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

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

日期: 2008-9-6 6:21:50 浏览: 1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
【内容摘要】现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只“深入探究人类命运问题,渴望减轻人类苦难,并且恳切希望将来会实现人类美好前景的一种终极关怀态度。沈从文的宗教精神包括基督教的爱的精神,道家精神和佛教精神。尊重人格、张扬人性设沈从文爱的精神的内涵;贵生命、重自然和尚远古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心灵自由和面向终极关怀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的感悟。基督教精神、道家精神和复交精神互相融合,构成了沈从文的宗教精神的整体.
【关键词】 沈从文 爱的精神 宗教精神 终极关怀
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是一切真正的文学家所共有的精神品格。也是在这一之上,才显示出文学家深沉的宗教情怀。因为,任何一位探究生命价值的作家,最终都会走向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这一切又都是色神学家所力求把握的问题。沈从文虽非神学家,但现代中国转型期(社会——文化)现实最终促使沈从文走向对人的存在夹着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表现出一个作家所特有的宗教情怀。

基督教虽在16世纪末传入中国,但国人对其精神的认同乃至吸纳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西方,人们对基督教精神的理解及阐释是多方面的,但对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认为基督教,最根本的精神永远是爱,——一种完善的行动①。及其他受其影响不同的是,沈从文主要接受基督教爱的精神。面对别人“你为什么要写作”的询问,沈从文回答:
因为我活到这个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②,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是情绪完全同宗教情绪一样。
沈从文爱什么?爱美丽、也爱永恒;爱世界、也爱全人类。这种爱完全是“一种宗教行为”③闪烁着关爱人类未来的宗教灵光。
社会学认为,个体迷恋宗教的根源在于生存环境对个体生存的压迫。沈从文之所以接受基督教的爱的精神,主要因为他生存在一个充满仇恨和冷酷世界里。在湘西,他难以释怀军队血淋淋杀人场面,无数百姓被军官以“土匪”名义杀掉;在北京,沈从文体验到了都市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冷漠,大多数人在“现代面具”的遮掩下丧失了人的本性。面对现实中缺乏爱的归宿,沈从文此刻想到了一本充满爱意的圣书——《圣经》,因此,爱逐渐内化成作家的主导思想。
尊重人格是沈从文的爱的精神的内涵之一。沈从文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无爱的生活,上层统治者在虚伪道德的掩饰下人格日趋坠落,下层民众在苦难现实面前人格逐渐萎
缩。人格缺少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通现象,为此,沈从文提出要用爱以完成人格重造。而首要的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待,唤起人们做人的自觉和自信,进而向完美人格接近。
张扬个性设沈从文爱的精神内涵之二。两千多年封建统治使中国人的思想趋于保守,“有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是个体生命完全失去活力。“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大力弘扬人性,要求人自然欲求的合理性。但这样大的变革对姗姗迟来沈从文冲击不大。而沈从文“人欲求的合理性”完全来自于基督教的熏染。沈从文积极提倡恢复人性,让人性丧失的中国到处都是能看到充满原始活力的乡下人。在他的小说中,其极力创造一个“不悖人性的人生形成,希冀以此,为人类的“爱”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从文化哲学体系角度来看,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派,“五四”高潮过后,处于苦闷彷徨中的多数作家将其目光转向道家。以求灵魂的解脱和心灵的安慰。二沈从文也正是这种急剧变动的社会氛围中转进了道家,汲取道家精神养料。

基督教虽为沈从文提供完善人格的依据,但并未未他提供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如何在动荡的岁月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如何为命运多 的统统、人寻求一条新生之路?沈从文苦苦思索,最终,道家精神成为沈从文精神的怀乡之地。
①英国詹姆士﹒里德。基督的人生观。上海三联书店。
②《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第368页。
③《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723页。
贵生命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之一。尊重生命是道家精神的根本,沈从文一再称:“我是个对一切无 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①。这一句 自由不仅表现了沈从文对生命的肯定,而且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崇拜。
重自然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之二。重视自然设道家精神核心。而沈从文认同道家重自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即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是个体生命展示个性的舞台。沈从文在小说中总是极力渲染各种自然环境,这如他湘西系列作品中对未受文明熏染的礼赞可看出。二是自然即人之本来。沈从文力主道家精神熏染希望以此来恢复国人自然本性,是国人敢做、敢爱、敢恨、敢哭、敢笑,充满原始、雄强的生命活力。如在《柏子》《雨后》等小说中,其力求展示出“乡下人”充满原始、雄强的生命活力。
尚远古是其对道家精神的认同之三。沈从文小说中完全展现的是:淳朴的人伦关系、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平和的生活欲求是原始边民的生存状态。其《月下小景》《媚金豹子和那羊》等小说中,处处流露出作家对边地淳朴民风的依恋和对边民野性生命的赞赏。

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佛教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自由境界的文化理想。面对苦难的人生和残忍的人生,出于完善自我人格和渴望减轻国人苦难的目的,沈从文走进了佛教,并且发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和思维方式。
实现自我超越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的感悟之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独立于自然。向往自然具有永恒性和无限性是人类最深沉的内在愿望。无奈的是,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必须直面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这一矛盾,人不可能无限延续肉体生命,但可以超越自我达到生命的永在。沈从文认为,要生命永生,必须将那个我扩大,才能占有更大的空间,或更长久的时间,而这里的扩大“我”即超越自我。
追求心灵自由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的感悟之二。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要摆脱个体生命的束缚,达到永远的自在状态,必须扩张个体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无限自由。沈从文以其文学创造进入了心灵的无限自由。沈从文以其文学创造进入了心灵遨游的境界。
面向终极关怀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的感悟之三。终极关怀不仅是佛教,而且是其他宗教所共有的特征。
终极关怀是指:包含任何时候都为人类最高价值有关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即:我们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应该是什么?世界的命运以及在这个世界中我的命运、我的同类命运是怎样。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类即自身命运和价值的关注思考。
沈从文的终极关怀正是向中国现状的焦虑和对中国未来命运的关注,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以沈从文不能不首先面向“现实关怀”。他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 一种坚韧朴实的人生观为指导,共同是中华民族走出血与火的深渊。然而,及时走出眼下的危机,中华民族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悲剧的重演。因为中国人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了,正是 如此,沈从文提出须完成人的重造和民族的冲造,必须永一种新方法造成一种新国民所必须的新观念,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对民族命运的无尽忧虑,正是沈从文终极关怀的体现。
参考文献:
①《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罗宗强
②《基督的人生观》詹姆士•里德
③《悉尼哲学》何清连主编
④《鲁迅全集》人民出版社
⑤《中国哲学史大纲》主编胡适
⑥《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
⑦《沈从文全集》花城出版社
⑧《中国近代史》范文澜主编
①《沈从文全集》,广州,花城出版社. 第612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