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汽车电气设备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改革方案

汽车电气设备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改革方案

日期: 2013/6/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现在汽车技术发展很快,但在我国新技术转化为一本教材的时间一般要经过三到五年,而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还是按着一本教材从头教到尾,所以学生永远学的是相对落后的知识。而且在教学中受实习设备、教师技能水平及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总是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使学生不敢动手甚至不会动手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可以说学生毕业即失业。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缩短他们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本学期继续加大力度对《汽车电气设备》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特定方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上不再拘泥于一本教材。
   在教学内容上克服原教材内容老、旧,维护、保养内容少且实用性不强的缺陷,多方查找资料,尽量选取新、全、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比如在电源系教学中,缩短了普通蓄电池的结构与原理学习的课时,加强了新型蓄电池及蓄电池维护、保养的内容;发电机的教学,强化了八管、九管、十一管等整体式发电机的学习;在调节器的学习中,弱化了单、双级触点式调节器的内容,而把晶体管及集成电路调节器列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外还加上了社会流行车系的相应设备举例子。而且在整门课教学内容侧重上,改以前重结构及原理的教学为现在重使用与维护等内容的学习,缩短了学生与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的差距。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教学方式,并特别注意突出技能训练,尽量将课堂搬到实验室,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构建理――实一体的课堂。
   1、结构、原理内容的学习:尽量创造条件通过读图及实物拆装,运用多媒体、小组合作、竞赛游戏、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学习。
   2、使用与维护内容的学习:可通过引导法、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多媒体教学等,并将它们与实验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3、检测及拆装训练:可通过实验、小组合作、多媒体、任务驱动、行力引导等教学方法。
   4、故障诊断内容的学习:可采用行为引导法中的头脑风暴法、引导法、小组合作、实验、多媒体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三、考核方式理实一体化
   本学期的考核实行理论与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考试方试。理论考核加强对维护保养等内容的测试,技能考核坚持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并进一步提高分值比重,理论与技能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