力资源、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等方面实现了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目标,并在2019年5月获得泰州市科普教基地的荣誉称号。通过开放共享机制,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1] 魏浩,梁胜.浅谈人体生命科学馆的作用、问题与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8):1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