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日期: 2008-8-30 23:42:34 浏览: 3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自我国2001年“入世”以来,经济全球化与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进一步影响我国,使我国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承接新一轮全球制造业与重工业产业转移,迅速成长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前有西方发达国家占据核心技术、核心市场资源,后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可能取代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压力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在眉睫。技术贸易尤其是国际技术贸易,是实现国家技术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达到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技术贸易;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创新
技术贸易包括国内技术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两部分。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法人或自然人,通过贸易方式,按照一定的交易条件,将其技术转让给其他国家的法人或自然人的活动。类似的,国内技术贸易是指国内的法人或自然人之间,通过贸易方式,按照一定的贸易条件,进行的技术转让活动。技术贸易的方式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单纯的软技术的转让和技术通过其他贸易或投资方式转让。具体说来主要有许可贸易、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以及含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许可(转让)的设备买卖。对于与中国类似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尤其是国际技术贸易,是实现国家技术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达到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提高我国技术贸易的数量与质量,是我国当前实现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国内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
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技术交易市场飞速发展,国内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表1,这里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与广东,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南与湖北,西部地区是指: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与西藏,东北老工业区是指:辽宁、吉林与黑龙江。
表1:1998-2005年我国各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 单位:亿元
地区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国 435.82 523.41 650.75 782.75 884.17 1084.67 1334.36 1551.13
东部 254.14 296.80 416.72 516.89 598.31 736.30 943.41 1149.73
中部 70.32 81.17 97.03 104.90 108.61 128.65 142.16 159.47
西部 54.53 80.98 80.28 91.74 105.21 135.65 149.96 127.93
东北老工业区 52.67 56.21 57.16 60.83 71.14 82.87 98.64 113.00
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科技统计查询整理
可以看出我国技术市场的成交额从1998年的435.82亿元,短短8年间发展到2005年的1551.13亿元,是1998年的将近4倍,发展十分迅猛。由表1还可以看出就东、中、西、东北老工业区4个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技术交易成交份额占绝对优势且增长比较迅速,中部、西部与东北老工业区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中部、西部与东北老工业区2005年技术市场成交额与1998年成交额相比,大致增长1倍,而东部在同一时期由254.14亿元增长到1149.73亿元,差不多增长了3.5倍。同时随着国内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到2003我国国内技术交易成交额与技术引进的数额已大致相近。2005年,国内技术市场成交额为1551.13亿元,技术引进金额为190.5亿美元,也大致相近。但由于国内技术交易市场技术层次还不够高,交易主体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所以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的对比,由1991年24.38倍缩小至2003年的7.47倍,虽差距有所缩小,但仍然是技术引进占绝对主导地位。
(二)我国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
1.我国技术引进发展的现状
(1)技术引进总量稳步增长。近5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的合同数与金额稳步增长(排除2002年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高额的专利许可协议,导致2003年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同比出现下降这个偶然因素)。同时,我国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中的技术费 占比也已从1991年的16.57%提高到2005年的60.7%。近5年来,在我国技术引进中软技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我国技术引进的质量在近10几年有了显著提高。
表2:2001-2005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技术引进合同金额 90.91 173.89 134.51 138.56 190.5
来源:商务部统计
(2)技术引进方式结构。进几年来,专有技术、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与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在我国技术引进中呈三足鼎立之势,共占到我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8成左右。在其他进口方式中,计算机软件许可合同金额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在合资生产/合作生产上,前几年一直呈一种下降趋势,2005年突然上升,这可能与2005年我国对外资与技术引进政策的变化有关。
表3:2001-2005年我国各方式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占比 单位:%
年份
技术引进方式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专有技术 14.05 28.26 32.96 29.81 26.7
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 36.94 10.66 22.05 27.31 28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23.51 15.76 26.35 24.98 24.9
