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安源文化浸润新时代小学生的精神底色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普通类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红色安源文化整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18PZ024。
安源,一方革命的红土地,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诞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红色安源文化是激励和鼓舞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它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教育价值,使新时代小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浸润学生的精神底色。[1]
一、红色安源文化教育的内涵
红色安源文化生长和扎根于安源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安源儿女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而进行的革命历程,及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体现了安源人民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精神。它是中国众多红色文化中的一支强劲支脉,这笔宝贵的财富可以分为红色安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安源的红色物质文化非常丰富,主要指各类有形外在的遗址、遗物、纪念馆等革命历史遗存和纪念场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内收藏了各种文物和复制品200余件,是萍乡市最靓丽的红色名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一座苏式建筑风格大厦,刘少奇、黄静源等革命者曾在这里组织工人们集会,举行讲演、游艺活动。秋收起义广场、革命烈士陵园、总平巷、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工人补习夜校旧址等,都是安源地区重要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它们以最直观最形象的形式展示了安源的文化内涵,见证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
安源的红色精神文化,主要指在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安源领导革命斗争的历史,及其所产生的革命精神、革命制度、革命文艺作品等,这是红色安源文化的最深层的部分和最核心的内容。“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文化,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其内涵在不断地补充深化,指引着安源人民勇往直前,并在安源儿女的心中传承发扬,代代相传。
对小学生进行红色安源文化教育,就是以安源的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通过教师的教育引领,使学生深刻认识、体悟红色安源文化的精神内涵,汲取其中的养分,传承和弘扬安源精神,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为民族独立、为社会进步而从小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力量。
二、红色安源文化的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如夜空中的星星,一直在放射着耀眼的光辉,展现了中华民族忠诚爱国、英勇无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它作为物质形态和精神意识相统一的思想教育资源,对于弘扬时代主旋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红色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产生于安源地区的红色文化也自有其独特之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这本鲜活的教材,利用好其中重要的教育价值,让红色基因的种子从小根植于小学生的心灵。
1.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1921年秋,风华正茂的毛泽东来到安源,走进了总平巷,在工人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燃烧的火种。从此安源工人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义无反顾,不管是面对腥风血雨,还是迎战挫折困苦,都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举行大罢工,参加秋收起义暴动,最终跟着毛委员,走上了井冈山,走向了新中国。杨士杰、黄静源、朱少连等同志执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拒绝背叛和投降,为革命从容就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安源文化中极具震撼力的品质。教师可以采用清明扫墓、红色经典诵读、演讲、参观游览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教学情景中认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获得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开拓创新教育价值
在党支部的引导教育下,煤矿工人们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在安源,成立了全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创办了第一家工人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秋收起义爆发,安源工人率先举起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旗帜。[3]从安源走出的工兵事业的开创者王耀南,积极动脑,勇于实践,克服重重困难,造出“洋藠古”手榴弹,更是教育学生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学习前辈事迹,积极开动脑筋,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3.团队奋斗教育价值
毛泽东在矿井中以小石子被踢开的事例,形象地启发矿工们要团结奋斗;李立三办夜校、建立党支部和俱乐部,使之成为团结工人的核心;刘少奇作为工人代表一身是胆,与路矿当局斗智斗勇进行谈判时,依靠的是数千工人群众团结的后援力量;1万余名工人,面对反动军警的镇压,无畏无惧,听从指挥,同呼吸共进退,“为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了大罢工的胜利。这些鲜明的红色资源,是安源儿女团结一心、奋勇抗敌的真实写照,是永恒的教育题材,对于教育学生团队合作、不懈奋斗具有深刻的意义。
4.责任担当教育价值
安源煤矿一些苦难的孩子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从小听从党的指挥,成立了中国少先队的先驱组织——安源儿童团。他们定下了十二条规定,参加革命活动,积极配合父兄的斗争,主动站岗放哨、送文件、传递消息,勇敢地和反动矿警进行斗争。在工人俱乐部的教育引导下,矿工子弟中最早的儿童团员王耀南、刘玉汉勇敢无畏、担当责任,逐步成长为有责任感、有作为的人。他们是学生的同龄人,是值得学习的光辉楷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红领巾诞生地的地域优势,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分年段分层次地逐步培养学生对自我、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主体意识,履行好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彭丽珊,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论述研究,青春岁月,2019-05-01
2.邵蔚,陈晓莉,论安源精神的四个维度及其时代价值,萍乡学院学报,2017-05-01
3.孙正风,刘云华,论安源精神及其内涵,党史文苑(学术版)20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