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校智能化校园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高校智能化校园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日期: 2019/8/2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目录
   1. 总体目标 1
   2. 系统建设范围 1
   3. 建设目标 1
   3.1 系统硬件 1
   3.2 软件要求 1
   3.3 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
   3.4 设计原则 3
   3.5 人性化 3
   3.6 实用性和先进性 3
   3.7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3
   3.8 标准化和模块结构化 3
   3.9 便利性 3
   3.10 安全性 4
   3.11 最高的性能价格比 4
  
   1. 总体目标
   高校智能化校园主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建立高速、实时、多方位的智能化管理环境,形成信息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与服务三个主要功能组成的智能化系统,实现现代教学与管理一体化和高度的信息化。
   2. 系统建设范围
   本工程弱电系统建设范围包括以下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
   校园室内安防系统
   校园多媒体教室会议系统
   机房建设系统
  
   3. 建设目标
   高校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为教学和学生学习条件提供安全、便捷、温馨的环境,为学校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手段以有效地进行综合管理。
   要实现高校智能化系统,要达到在设计上的先进性、功能的完整性以及最优化的、最好的性能价格比,必须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系统硬件
   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
   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开放性:智能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
   兼容性:系统设备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造成系统难以升级和扩展;
   标准化:进行设备选择时,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设计,避免因新技术不支持而造成设备淘汰。
   3.2 软件要求
   实时性: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实时控制系统,系统在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和信息共享上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
   多任务性:网络操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多任务性、系统在同一时刻具有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
   多用户性:网络操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多用户性;
   可靠性:智能建筑系统软件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网络操作系统应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有效的防止网络崩溃和防止数据丢失的功能。软件出现故障时,而不影响其他部分软件的运行。保证系统的安全,还应提供有关的权限安全措施。应采取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
   中文图形菜单和简化操作:为了方便管理人员的操作,软件应全部采用中文图形菜单,并应尽量简化操作方式;
   3.3 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本工程的安装应符合但不仅限于下列法定根据及其他规则: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173-9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GB 16796-1997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 9361)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3092-1993)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DB32/399-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79-85)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45-82)
   《湖南有线网络系统验收规范》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Q/IEC11801-95)
   《大楼通用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3-2001)
   ITU H.320、H.323、H.324 等多媒体视频会议标准…...
   除以上所列标准外,凡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家、地方及国外工程技术规范标准都需遵守。在国内外规范标准发生矛盾时,以国内规范标准为准。
   3.4 设计原则
   在整个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3.5 人性化
   在系统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在使用过程中的人性化,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
   3.6 实用性和先进性
   系统设计尽量采用当前国际国内流行和成熟的技术或标准;
   系统设置及强调先进性也注重系统设置的经济效益,达到综合平衡;
   本项目弱电系统应按智能建筑的标准设置,总体上应达到标志性建筑。
   3.7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弱电系统设计应遵循全面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应考虑全面和周到,注意预留和预埋到位,并有充分的余量,以适应将来发展的需要;
   应充分考虑本项目整体弱电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弱电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的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3.8 标准化和模块结构化
   除了系统的设计依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外。还须根据本项目弱电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各个子系统必须结构化和标准化,并综合体现出当今的先进技术;
   各系统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相关主要技术标准和协议,以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从而保护业主的投资;
   系统要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性,以便于系统的不断扩充和管理维护。
   3.9 便利性
   应能够使用多功能的要求,讲究便利性和舒适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能源的目的;
   对于来自本项目内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予以收集、处理、存储、运输、检索,为中心内人员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3.10 安全性
   各个系统应考虑充分的安全防范性,以防止非法人员和系统的入侵,保护数据和系统的安全。
   3.11 最高的性能价格比
   在实现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须达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
   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相当的情况下,选择价格优势品牌,节省用户投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