以上三种方式小计 74.5 54.68 81.36 82.10 79.6
专利技术 5.30 33.53 9.85 7.40 6.7
计算机软件 7.17 7.11 2.90 1.83 2.3
商标许可 0.49 0.45 0.84 1.85 1.4
合资生产/合作生产 6.85 2.96 0.94 0.83 9
其他 5.70 1.26 4.11 5.98 0.9
来源:商务部统计
(3)技术引进的企业结构。由近4年我国各类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表4)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始终是我国技术引进的主体,占据绝大的份额。其中国有企业近几年技术引进的自主性不断增强,2005年首次超过外资企业技术引进金额。民营企业技术引进金额虽然目前所占份额较小,但技术引进的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未来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表4:2002-2005年各类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企业性质 2002 2003 2004 2005
外资企业 134.85 76.07 66.92 82.69
国有企业 30.36 46.57 62.12 92.16
以上两项小计 165.21 122.64 129.04 174.85
集体企业 1.15 1.54 0.59 2.48
民营企业 1.65 2.27 2.81 3.51
其他 5.91 8.06 6.11 9.66
来源:商务部统计
(4)技术引进的地区结构。据2005年商务部统计,东部技术引进金额为129.57亿美元,中部技术引进金额为14.26亿美元,西部技术引进金额为8.16亿美元,东北老工业区技术引进金额为5.76亿美元。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东、中、西与东北老工业区分类与前同)。由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东部地区在产业升级与技术引进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技术引进金额份额有所降低。
(5)技术引进的国别结构。我国技术引进主要来自于欧洲、亚洲与北美洲。自2001年以来,欧洲一直是我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亚洲与北美洲紧随其后。就具体来源国而言,自2002年以来,日美一直占据我国技术引进的前两位,但2005年,德国一跃而为第一位。同时近4年,韩国一直在我国技术引进国家的前5位,表明了我国近年来与韩国经济技术联系的加强。此外,我国引进技术的来源国与引进资金的来源国存在较大差异性。港、台地区一直是我国引进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但我国引进技术的来源国则主要是日、美与欧洲国家。一般而言,一国引进技术的资金源和技术源应当是一致的,这样引进的外资与技术才能达到较好的结合度。目前,技术与资金来源差异仍然较大,因此技术后发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表5:2001-2005年我国技术引进主要来源国家(地区)排名
年份
排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德国 美国 日本 日本 德国
2 美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日本
3 日本 德国 韩国 德国 美国
4 法国 韩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5 瑞典 瑞典 中国香港 韩国 韩国
来源:商务部统计
2.我国技术出口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技术出口方面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90年代以后,技术出口发展加快,出口项目和金额逐年增加,尤其是21世纪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已成为带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引擎。但应引起注意的是一方面若按照同一口径计算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的逆差实际处于日益扩大的状况,1991年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的逆差为21.82亿美元,2003年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逆差已达到55.17亿美元。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三资企业所占份额不断上涨,已占据绝对优势,我国事实上已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加工车间”。
表6 1997-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 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 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
1997 163.1 109.1 66.90
1998 202.5 149.4 73.80
1999 247.0 187.7 76.00
2000 370.4 299.7 80.90
2001 464.6 378.6 81.50
2002 677.07 556.5 82.20
2003 1103.2 943.2 85.50
2004 1655.4 1445.9 87.30
2005 2182.5 1920.0 88.00
资料来源:1997-2003年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年鉴,2004-2005年数据国家商务部科技司
二、我国技术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技术水平差距明显,对技术引进依赖性较强,技术贸易逆差扩大
我国国内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可以表现在我国的科技开发投入资金、科研效率、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市场化水平等等方面。就国内技术交易市场而言,虽就交易规模而言,国内技术交易成交额与技术引进金额已相差无几,但国内技术交易的标的多为已成熟、不够先进的技术,国内技术交易的主体也多为中小企业。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为例,1995-2003年间,技术引进与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最高时也仅为1:0.15,这说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较慢。
另一方面,我国技术出口地区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手段与营销方式陈旧,技术贸易逆差逐年增加。我国技术出口地区大致分布地区为:欧洲占22%,台、港、澳占19%,东南亚占14%,西亚占10%,东亚占8%,北美洲占8%,非洲占8%,南亚占1%,南美洲占1%。2003年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逆差已达到55.17亿美元。
(二)技术引进有效性不足
技术引进的有效性不足是指:引进的技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我国技术引进有效性不足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
1.消化吸收、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企业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改造力度不够,这往往造成我国技术引进陷入“引进—落后—在引进—在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其中尤以国有企业为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在最高时也仅为1:0.21,且近年来有逐步下降的趋势,2003年仅为1:0.06。我国制造业这一比例则更低,最高时仅为1:0.09,近几年来也有所下降,近三年这一比例都在1:0.07左右徘徊,与日本、韩国等国1:3的比例相差甚远。同时我国由于长期受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约,习惯于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较低。1996-2003年间,我国制造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更新改造投资投资额的比重下降了26.5个百分点,从1996年的59.96%降至2003年的33.46%。
