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日期: 2009/1/11 浏览: 10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叶小明
[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 “双师型”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关键是培养服务于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型、生产型的高职师资队伍。本文就广东省教育规划项目“广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调查的结果出发,分析并研究了当前广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适合广东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广东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数量不够,教师结构不合理,与广东省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不协调。
2.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不高,与高职教育的市场要求存在距离。经过对广东省部分院校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由于高职教师数量少而造成的教师教学负担过重;由于底子差而造成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由于培训力度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造成的实践教学程度不够,接受新经济形式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够,整体素质不一致等现象。在教师引进中,高职院校没有配套设置高素质人才引进保障机制,造成引进高质量、高学历人才的困难大,人才容易流失。在培训、职称评定和转评过程中高职队伍师资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尚未形成,全国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匮乏。
3.高职师资研究成果没有新的突破,很难与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实践结合。由于缺乏对高职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评价体系上缺乏实践适应性和创新性,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和导航性较差。
二、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与实际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认识到“双师型”高质量教师是高职教师的主流。在努力提高教师数量的同时,要注意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
2.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培训体系。目前,我国已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已不能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应增建一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并积极借鉴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在高职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上下功夫,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国外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从组成上看,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组成,他们具有社会实践的经验,能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带进教学中,技工培训的教师队伍由技师构成,他们能培养出具有一流技能的一线工人,二者有机结合造就了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3.建立“加速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首先,要避免只注重知识学历教育,而忽略应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其次,从企业单位引进一批高级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重点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重视高等师资的在职培训。可采取脱产培训、进修、寒暑假集训等方式,到企业挂职,到社会兼职,这样既可了解市场、了解企业的前沿科技信息动态,又可以此为契机,走产学研道路,促进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开发,开设新专业。
4.建立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国家经济、产业结构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师资直接承担着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其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应将高职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广东省高职教育的办学结构层次化政策,将是我省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上,尤其在“产学研”成果上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破格聘为“行业专家职称”;在工资待遇上,平等享受正高级待遇;在管理制度上、在激励机制上、在引进人才的平台机制上,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管理留人”,从根本上缩小高职教育“应用性”特点与普通高校“学术性”评审标准的距离,减少师资队伍人才流失现象。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动态研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论保证。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与我国的经济命脉紧密相关的,也是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过程。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使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在经济上、技术上、科研上与国际国内先进的生产力结合,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课题组.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雪平.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昌贵。走进大众化[R].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4]黄立营.高职高专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研究[N].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