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日期: 2019/7/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陈慧

【摘要】成长型思维会帮助学生改变自我认识,从“我不行”变成“我可以”。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学习动力会增强,如果老师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他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提高,学业水平得到上升。
   关键词:成长型思维;学习;固定型思维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在课堂上,老师已经开始授课,部分学生的书本还没有打开;老师已经讲到下个章节,部分学生的目光还停留上个章节。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老师提问时,有时候学生站起来不知道回答哪个题目。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大部分学生不会在课后向老师求助,从而解决问题。他们觉得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老师有可能瞧不起他们,那样太丢脸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是:我不擅长学习,在小学、初中学不好,在职业学校也学不好。他们经常说:老师,我初中数学就不好;老师,你放弃我吧,初中老师就放弃我了;我初中英语学习就不好,很难提高。因为对自己能力没有信心,觉得学习状况无法改变,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与动力。
   二、学生的两种思维方式
   学生有两种思维方式,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采取放弃态度。
   1.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由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提出。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研究人员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以忍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力逃避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研究人员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仅没有逃跑,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经历了很多次学习失败,甚至受到老师的放弃,长期的打击导致他们习得性无助。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在学习上无能为力,我怎么努力也没用。如果学生认为他们做不到,那么他们肯定做不到;如果他们觉得自己能做到,才有可能想办法做得到。
   2.固定性思维
   所谓固定型思维是指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与固定性思维相反的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认为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具有固定性思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够聪明,学习能力不强,这一切很难改变。因为抱有努力无用这样的思维,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采取放弃的态度。
   当然,有相当的老师也具有固定性思维,他们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历来不好,智商不高,这个现状很难通过努力改变。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老师,他们本身就热爱学习,把教学当成是学习的绝佳途径,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可能会问自己:我通过什么办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有所提升。这些老师可以通过教学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自己的教学内容,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通常来讲,要想改变学生,老师首先要有成长性思维。
   第三、四个培养成长性思维的途径
   1. 少评判,关注学生的成长
   有些老师张口闭口就会对学生说:“你没救了”;“笨死了”;“你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学习就是差”。在学生未成年的时候,老师以及家长这些重要他人的评判,学生会全盘接受,内化为自我评价,他们会认为我就是老师说的那个样子。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应注重描述事实,少做评判。
   2.多指导,教学生会学习
   老师如果只是鼓励学生去做,而不教给他们方法,学生付出努力之后,学习可能无法提升,结果反而验证了自我认知:我就是不擅长学习。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只靠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得到增长,老师应当教学生方法,才有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结果。
   以教授学生英语为例,我发现有些学生背单词的方法是错误的。他们读完一个单词,然后复述出来,就认为自己掌握了这些单词。事实是,等到老师默写的时候,他们经常犯错。很显然,学生的背诵方法是错误的。他们只是把单词存储进短时记忆,在短时间内可以调取出来,时间一长,记忆消失,这些单词就像没有背过一样。
   老师应当给学生讲解记忆的原理与遗忘的规则,同时指导学生背诵策略,例如联想法、词缀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方法之后,学生的努力才会变得有成效。
   3.会赞赏,正确的夸奖学生
   多年前,国内掀起一股赏识教育之风。从那之后,老师开始学习夸奖学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夸奖都是正确的。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说明:老师夸奖学生“你真聪明”,“你是个天才”,这一类针对学生智力和特性的夸奖,非但不能给学生带来好处,反而会有负面作用。。被夸奖的学生可能为了保持现有的聪明与才华,害怕接受新的挑战,拒绝做有难度的事情。正确的夸奖方式是夸奖学生的努力,同时将他们的努力与好结果关联,这会促使学生愿意克服困难、付出努力。
   4.勇失败,教学生在失败中学习
   失败是学习的好机会。学生不是成年人,必然会犯错误,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在错误中学到什么、获得成长。芬兰教育专家本·富尔曼认为:学生犯错误说明学生不具备某种技能。犯错误的学生只是需要学习新技能而已。老师不追求完美、允许犯错,学生才敢尝试,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老师具有成长型思维是学生获得成长型思维的关键。当然,如果老师只是心里想,学生看不到,也不会被影响。老师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要把想法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塑造成长型思维。一旦学生具备成长型思维,他们会将终身学习与成长作为自己的目标。到时,老师就无需担心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了。
  
   ﹤参考文献﹥
   [1]卡罗尔·德韦克. 终身成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2] 本·富尔曼.儿童技能教养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