我国企业一直以来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很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中国500强企业里面,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一就来自于10家公司,包括像中海油、华为等,其他490家公司占剩下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许多公司根本没有什么研发投入。除华为、中兴、奇瑞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外,很少有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核心技术优势。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除了制度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技术创新的不重视,技术创新投资严重不足等。以研发经费为例,近几年我国研发经费增长迅速,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2450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3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不足,如早在2001年美国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就达到2.83%,日本为3.09%,德国为2.49%,瑞典为4.27%,韩国为2.96%。
2.技术能力的转移程度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引进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购买国外技术,一种是通过向外资出让部分国内市场来引进技术,即“以市场换技术”。这两种模式对我国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两种技术引进模式并未带来技术能力的大幅转移,从而制约了技术引进作用的充分发挥。
我国在购买国外技术时未能将技术能力的转移放在第一位,而是一味重视生产能力的扩张,因而极大的影响了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购买技术仍然以硬技术为主,即主要引进生产设备,这样虽然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但技术能力的转移程度却相当有限。
“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并不明显,市场出让的份额与换回的关键技术的数量严重不对称,出现了让出了市场却并没有换来先进或核心技术的现象。据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内市场大部分已为三资企业所占据,本土企业的成长空间不断被压缩。据统计三资企业已占据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的90%,计算机市场的77%,程控交换机市场的70%,移动通信市场的90%,数控机床市场的75%,软件市场的70-80%。而“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吸引的外国技术,多数为市场寻求型的投资与贸易,由于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战略,高精尖技术更加难以获得。
3.重复引进的现象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重复引进一直是困扰我国技术引进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低水平重复引进多,一般性加工项目重复引进多;二是地方性重复引进的项目多;三是集中性重复引进多,主要发生在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或者产品利润高的行业。钢铁、机床、电缆、汽车、仪表、化肥、电子电器等行业集中体现了我国技术引进的过度重复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化肥生产装置就有120多套,耗资48.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近10年来利用外资引进的;同期还引进了乙烯装置20套,聚乙烯装置21套等,共耗资200多亿美元,重复引进数量之多、耗资之巨、持续时间之长都是极为少见的。
(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被外国跨国公司所主导,负面效应明显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长期为三资企业与加工贸易方式所主导。2005年三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占88.0%,其中独资企业出口占67.4%,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也已占到90%以上。
这种依附型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至少存在着二个方面问题:(1)以高社会福利代价换取低附加值收益。我国出口的许多高技术产品其实并不含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却是以廉价劳动力、低劳工权利标准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更需指出的是,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低偿使用以及低成本资源环境消耗和污染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抑制了自行研发、自主产权、自创品牌、自控营销等核心竞争力的培育。(2)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生产链较短,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生产模式不仅抑制了高新技术产业向其他产业的传导效应,而且还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发生波动,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将受到很大影响。
三、改善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促进企业、个人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实现平等对待内外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减少对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扭曲性定价,在资源性垄断行业进一步引入竞争。改善国内的学术氛围,降低大学作为行政事业性单位的色彩,发挥科学协会的评价与规范的自治功能,建立以科学发现优先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重视科技人才,逐步实现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化。
(二)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改造力度,构建“二次创新”的基础
从国外经验来看,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改造对一国的技术进步的影响十分明显。二战后日本之所以在短短15年内就从废墟中崛起,主要不在于其引进技术的多少(事实上,日本从1950-1980年30年间的引进技术金额为115.98亿美元,远小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所引进的技术金额),而在于其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改造、扩散与创新,使之发挥最大的潜力,并成为自己的技术。
