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不仅是培养技术人员的园地,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培养地。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改革,中职学生在学生之中的比例会逐渐降低。中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摇篮,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还要注重教授学生知识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机械专业是一门以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学科,是中职院校的骨干性课程之一。机械专业的中职学生需要掌握与机械相关的知识,培养符合机械专业的技术和能力,并且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便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教学现状,依据其教学现状阐述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
一、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是主导
虽然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中职教育中,教学理念貌似没有任何作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依然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也不加以纠正,只顾自己知识的讲解,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此而已,忽略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仅没有及时纠正还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教学效果不理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依然在学校中流行,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逐渐丧失机械学习的信心。
(二)强调学科性,忽略学科之间的联系
当今,中职教育中的机械专业是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实现机械课程教学,以某市的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校开设了细化机械专业的课程,比如有设计理论课、制造理论课和实践课。但是这几门课程的教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主要把设计技巧和制造技巧作为教学重点,将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把握和相关知识的了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师忽略了机械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在教学中太过强调学科理论性。其实,这三门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制造与实践都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展开,设计知识的实践是要靠制造和实践来完成,这三门课程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现今的教学模式中,机械专业教师过于注重学科理论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教学课堂变得没有趣味,枯燥无味。
(三)教学模式传统
当前,我国各门学科的教学模式都趋向一致,都侧重于应试教育,许多的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围绕考试内容及标准来进行。考试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作为一种公正、客观、可控性强的评价方式,考试在课程教学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味追求教学效果,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容易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例如,教师的教学重点会偏向考试重点,学校的教学理念会侧重于升学,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只集中在考试课程之中等等。在此情形下,学校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二、促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发展的方法途径
(一)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标中有许多值得教师学习的教育理念,例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重点;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展开不一样的教学;在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思维。中职学校的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程中的先进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另外,还要改变以往的学习评价观念,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建立多方位的、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提倡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展开讨论时,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处理好学习与闲聊的关系,明确讨论的意义和目标。教师要正确帮助学生展开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积极发言,相互进行积极的讨论,处理好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在解决一道机械专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进行综合,得出正确答案。
(三)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机械专业教学的唯一特点就是:通过对于机械例题的学习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生活机械知识的借鉴,体现出机械教学的教育意义。学生在机械知识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的了解出现偏差或者不全面都会导致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错,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机械专业知识所传达出的价值意义。
结语
中职学校要加快改变机械专业教学现状,争取培养出优质的人才。在机械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良好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机械学习兴趣,促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很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福莲.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河南教育,2012(08)
[2]宋冬菊.机械专业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