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读写结合模式下语文阅读技巧

读写结合模式下语文阅读技巧

日期: 2019/4/5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四川省绵阳市第一中学 付嘉琪

摘要:当前国内高中语文学习期间提出的全新学习方式为读写结合,即高三学生按照语文阅读教材为基准,分别由读和写两方面对阅读素材进行鉴赏与赏析,最终可掌握文章所要表现出的实质内容和情感,进而实现增强高三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高三学生在这种读写结合的条件下展开语文阅读学习,可以不断增强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树立自主展开阅读学习的意识。对于此,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针对高三学生群体如何通过有效利用读写结合学习模式,不断增强学习期间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展开详细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以为像笔者一样的广大高三学生群体提供一些阅读学习方面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高三学生;语文阅读技巧;读写结合;读;写
  
   一、读写结合开展高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当前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也对高三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出严格的要求,而读写结合、读写能力的不断增强成为高三学生语文阅读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不难看出,在学习期间高三学生将读与写的能力相结合不但可以实现增强个人语文素养、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学习目的,还可以帮助教师完成预期的语文教学目标。
   其次,通常高三学生会将识字水平、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口语表达水平归纳为语文综合素养,而读与写能力的结合在提升高三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与高三学生日常语文学习能力产生紧密关联。因此高三学生通过读和写的有效结合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丰富个人的语文知识积累面,还可以培养个人的语文审美情趣,进而使得高三学生在将读和写能力相结合期间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高三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现状论述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在学习期间语文学科是一门很重要的工具类学习科目。语学学科是汉语的学习载体,而汉语是国民第一语言,因此学好语文学科不仅意味着高三学生可以强化自身思维意识建设、增强逻辑能力,还可以帮助高三学生增加文学修养,提升内在人文气质。高三语文课程学习中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锻炼与强化,其中读是语文课程的学习基础部分,写是语文学科学习期间知识的延伸。两大能力对于高三学生的语文学科模块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然而当前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高三学生在具体语文阅读学习期间,通常将读与写二者分割开来进行学习,并只围绕阅读素材展开学习,没有正确掌握相关知识,也没有在思想上和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这种将读和写模块分割开的阅读学习模式会直接阻碍到高三学生全方面语文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只会掌握阅读教材中的表象知识,而无法正确理解素材中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也没能有效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阅读技巧。
   三、当前高三学生读写结合的阅读策略
   (一)解读作者的表现手法,开展针对性学习
   对一篇文章质量直接影响的关键要素就是作者写作手法的体现。不同文学者的写作习惯会决定其写作手法,因此其在写作期间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素材所具体使用的表现手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笔者认为,高三学生在具体进行阅读学习期间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分析并掌握阅读文章中所使用到的写作表现手法。通过文章中具体的写作表现手法,高三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文学创作者的写作方式,同时还可以将这一写作手法内化为个人的阅读能力,并作为自身的写作知识储备,将其自如运用到后续的写作当中。文学创作者写作表现手法内化为个人写作技能的学习目的。
   (二)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增强读与写的情感认知
   文学的创作灵感主要源自于生活,也取材于生活。所以高三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可将阅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自身实际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帮助高三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和创作者达成共鸣。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这一篇文章期间,其是一篇阐述“忠义与孝顺”的阅读文章。高三学生在实际展开阅读和学习期间,可以在作者的角度出发并联想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通过这一篇《陈情表》,不但委婉拒绝了当时皇帝的邀请,也体现出自己对于母亲的孝顺。高三学生通过对此篇文章情感深层次的解读和探究,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结合父母对自身的无私奉献等角度展开自主创作,并在实际写作期间将自身对于忠义和孝顺的理解与《陈情表》的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实现统一。与此同时,高三学生在学习期间为了切实实现有效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可按照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具体事物,以文字的形式对其进行记录,并对此事项阐述个人的态度和理解,以便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不断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实现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学习目的。
   (三)具有读写结合的学习思想,养成读写结合的学习习惯
   我们都知道兴趣和毅力是促进做事成功的主要动力,因此高三学生要想在语文阅读学习期间切实体现出读写结合的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并养成正确的语文阅读学习习惯。不管是在课堂之上还是在课外阅读扩展期间,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重视素材的总结、写作手法的表达。长此以往,高三学生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锻炼,就会在浅意识中养成读写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可以看出当今高三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期间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学习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高三学生不断增强个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此,笔者认为高三学生要在思想和情感之上端正读写结合的学习态度。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阅读模块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赖东升,张玉洪.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9):23-25.
   [2]陈海勇.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