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普通车床上加工梯形螺纹方法的改进
摘要:作为车工加工作业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梯形螺纹加工质量以及能力往往对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相关院校在开展金工实习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加工梯形螺纹实际状况进行改进,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普通车床加工梯形螺纹方法的运行状况,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由此促进我国金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普通车床;加工作业;梯形螺纹;方法改进
基于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现代制造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对于车工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目前,为保障金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梯形螺纹加工方法教学。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改进普通车床加工梯形螺纹的方法。
一、梯形螺纹加工状况
众所周知,梯形螺纹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普遍存螺距大、牙齿深、导程大等特点,故而其对于加工精确度的要求较高。目前,梯形螺纹加工作业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方面车削加工作业所消耗的时间较多,而刀具也因为长时间磨损而出现了损耗。不仅如此,金工在实际的实习操作时还出现了无法掌控加工尺寸,导致产品的精确度与设计不符合,最终导致产品配合精度的降低,出现了工件报废的状况。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实现梯形螺纹加工作业质量、效率的提升,工作人员再次作业过程中需要实现车刀、车削方法的优化。
二、梯形螺纹车刀改进措施
作为梯形螺纹加工的核心零部件,梯形螺纹车刀的质量好坏往往对车削加工作业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优质的车刀能够实现各项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通过对梯形螺纹车刀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可以发现:车刀在运行的过程中,其损伤程度王万会对车削的精确度产生直接的进行,基于此,技术人员需要从车刀改进作业入手,实现其运行效率低提升。
目前,技术人员借助不磨前刀面的梯形螺纹车刀的运用,该车刀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刃磨、研磨的状况,但是其刀刃直线度较好,故而能够实现梯形螺纹制造效率的提升。此外,该道具在运用时也存在切削不顺利的状况,进而诱发振动、扎刀现象,阻碍各项效益的取得。除此之外,金工在相关作业时也借助双卷屑槽的梯形螺纹车刀开展具体的工作,该车刀在设计时具有两条卷屑槽,故而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切屑的有效排除,规避了切削振动问题的出现。但是,该车刀在生产加工中的实际运用却存在刃磨相当困难的状况,而其其前端切削刃不能参加切削。
基于此,金工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梯形螺纹车刀能够刃磨,且能够保障梯形螺纹达到粗糙度要求,其需要进行车刀刃磨的改进工作,并在具体作业时不断的改变车刀前刀面、后刀面的几何角度。
在这样的状况下,梯形螺纹车刀的实际形制出现了变化。一方面前端刀头两侧出现了稍微倒角的状况,而前刀面也被打磨成前翘的形状,从而实现了纵向前角形成了一定的角度。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外梯牙与内梯牙配合度的提升,技术人员需要确保两刀刃间的夹角低于可取30度,从而实现了两侧刀刃锋利性的提升,确保其在实际的切削作业过程中能够更加轻便,规避振刀问题的出现。
三、梯形螺纹车削方法的改进
为了促进梯形螺纹车削工作效率低提升,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确保刀具的质量之外,还需要采用合理的车削方法展开作业,从而由此实现车削精度、效率的提升。目前,金工在梯形螺纹车削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借助左右车削法、切槽法进行具体作业。
作为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左右切削法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将螺纹大径与两端倒角事先车好,随后再借助直进法进行螺纹的车削,最后用游标卡尺对牙顶宽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两侧精车余量的计算。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明确车削的范围,金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划线法”进行作业,并加强对于图纸的合理化运用,事实上,这一方法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有助于降低车削作业的难度,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工件加工效益以及质量的提升。
四、案例分析
在论述梯形螺纹加工方法改进的过程中,班子和一车床Tr42x6-7h的梯形螺纹为例进行相关的分析。据悉,该螺纹在加工的过程中主要借助“划线法”进行相关的改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梯形螺纹的各项参数进行明确。在本次的分析过程中,主要的参数为直径、牙高、小径以及牙顶宽。而通过实际的测量分析可以得知,其参数分为为42、3.5、3.5、2.2。
在对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后,技术人员需要准备前端磨尖螺纹车刀,并将其安装在车床上,并安置在加工螺距6螺纹的位置,随后再往待加工梯形螺纹表面进行处理,划出一条螺旋线。在完成了准备工作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小滑板,将牙顶宽移动22mm,并再次在工件上划出螺旋线。事实上,这种划线法的合理化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明确待加工梯形螺纹的车削范围,并为“改进后车刀”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左右切削法”开展车削加工工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的合理化开展,故而导致技术人员在相关操作的过程中无需一直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从而由此实现了车削时间的缩短,并进一步提升加工精度。事实上,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借助该类方法获得更过的成绩以及效益,诸如能够进一步的降低、缩短车削加工耗时以及报废率。总而言之,随着梯形螺纹车刀、车削方法的改进,工作人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普通车工“梯形螺纹的车削”技能实习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助于我国中职学校普通车工实习训练效益的提升,确保相关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各项效益的取得,我国的各大院校在金工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加强了对于梯形螺纹车削作业的开展。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梯形螺纹加工状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就梯形螺纹车刀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了梯形螺纹车削方法的改进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金工质量以及能力毕竟获得显著的提升,并由此促进我国车削作业的稳步开展,为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事业的开展奠定基础,促进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保障我国普通车床作业可持续发展,并由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展提供高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更高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武新卫.利用子程序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梯形螺纹[DB]. https://www.kj009.net.
[2]任健强.浅谈普通车床低速车削梯形螺纹方法的改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15-116.
[3]林集.浅谈在普通车床上加工梯形螺纹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