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培养高素养的技能人才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培养高素养的技能人才

日期: 2020/1/26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谢红菊

[摘要]国发〔2019〕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总体要求与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字]职业素养 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各类型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专业技能水平可以在实习实训中积累并掌握,但是职业素养却很难在工作中积累。因此,中职生在校的这两三年,学校必须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自身多年的职业教育工作,就如何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现总结如下:
   一、 加强立德教育,健全德技并修
   企业招人、用人的一般准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此处的“德”就是职业素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尤其重要。我校中职生的德育培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强化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学校根据师德考核方案,每学期末都会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而考核的结果会影响教师的评优评先。同时学校也定时开会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等每一个细节对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加强德育工作首先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2、技能训练与学校的“三成”教育相结合。成人教育是基础,一日常规的养成、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文化陶冶等路径可引领学生做进德厚德的文明人;成才教育是关键,知识滋养、技能训练、竞赛比拼等方法能培养学生做修技精技的技术人;成功教育是目标,规划生涯、搭建平台、激励评价等手段可引导学生做立业创业的职业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三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也将不断拓展、延伸。
   3、开设微型德育课,陶冶道德情感,增强职业意识,提升人文素养。我校积极创新德育路径,开设了微型德育课程。每周一节微型德育课,有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对学生的形象管理,通过开设一节微型的德育课,让学生成为德育课的主讲人,培养自身正确的审美态度。
   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现代职业教育,既需要学生学好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也需要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虽然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都比较薄弱,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太阳的能量比一束激光不知大多少倍,却不能穿透一张薄薄的纸,而激光却可以穿透一块钢板。职业学校的学生只有学好一门专业技能,才会让自己变得优秀,帮助学生更好就业。
   1、坚持职业标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
   精益求精就是说手艺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技能是中职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在学校每学期的技能培训考核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工件的精度、品质。学校在技能训练中不能满足于“大概”、“大约”和“差不多”,一定要完善职业标准,严格按照职业标准进行教学,不达标准决不罢休。技能考核中严格的职业标准意识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达标训练中,反复磨练,培养精益求精的卓越精神,形成求精求准的工匠品质。
   2、坚持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丝不苟就是说做事十分认真、细致。技能职业标准中就要求学生耐心、细致、专注。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和每个细节都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包括实训前的准备,如工量具的顺序摆放、实习服装的穿戴以及实训后实习台面、地面清理整顿等等。这看似很小的细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因为这些细节恰恰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在市、省、国家各种技能比赛中,选手的工具箱比较凌乱的基本上都不会有好成绩,而选手的工具箱整齐有序,反映出平时的训练有素,最后的竞赛成绩都是领先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技能训练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职业素养的培育需要从平时细节做起。
   3、培育职业情感,培养学生执着敬业的品质
   职业情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有强烈职业情感的人,能够从内心产生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因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初中学生毕业填志愿都是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大部分学生入学后不知所学专业到底学什么和能学到什么,将来三年后底能从事什么职业。学生对专业缺乏基本的了解,又谈何热爱专业。大国工匠们在工作中之所以能够乐此不疲、精益求精,除了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艺外,他们还有一颗无限热爱自己事业的心。正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无限的热爱,才能为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因此,学生入学后都会有专业部门领导课设讲座,让学生知道专业学什么,将来能从事什么职业等等。学生才能够从内心产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深刻理解,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从而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现代职业教育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强化立德教育,践行工匠精神,为企业输送高素养的优秀技能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