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超额工时在成品油销售企业测时写实中的应用

超额工时在成品油销售企业测时写实中的应用

日期: 2015/11/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 韩啸宇

超额工时在成品油销售企业测时写实中的应用

韩啸宇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成品油销售企业工作实际,提出引入“超额工时”的概念,就测时写实相关工作的实地应用进行阐述,从而修正传统测时写实对成品油销售企业岗位工时情况评估产生的误差,以提高测时写实结果对实际岗位工时描述的准确性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超额工时;成品油销售企业;修正误差

引言

测时写实作为一种对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的准确记录及定量测算,可以有效的对岗位工时分配、岗位工作强度评估、以及岗位定员提供数据化的参考标准。测时写实最终通过对岗位人员工作中的每一动作定性、定量记录及统计,配合各类工时分析与整理方法,达到提出优化岗位工时消耗及人力配置方案的目地。那么,如此方便、科学的管理分析方式,如何准确有效的应用于成品油销售企业之中?本文将基于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特点,在传统的测时写实中引入超额工时的概念,并就其应用进行探讨。

1 引入超额工时的意义

测时写实工作的主体思想与操作方法,起始初衷适用于生产类企业,因其先进、准确的工时测评方式,在长期的使用推广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提炼,但大都仍针对于生产类企业。也就是说,传统的测时写实贴近于对流水线式的岗位作业内容进行记录分析,而偏重于物流型企业的成品油销售企业很难具备工序流程一成不变、岗位工作内容短时间内密集重复的生产类企业特点。加之一般测时写实的相关工作与做法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成熟经验较少,采用频次较低,致使测评结果或存在偏差。

同时还需注意到,在一般测时写实工作中,依照要求仅对某一岗位标准工时范围内发生的各类事项进行考虑,但因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特点,其业务往来单位较多,部分岗位的工作需待协作单位配合完成后方可开始,致使大多岗位存在岗位工作发生在标准工时范围外的情况,如仅按岗位标准工时范围内进行测评,对人员实际劳动强度、工作量饱和程度难以作出客观的描述。这便需要引入超额工时的概念,对一般的测时写实工作进行修正,以解决测评数据失真、结论偏离实际等问题。故针对成品油销售企业开展测时写实工作,除需将重点放在原始资料的记录与收集上,通过个人岗位写实、工组工作日写实、自我工作日写实、岗位测时、岗位调查五个部分来充实采集到的岗位数据,还需依照实际情况引入超额工时的概念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修正,以提出有效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合理化建议。

2 超额工时的概念及应用



2.1 超额工时的概念

超额工时指岗位人员因岗位特性,处理无法在标准工时范围内进行(如等待其他单位或部门递送基础数据、物料等后才可开展的工作)或标准工时范围内因工作量大无法全部完成但工期紧迫的工作,所耗费的额外的工作时间。

2.2 超额工时与标准工时的关系

标准工时与超额工时的作用对象相同,均为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正常速度所完成的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标准工时是企业依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内人员工作时间所做出的具体要求,具有强制性;超额工时是企业内员工因在标准工时内出于客观原因未完成应尽工作,主动消耗私人时间完成岗位工作的方式,具有自主自发性。超额工时内完成的各类工作项目,实际为标准工时内因外界客观因素尚未完成的工作项目,即超额工时是实际工时的补充,超额工时中的工作内容与工作量强度,实际上是标准工时范围内工作量的预设值。

2.3 超额工时的应用方法及结果

结合超额工时的定义及与标准工时的关系可知,超额工时内完成的工作项目为标准工时内预设的工作内容,即实际有效工时等于超额工时与标准工时中的作业时间之和:

Tsz(实际有效工时)=Tc(超额工时)+Tz(标准工时内的作业时间)

基于一般测时写实工作所取得的数据结果,结合成品油销售企业各岗位实际工作所产生的超额工时,通过数据整理及分析,可得到下图(为某企业实测数据):(图1-1)

图1-1

一般测时写实工作与引入超额工时概念后的测时写实工作,体现在人员消减上的数据差异明显,如下图:(图1-2)

图1-2

3 结论

在成品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测时写实是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企业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基础环节之一。测时写实工作基于其对岗位工作的准确描述与记录,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充分掌握企业内各岗位在一个工作日内工作活动的情况,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程序、步骤和方法;通过数据汇总、计算,准确掌握各岗位工时利用情况,分析工时损失原因,为提高各岗位的工时利用率提供依据和对策;发现业务流程方面的薄弱环节,为改进企业运行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提出建议;收集并分析大量数据,为定岗定编、优化人员组织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不仅在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企业的战略实施与组织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因成品油销售企业同生产类企业区别较大,而成熟的测时写实工作经验多从生产类企业中提取,故在成品油销售企业中进行测时写实工作时,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因成品油销售企业工作性质的特点,部分岗位日常工作内容重复性小,突发性事件及临时性事件较多,故在获取测时写实原始资料的过程中,要按照“动作变化即视为事件变化”的原则充分记录采集各事项,待记录完毕后再依据相应岗位职责对各事项进行性质分类,切忌在记录原始资料过程中依据记录人的主观印象对各动作进行笼统记录。

二.在进行测时写实工作时,要依据企业各岗位工作实际,对岗位标准工时范围外确存在工时消耗的,可引入超额工时的概念进行修正,在充分对比传统测时写实结果与引入超额工时的测时写实结果后,再提出岗位优化的合理化建议。

三.在引入超额工时的概念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超额工时与“加班”的区别。简单来说,超额工时的产生是由于外界客观原因造成,当事人具备自主自发性;而“加班”的产生多由当事人自身的主观原因造成,具有强制性。


超额工时在成品油销售企业测时写实中的应用.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