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机械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机械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日期: 2022/2/18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明生,向大学,蒲珊珊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摘要:为了保证机械零部件再制造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可以创造一定经济效益,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零部件再制造工作,本文从评价角度出发,对再造价值进行评价。选取技术、经济、环境作为评价指标,构建零部件可再造性评价模型。应用结果显示,该项指标打分结果在2.5分左右,综合评分结果未超过3分,符合再制造性要求,建议对某柴油机的曲轴采取再制造处理。
   关键词:再制造;机械零部件;评价模型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manufactur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mechanical parts
   Liu Mingsheng, Xiang University, Pu Shanshan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eijiang, Sichuan, 641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remanufacturing of mechanical parts will not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reat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manufacturing of parts is carried out when technology allow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engineering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aluation. Technolo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re selected as evaluation indexe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parts’ reengineerability.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ring result of this index is about 2.5 poin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ing result does not exceed 3 points, which meets the Remanufacturability requirements. It is suggested to remanufacture the crankshaft of a diesel engine.
   Keywords: remanufacturing; Mechanical parts; evaluation model
  
   在环境友好发展、资源节约利用时代背景下,再制造技术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引入全生命周期理论,以环保、节能、优质作为制造标准,提升废旧装备性能[1]。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建立在再制造评价基础上,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综合评价某机械零部件是否符合再制造要求,能够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等,而后开展再制造工作[2]。目前,虽然很多学者尝试对再制造评价展开研究,但是缺少系统化的评价分析。由于分析不够全面,导致再制造问题频繁发生[3]。本文通过分析机械零部件再制造的影响因素,提出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一、机械零部件可再制造
   1、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基本作业流程
   机械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作业,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回收的废旧产品进行清洗检测,而后判断是否可以直接再使用,如果不可以,需要提取重要零部件进行判断[4]。如图1所示为此项技术的基本作业流程。
  

机械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图1 机械零部件再造基本作业流程
   该作业流程,根据“是否直接再使用”判断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拆解废旧产品。如果不可以直接再使用,则需要拆解产品,从中取出关键零部件,分别对这些零部件采取清洗处理,并对其加以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报废。假如需要报废,那么直接报废,作为机械产品制备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再次利用。假如该零部件不需要报废,那么判断此零部件是否可以直接再使用,满足再使用条件,则采取简单处理,列入可使用零部件列表中,并入库,反之,修复这些不满足条件的零部件,待检验合格后入库。如果检测废旧产品可以直接再使用,那么采取简单处理后,生成再制造产品,按照产品类别不同入库即可。
   2、机械零部件再造影响因素
   影响机械零部件再造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经济、环境3个层面。其中,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再造工序可行性、失效形态、修复难度。这些因素是否可以达到零部件再造条件,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决策。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个因素未能达到标准,需要增加再造成本,或者放弃零部件再造,作为原材料使用[5]。
   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旧件回收、清洗检测、修复加工、管理附加4项费用,零部件再造技术的推行目的是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如果各项费用统计结果显示,无法创造经济效益,那么只能将其作为产品生产原材料,没有直接再造价值。
   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能源使用量、大气污染排量、水污染排量、固体污染排量,再造技术发展需要建立在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因此,需要考虑某零部件的再造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情况,根据预测结果,分析环境污染治理可能性及成本。如果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大,无法治理,或者治理费用过高,则不考虑将此零部件作为再造对象。
   二、机械零部件再造评价模型的构建
   1、模型架构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分别以3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层面,构建如图2所示的再造评价模型。
  
