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AAR 机制在飞行任务讲评中的应用
摘要:AAR机制来源于美国陆军的“行动后讲评”,由于其在军事上发挥的巨大价值,AAR机制在各领域被广泛的拓展应用。飞行教学是一项有着极强实践性的活动,其中的任务讲评环节又是整个实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AAR机制在飞行任务讲评中的应用,将有效提升学员在飞行实践中的学习效率,减少试错成本,推进飞行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方法论的完善。
关键词:AAR;飞行教学;人际关系的低竞争性;黑箱机制
AAR机制在飞行教学中任务讲评环节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飞行教学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且实践性更为突出。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回归于实践,而飞行能力的高低,最终则正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AAR机制在飞行教学中任务讲评环节的应用,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复盘变更具“实战性”,更加科学规范,把每一个飞行架次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帮助学员在每个架次中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提升飞行教学质量,将整个飞行教学的实践过程升级。
结合飞行任务讲评的实际组织管理情况,AAR机制的应用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集体AAR作用的发挥
AAR机制简单地可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种形式。集体AAR的目的就是要把每个人的问题隐患以“一对多”的形式暴露出来,“多对一”的进行分析。交流包括思想和行动上的认识体会,成功和不成功的经验感受,自己的困惑和疑虑等等,都讲出来。对于飞行活动来讲,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不仅是自己重新学习的过程,更是对飞行活动规律加深认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别人犯过的错误,我会不会犯?现在我没有犯以后会不会,怎样避免同样的错?”这样以来,通过集体AAR复盘出的“集体经验”和“集体教训”相比较单一的个人复盘来讲,会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并降低“试错成本”。通过集体AAR的形式进行复盘,这样的学习交流不是单纯从理论上的,而是以一种体验式、经验式的学习感受,从学员的角度去交流共享,同样的问题教官可能也会在理论讲授的时候去告诉学员,让学员去预防,但学员往往缺乏形象的认识,缺乏深刻的理解,“上天”之后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需要在一个个飞行架次中不断试错,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后才能真正理解,识别,预防,试错成本较高。而同样的问题,通过身边最亲密的伙伴,用学员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的“经验教训”,对其他学员来讲可学习、可借鉴的价值更高,学习起来更加“通俗、高效”。集体AAR之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个体AAR,总结出对自己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经验和方法。
二、人际关系的低竞争性保证AAR机制有效运行
在一个团队中,人际关系的低竞争性是指团队内部成员互相之间利益冲突少,人与人的关系非常融恰,所有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成员相互之间能无保留的分享经验教训,沟通顺畅。人际关系的低竞争性降低了团队成员的博弈程度,降低了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了团队内部的耗散,使得内部信息可以最大程度的交流,互通,这是一个团队能够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主要因素,使得团队能把精力最大化的集中在中心目标上。
因此,在有着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团队内部的这种低竞争性,首先就要在团队内部树立一个明确的导向——“学习”。团队内部营造出的环境,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共同剖析,经验共享。可以有争吵,可以有分歧,但不会有人去质疑成员相互之间的动机,不会有人指指点点,秋后算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取教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总结经验,为了“学习”,为了共同目标。能这样高效交流的团队是“成员具有亲密关系且有相同目标的多次博弈团队”,也就基本上达到了精英团队的水平。
三、建立黑箱机制,保证最后的“交底”
看不见的隐患可能往往是最危险,最致命的。这里的“黑箱机制”是指设置一个“黑箱子”,以实物或者其他各种形式,大家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扔到这个“黑箱子”里,“只知问题不人”,尤其是在集体AAR过程中,那些你不愿意和人分享但又十分困惑甚至恐惧的问题。教官没有发现,问题只有自己知道,可能碍于情面或者因为害怕问题说了出来让同伴或者上级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给自己“惹麻烦”。然而,这些问题对“你”来说往往可能是最关键的。通过黑箱机制,就是要把这些问题刨根问底,暴露出来,以此把整个AAR机制的作用效率发挥到极致。同时,在每一次集体AAR过程中都要有一个主持人,主持人由团队成员轮值,以此起到对每名成员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
结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AAR机制在飞行任务讲评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注重集体AAR作用的发挥,打造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低竞争性,建立黑箱机制等,通过这几个方面将AAR机制落实在飞行任务讲评中,将极大提高该环节的价值内涵,改善学员在飞行实践中的学习效率,提高每个飞行架次的教学价值,推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方法论的完善。AAR机制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工具,能够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化和打磨,赋予其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发展。
参考文献:
[1]杰夫·科尔文.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智能时代的生存策略[M].俞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李沂霖:(1989.05-)男,工作单位,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某团,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南方:(1998.03-)男,工作单位,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某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