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钳工相关专业来说,由于这些专业本身就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实训教学质量也将更直接的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产生影响。本文将首先对钳工实习项目的特点进行介绍,并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分析现阶段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最后一部分则结合这些内容对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策略
钳工实训教学的展开是为了更好的保证钳工相关专业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这一岗位专业人才在实践技能上的要求。针对现状来说,学生对钳工实训教学的认识不充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脱节、学生没有吃苦精神等原因都导致了这一课程的开展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对提升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在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转变教学思路、推行导生制教学模式等几方面来对具体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钳工实训教学的特点
首先,钳工实训所应用到的设备和工具是比较简单的,例如:钳台、台虎钳、锉刀等。这些工具和设备都是钳工相关专业平时学习中比较常见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致学生的求知欲也会相应降低。
其次,钳工实训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劳动强度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大,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非常容易感到疲惫进而出现消极应对的状况。钳工操作必须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才能保证其准确性,而这些训练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厌烦心理。
最后,钳工实训的环境相对较差。在作业的过程中,锯削、锉削、锤击铁块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同时,由于部分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多名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通常要共用同一间教室来展开实践,学生之间也会因此互相影响。
二、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钳工实训的认识不充分
对于钳工实训教学开展的目的上文中我们已经进行了简要分析,但对于钳工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教学过程的认识依然是非常不充分的。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参与实训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分,这部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通常存在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心理。2、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这些学生认为学校内部的钳工实训已经与社会脱节,甚至认为机械化的操作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工作,此类思想的存在将会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二)理论知识与钳工实训内容脱节
相比较来说,钳工实训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上实际的钳工工作内容更为接近,而对于钳工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来说,大部分院校都不能及时的根据技术和行业发展对教材进行革新,而实训内容与理论知识的脱节将会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产生影响。由于钳工相关专业自身的特性,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到到这一岗位上来任教,同时,这些专业对教师学历也有一定的要求。这样的状况导致了我国大部分院校钳工相关专业在教师资源上十分的紧缺,进而对实际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三)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钳工实训的劳动强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训过程中逃避劳动、敷衍了事,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导致实训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对于钳工相关专业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大多年龄较小,社会经验并不多,对钳工实训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较差。
三、提升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结合上文中的分析来看,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直接决定了钳工实训教学的开展成效。从这一点来说,相关教师必须能在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钳工相关专业目前在社会上的就业方向以及人才缺口,让学生意识到这一专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应结合这一行业的发展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避免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内容脱节。最后,教师应在理论教学中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为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转变钳工实训教学思路
钳工是机械加工中最为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也对这一工种的从业人员有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钳工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及时的根据行业发展转变教学思路。根据现有数据来看,大部分钳工专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都会因为大量的重复工作以及被动的学习方法而对实训教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教学思路的转变:
首先,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材料锯成一条直线。在学生进行这一操作时,教师应在一旁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姿势,避免学生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失误。同时,教师还可以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实训课程的热情。其次,教师应针对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在钳工作业的过程中,实际的工作步骤是非常多的,而具体的工作成效也将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因此,当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学生能否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将对具体的工作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利用锉刀、钢锯等工具将铁块磨成要求的形状。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学生经验不足、操作方法不当等原因铁块的形状很有可能跟要求的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时,教师就要要求学生思考:这些废弃的铁块应该如何处理?通过这样长期的锻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然就会主动的去思考解决办法,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推行导生制教学模式
钳工实训课程的开展是为了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也就要求教师自身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对于现状来说,这一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师资力量的缺乏必然会对实训教学的开展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就可以通过导生制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导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导生应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操作方式的演示等。其次,导生应辅助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维持纪律,保证学生都能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进行学习。最后,导生应辅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实训课程的开展仍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而教师显然难以同时应对几十名学生,这时,导生就可以很好的起到指导老师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提升理论教学效果、改变实训教学思路、实施导生制教学模式等三点内容对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具体办法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我们依然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上对于钳工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彬然.浅谈分段式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5,(4).
[2]康海兵.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学生安全素质培养[J].时代农机,2015,(8).
[3]刘志祥.钳工实训教学中对技能形成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
[4]杨干清.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3).
[5]万忠才.用钳工实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钳工知识的兴趣[J].科学咨询,2014,(20).
[6]陈建岭.关于钳工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