机械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图2 再造评价模型
   该模型分为3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位于最上方,即“再制造相对加工指数”,位于中间的层次为准则层,包括技术、环境、经济3项,位于最下方的层次为指标层,是对零部件再造的详细评价,该评价结果将作为再造决策参考依据。
   2、模型中各项指标的评价设计
   本模型中各项指标的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按照指标特性划分评价等级,以评语集方式表示,分别为各个评语设定评价值。而后采用专家评判法,对各个指标达标情况进行打分。其中,专家评判法的运用,需要创建评价指标等级隶属关系,从而获取评价结果。由于每一个指标的评价方法相同,所以本文以“失效形态”指标为例,介绍该指标的评价打分方法。
   “失效形态”指标评价等级设置为6个,创建评语集,记为F,按照问题严重性小到大的顺序,设置评语集,包括“完好”、“微小失效”、“中度失效”、“较大失效”、“严重失效”、“破坏”,设置的评价值记为 。其中,专家根据零部件失效形态状况,从该评语集中选取相应的评语来评价。专家隶属度关系的建立作为评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创建以下关系模型。
   假设参加本次打分的专家人数为N,创建评判结果与评语集之间的关系,生成评价结果集合,记为X,集合为 。其中, 对应评语 ,以此类推, 对应评语 。 代表评语种类为i条件下的判断结果隶属度,计算公式如下:
   (1)
   公式(1)中, 代表评判结果种类为i的专家数量。
   通过分析专家评判结果中的失效形态该项指标评分状况,结合各项指标的隶属关系,计算评价值,从中获取失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2)
   公式(2)中, 代表归一化处理条件下的失效形态量化指数,随着该数值的增加,失效形态越严重,对零部件再造影响越大; 代表失效指数对应的阈值,如果该数值大于 ,则代表该部件当前的失效形态远远超出了处理标准,没有再造价值。其中, 的数值设置,可以设置为0,也可以根据零部件加工生产经验设置。
   采用上述方法,分别对其他评价指标状况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判断当前零部件是否具有再造价值。
   3、评价权重设置
   由于体现零部件再造各项评价指标对再造的影响不同,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对零部件再造具有较高的指导性意义,本文对指标权重划分展开探究。目前,我国在评价指标权重划分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参考文献【6,7】,采用两因素重要程度对比方式,表示相对重要特性。通过创建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采用一致性检验方式,验证该判断矩阵是否合理。如果通过检验,则该指标权重设置合理,反之需要重新构建判断矩阵。
   三、应用分析
   1、评价对象
   本文以某柴油机的曲轴作为评价对象,从柴油机拆解该零部件,采用本文构建的再造评价模型,对该零部件的再造价值进行评价。
   2、评价指数权重划分与评价结果
   为了体现曲轴再造价值评价的侧重点,本次应用分为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各个层次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得到权重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评价标准如下:
   每项指标满分为6分,分值越高,则认为破坏越严重,不利于再造。如果分值超过3分,则认为该零部件没有再造价值,如果低于1分,则认为该零部件可以直接再造,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其中,一级指标打分不得高于3分,否则同样认为该零部件不具备再造价值。打分结果如下。
   表1 评价指数权重划分及打分情况
  
机械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按照表1中的权重划分方案,由专家评分,统计各个层次分值,按照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判断结果。经过计算可知,各项指标得分如下:
   技术评价指标打分:0.35×2+0.35×3+0.30×3=0.70+1.05+0.9=2.65
   经济评价指标打分:0.20×2+0.30×4+0.20×3+0.30×1=0.4+1.2+0.6+0.3=2.5
   环境评价指标打分:0.20×3+0.30×1+0.30×3+0.20×4=0.6+0.3+0.9+0.8=2.6
   以上3个指标打分均未超过3分,虽然环境指标中能源使用量的打分不是很高,但是综合其他因素分析,该零部件的环境评价在允许范围之内,可以考虑对此零构件采取再造处理。接下来,对零构件的整体再造性能进行评价,打分结果统计如下:
   0.25×2.65+0.35×2.5+0.40×2.6=0.6625+0.875+1.04=2.5775
   该分值小于3,在设定标准范围之内。综上分析,曲轴具备一定再造价值评价,可以考虑对其采取修复加工处理再利用。
   总结
   本文围绕机械零部件再造问题展开探究,通过分析零部件再造影响因素,构建机械零部件再造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零部件再造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其中,模型评价指标方向包括经济、环境、技术,根据各项因素对再造的影响大小,经过一番对比,设定指标权重。以某柴油机的曲轴作为评价对象,各项指标打分均在3分以下,综合评分为2.5775,在零件再造标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张秀芬,高云飞.退役机械零部件多维递阶再制造性评价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361(5):117-125.
   [2]李红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0,197(11):90-91.
   [3]翁力炜,邓益民.基于功能使用,行为相似及制造可行性的可变功能机械系统模块划分研究[J].机械设计,2020,373(11):16-24.
   [4]任仲贺,武美萍,缪小进,等.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19,461(2):134-139.
   [5]时君丽,王雅君,樊双蛟,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机械装备再制造环境评价模型[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9,38(2):72-77.
   [6]王洪申,杨馥宁.废旧轴类零件改型再制造加工成本评估算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35(1):142-145.
   [7]刘明生.汽车曲轴可再制造性评价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16,259(7):114-118.
  
   作者简介:
   刘明生(1966-),男,重庆市江津区人,本科,教授。研究领域:液压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绿色制造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