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职会计教学中编制会计分录的思考

中职会计教学中编制会计分录的思考

日期: 2015/11/4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马伟霞

摘要:目前我国借贷记账法应用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最中心的环节是编制会计分录。需要依靠编制会计分录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写和制作,所以,在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之中教育学生学会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是《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学习的基础内容和关键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职会计教学中的编制会计分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编制会计分录
  
   中职学校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面大多都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根本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去接触会计相关的工作,因此,让他们对编制会计分录进行学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的教师就必须因材施教,将课本上的知识用最容易被理解和吸收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吸引学生对这门技术的注意力,争取让他们掌握这项生活技能。
   一、学习编制会计分录的基础条件
   要掌编制会计分录这项基本技能就要满足最基本的三个条件。
   第一,对会计科目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认识。掌握会计这门学科其实就掌握了借贷记账法的一种基本工具,一定要按照国家对其统一的规定进行命名以及设置具体教育内容。根据它对经济业务内容的反应情况可以把会计科目分成五大类别,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将会计科目简表熟记于心。在进行会计科目简表的教育工作之时,要首先让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用法,其次教会他们会计科目的意义,让他们对会计科目的来源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正是讨厌记忆和讨厌学习的学生群体,让他们自己去记忆相关的内容非常困难,因此,老师要举出实际的例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对这门知识产生印象,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去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对科目的比较,将比较容易记混的科目挑选出来。例如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的“应收账款”以及“应付账款”之类的科目内容。对这样的内容进行区别,就要老师举出相应的例子,例如可以用最实际的买卖水果的过程进行说明,“应收账款”就是卖水果的人要向买水果的人收的资金,而“应付账款”刚好相反是买水果的人向卖水果的人支付的资金。还有一系列例如“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都要通过举出现实中容易让学生理解的例子的形式来进行授课。
   第二,对账户的结构进行掌握。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分录的产生来源。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借”和“贷”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而存在的,找不出他们的实际意义。借方和贷方是账户形成的两个基本结构,借方在左方,贷方在右方,借方可以对账目的增加和减少进行登记,贷方也可以对账目的增加和减少进行登记。增加和减少的金额要标记在账目的借方还是贷方是根据经济交易的过程和基本账目内容来决定的。
   第三,尽量对账目所包含的对应关系做到熟悉。依据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只要发生了经济业务,那么这些业务之间涉及到的账户和账户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账户之间的联系就被叫做对应关系,同时,把存在一定对应关系的相关账户称之为对应账户。例如,有一个企业要在银行提取出一定现金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产生了资金交易,成立了相关的账户联系,所以,“银行存款”就和“库存现金”之间产生了账户关系,即对应关系,通过编制记录的过程可以反应出这种对应关系。
   二、编制会计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会计分录的种类和会计分录的定义
   会计分录工作要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即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是将一些经济业务的应借账户和应贷账户的相应名称和所涉及到的金额进行确定的一种记录,是把记账凭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简化的形式,也是记账凭证的核心内容。经济业务简单的时候就减少会计分录所涉及到的内容,经济业务复杂的时候就增加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内容。因此,要确定会计分录具体涉及的账户数量就要依照经济业务的简单和繁杂程度来确定,根据繁简程度又可以将分录分成两类,即复合会计分录和简单会计分录。产生一次性借贷关系的是简单会计分录,借一次贷多次,贷一次借多次,借多次贷多次的会计形式就可以归类为复合会计分类方式。为了进一步体现出相应的账户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不适合合并类别不同的经济业务,要尽量把这种经济形式编制成多借多贷的复合分录的形式。
   (二)会计分录构成的基本要素
   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讲解会计分录的基本要素之时,必须要把三个基本要素进行明确。第一,要把账户名称确定下来,第二,把握好主要的记账方向,第三,把应记的金额确定下来。不同的企业发生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形式也不一样,所以确定账户的借贷方向的时候要根据经济业务的形式来进行,然后,经济业务的账户也是增加金额和减少金额的主要依据。
