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控制

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控制

日期: 2017/1/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庄小凡

摘要:银行贷款是一种为高校提供资金的方式,加快了高校的建设速度,但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导致高校实质性发展的停滞不前。本文结合高校发展现状,分析高校贷款产生的原因,并从改革角度提出了控制方法,希望可以促进维持高校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控制措施
  
   高校贷款是指高等院校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应用于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诸多建设的投入。高校是一个经济复合体,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主要受到政策、法律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增加了高校贷款风险,严重时将导致高校陷入债务危机,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管控。
   一、高校贷款的原因分析
   第一,随着扩招的实施,招生人数直线上升,原有的软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为了维持正常教学工作,很多高校开始采用贷款方式获得资金,用于增加学校教学设施配备,满足了正常教学需求。
   第二,教育监管部门制定了五年一周期的普通本科评价制度,提出了“20字方针”以及其他评估方式,且都已列入到法定的指标体系中,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与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中,很多开始向财政指标转化,为了获取较高评价,一些高校就不惜代价走银行贷款渠道解决某些问题,以期达成指标。
   第三,为了实现自身生存,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完善战略目标,提高办学实力,很多高校开始不断加大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投入。为了得到优质的学生资源,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很多高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不断扩建,产生了大量费用,必须通过贷款解决。
   第四,地区政府为了拉动经济,不断规划大学城。此种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聚焦效应模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大学城规模的不断扩张,当地高新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促进,服务业也得到了扩张,的确能给高校带来发展良机,但大学城规模较大,耗费了大量资金。
   二、高校贷款风险
   第一,贷款规模较大,还债能力有限。贷款规模较大是目前高校贷款较常见的问题。由于贷款规模较大,需要偿付的资金总量巨大,给高校带来严重的负担,也给贷款本金偿还带来了财务风险。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偿还债务能力直线下降,一旦高校不能及时偿还本息,容易导致还款计划无法按期完成,引发金融风险、信用风险等连锁效应。
   第二,贷款影响高校长远发展。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展,贷款总额增长较快,但资金使用的配置结构不当却容易带来许多财务风险。一些高校还不能认识到此举后果的严重性,不能合理使用贷款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反制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由于资金缺乏,导致教学资源难以整合,出现了仪器设备费用下降、活动场地面积减少等问题,阻碍了高校的长远发展。如果贷款规模超过高校经济承受能力还会产生资金准备不足等问题。
   第三,贷款决策没有充分论证,安全风险较大。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构建领导责任考核制度。部分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在未进行合理论证分析的情况下即仓促做出决定,不能正确认识金融风险,按时按量还款意识不足。另外受传统还款意识影响,很多高校盲目贷款,导致贷款规模发展失控,出现了资金浪费、公物私占等问题,导致高校贷款资金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大。
   三、控制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第一,结合教育成本,加大高等院校投资。政府部门可以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采用减免税收、提高教学用优惠地、财政拨款等方式减少高校成本。第二,规范高校贷款行为。我国高校贷款与领导人员的“政绩观”联系密切,必须给高校领导制定责任审计方法,及时记录领导任职情况,规范高校行为,控制贷款风险。第三,合理规划,调整发展规模。政府及相关领导部门必须规范高校管理,结合社会发展状况,从战略角度整合教育资源,分类指导高校行为,引导其找准定位,必要时可以成立专家论证小组,客观准确地评定高校办学优势,减少高校不良贷款。
   (二)银行控制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
   第一,强化贷款前审核。商业银行必须在统一贷款前,对高校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和还款方式进行分析,结合银行等级合理评估高校贷款。高校提供的材料中,必须由主管部门进行规范性审核,避免出现重复贷款问题。第二,加强贷后跟踪。无论银行贷款采用直接支付抑或委托支付,都应积极做好贷款跟踪,主要从贷款用途、客户信息收集和贷款风险预测等方面进行控制,并制定一定潜在风险防范措施,督促高校调整资金结构,及时还款。
   (三)高校自身风险化解措施
   第一,实施成本核算,降低教育成本。进行贷款时,学校必须对办学成本进行分析,在认真了解成本因素的基础上比较教育成本与专业学科差异的原因,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内部机构和行政人员,将有限资金应用到教学领域,将贷款资金置于良性循环中。第二,建立健全内审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构建贷款台账,详细记录贷款信息,合理安排利息与本金偿还时间;加强贷款资金专项利用;控制贷款使用方向,规范贷款资金管理,积极防范债务风险,提高贷款资金利用率。第三,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还款能力。一方面,引进民间资本办学,实现校企联合,将民间资本应用到高校应用中,如创建二级学院,盘活闲置资源,发挥土地市场效益等,均能缓解资金困难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融资项目替代贷款风险。高校可以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建设学生公寓、食堂等非教学类的硬件配套,将有限资金应用到教学设施建设中,促进高校的发展。
   结束语
   高校贷款是一种缓解高校资金紧张的方式,但是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财务、信用及债务等危机,所以必须结合办学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的应用贷款,制定合适的还款计划,将贷款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陈晓芳.我国地方高校贷款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湘潭大学,2010,(03).
   [2]曹燕青.我国高校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控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3]任小燕.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