因此,面对我国技术消化、吸收与改造不足的现状,我们应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与改造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协调。应由商务部、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组成一个全国统一机构,专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改造工作的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同时加大力度解决企业消化、吸收与改造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三)学习日、韩经验,避免技术的过度重复引进现象
造成我国技术引进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不仅不了解同行的技术引进信息,也不了解自身技术在国际和国内所处的水平。其次,重复引进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这是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顽疾,短期内难以彻底根除。此外,来自于地方政府的重复引进也比较多,这主要在于政府部门缺乏对技术引进的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
以日本避免重复引进的经验为例,日本在引进转炉时,几大钢铁公司都提出要求,由钢铁协会协调议定引进一套,由NKK公司牵头,组织转炉俱乐部,各钢铁公司包括设计、制造、研究单位参与共同吸收,国产化后推广到各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引进新炼铁技术时由钢铁协会联合8家有炼铁的钢厂,采取同样方法进行。这种方法避免了重复引进的弊端,又促进了技术创新。 因此,我国应借鉴日本的技术管理体制,在技术引进时加强信息沟通,由政府出面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通过有需求的企业联合协商,共同消化吸收。
(四)利用科技全球化契机,寻求新的技术引进途径,提高我国技术创新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扩散速度加快,研发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应充分利用科技全球化的契机,寻求新的技术引进途径,加快我国技术创新水平。当前比较适合我国的新的技术引进途径有:1.我国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密集和人才集聚的地区设立研究和开发机构,跟踪国际最新科技动态,加强与当地研发机构的合作。2.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技术转移的中介服务体系,加速发展面向国内外技术交易的市场。3.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或技术先进的企业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关系,以技术合作等方式获取高新技术。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并购与兼并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方式,获取其先进技术等创造性资产,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五)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领域,选择“自主型”发展道路,促进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
当前,摆在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最紧迫的事是选择何种发展道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切实有效的政策选择。事实上,选择何种发展道路,“依附型”还是“自主型”发展道路,取决于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本土企业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发展的可行性三者之间的权衡比较。随着“依附型”发展道路在我国负面效应的不断显现,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现自主创新与发展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障我国技术独立和经济主权的需要,是突破资源、环境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的需要,具有确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在自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已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基础、技术基础与产业基础,同时我们还面对着一个信息传播迅速,信息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新一轮产业转移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机遇与良好的竞争态势。所以我国已初步具有在高新技术产业某些领域逐步发展竞争优势,并以点及面,带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能力。
企业的战略抉择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当前,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三资企业占到近九成,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加工贸易占到九成已上;这意味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跨国公司通过FDI所形成的外资企业,而本土企业只在少数领域有所发展和一些非主导性的高新技术产业低端进行国际代工。因此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其产业升级的任务还需从头做起,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环境的不同和核心资源的差异,自主务实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切不可好高骛远。
客观的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市场资源与资本上都存在一定差距,从OEM(委托加工)转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再升级跳跃到OBM(Own brand manufacture)之路必然困难重重,充满不可知的风险,但竞争优势是在不断动态变化中的,有条件的企业要迎难而上,要有民族责任感,要敢为天下先,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求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红先.国际服务贸易研究[M].2006年10月。
2.2005年中国商务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218-257页。
3. 李庆九,王莹.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5.4,156页。
4.刘志彪等著.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5.曲如晓主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6.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统计年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科技发展与技术贸易司技术贸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