   (三)书写会计分录的格式
   对会计分录进行书写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上下排列的方式进行排列,左边和右边的会计科目也一定要交错开来,先书写借账然后书写贷账,借账和贷账要保持金额相应的平衡,不能一方比一方多或者一方比一方少,这是书写会计分录的基本原则。“借”这种记账符号要放在上面,“贷”这种记账符号要放在下面,“贷”这种记账符号要在“借”这种记账符号后面一格的位置,这样就符合了借方在左,贷方在右的基本规律,账户名称用“借”“贷”这两个符号表示的时候,后面一定要加上冒号,这样就可以把其将账户名称连接起来了。然后,将应记的会计科目进行清楚的标注,如果科目的明细也被标出来的话,那么就必须加上破折号,破折号要加在一级科目的后面,这样,在破折号后面就可以标出所要记的金额了,要记的金额书写要用阿拉伯数字,金额单位不必写在后面,只书写其贷方和借方相应的金额。
   三、编制会计分录需要的技巧
   (一)分析法
   按照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展开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展开课程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课程内容。第一步,对经济业务涉及的相关会计科目名称要进行严格的判断和分析,会计科目的名称是根据经济业务涉及的内容来确定的;第二,对会计账务的性质进行严肃地分析;第三,具体金额在会计账务中是怎么变化的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第四,要判断记账的方向就要根据金额增加的数量或者减少的数量来判断;第五步,一定要坚持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原则进行分录编制。
   例如:1、企业从银行借款500000元存入银行,期限6个月。
   2、(1)企业购置一套需要安装的新设备,价款130000地,相关税费2000元,款项均由银行存款付讫,设备交付安装。
   (2)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新设备的安装费8000元。
   (3)以上新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3、企业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18元,发生运杂费7300元,全部款项均由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编制会计分录之后:1、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0
   2、(1)借:在建工程 132000     贷:银行存款 132000
   (2)借:在建工程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3)借:固定资产 140000    贷:在建工程  140000
   3、借:原材料  25300    贷:银行存款 25300
   (二)表格法
   一般初学者在账户名称上不容易发生写错的情况,但是,他们还不熟悉账户结构,所以,容易产生借方和贷方方向发生错误的情况。在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相应的问题,首先,思考这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的数量,思考这项业务的基本工作性质;其次,对金额产生的变动进行仔细分析;最后,分析是要记入贷方还是借方。在课程进行的最后要要求学生在相应的表格上记录出相应的数据,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最后,可以根据具体的记账规则,在作业本上写上相应的会计记录。可以先把摘要写下来,然后用笔在低下画线,哪里至哪里所涉及到什么科目。这样脑子就不会乱了,慢慢的等你老练起来,一看纲要马上就联想到那些科目了。
   掌握了以上两种技巧之后,就可以使用相应的技巧对下面的例子进行编制会计分录的相关工作了。例如:职工李明出差预借差旅费2000元,以现金付讫: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30000元;职工李明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500元,以现金支付其垫付款;分配本月职工工资,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4000元,福利部门人员工资10000元,另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0元。
   编制之后就是:借:其他应收款——李明2000贷:现金2000
   借:管理费用——工资30000贷:现金30000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2500贷:现金500贷:其他应收款——李明2000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工资50000借:制造费用6000借:管理费用——工资24000借:销售费用——工资20000贷:应付工资100000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工作就是要不断在探索中求发展。中职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认真探索对中职学生的教学工作,激发中职学生对编制会计分类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依托下进行相关知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预算,还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技巧的基本方法。经过实践检验,只要中职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编制会计分录这一类技术性含量高的知识也能够熟练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张淑红.关于中职会计教学中编制会计分录的思考[J].学园,2014,(1).
   [2]王雨.《基础会计》课程会计分录教学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26).
   [3]田洪红.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问题--基础会计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14,(34).
   [4]于巧珍.会计分录编制要点分析[DB].https://www.kj009.net.
   [5]王朝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教学方法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