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微型德育课的有效开展
【摘要】:微型德育课是目前比较新颖的一种德育模式,运用好了,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列举了目前微型德育课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并以实例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微型德育课。
【关键词】德育、微型德育、有效、问题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可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由于方式陈旧单一,空洞说教、集中灌输,拖沓冗长,造成德育低效。而中职学校的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甚多,且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简单重复的说教效果甚微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逆反。
如何实现德育的高效,成为中职学校班主任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适逢此时,我区各校全面推行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微型德育课,是以反映某一或某些具体的德育内容为中心而精心设计的一种多功能课型,它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多方位渗透,既有学科课程之形,又具备活动课程之功能,具有广泛、自主、适时、正向、灵活的特点。切入点小,针对性强,一事一开,急事急开,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和场地和组织形式。实践证明,精心准备的微型德育课的教育效果要明显好于普通的德育教育,但目前微型德育课在推广时也存在一些误区。
一、微型德育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德育,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思想交流的一个很好平台。所以,突出微型德育课的教育性。目前学校微型德育课中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存在随意性,教育方法单调,没有突出思想教育性。发生事情了就简单说一下,或者以批评说教为主,不注意学生的想法与感受,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的参与、体验较少,忽视了学生受教育主体的作用,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如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没有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教育。教师没有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学科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师需要关注的“最近发展区”,同样,学生已有的思想、道德、情感也是教师德育课中需要关注的“最近发展区”,适时地给予学生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营养”,这样才能使他们向着思想纯正、道德高尚、情感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有效开展微型德育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焕发微型德育课的生命活力。
微型德育课中,教师要通过组织、引领,发挥好主导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育过程充满“自主性”、“开放性”。
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碰撞激烈,会产生许多动态生成的德育资源,教师适时地加以利用,加以引导,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微型德育课的生命活力就能得到充分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自主意识的增强,自觉行为的养成。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德育课堂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师生民主和谐的思想交流中进行德育,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选择丰富的德育内容,通过科学有效地教学方法,最优化实现道德教育,使学生产生接受德育的内驱力,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懂得选择正确道德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个人的道德发展。
2.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实施互动、开放的微型德育课堂。
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老师选准切入点之后,首先要与学生做好交流沟通,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引导,渗透正确观点,学生在不断地理解、自我批判中接受教育。笔者所带班级有个宿舍曾因打扫不干净经常被学校批评,经了解,发现是部分学生集体意识淡薄,轮到他值日时敷衍了事,其他同学也想,今天不是我值日,不关我事。批评多了,就变得麻木,无所谓了。怎么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思考之余,我决定从我的集体生活入手,找个机会把我大学时的集体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上进的事讲给学生听,再配上一些照片给他们看,由于讲的是学生年代的事,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再听说是大学校园里的事,学生们都崇拜的在听、在看,其实通过这些故事我要将“集体意识”传输给学生。然后我将我校学生宿舍中被表扬的宿舍,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同时也挑了几张“脏、乱、差”的宿舍照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对比着,等学生讨论完再问学生,“你们希望住哪个宿舍?”“希望不希望若干年后能够回忆起这段美好的集体生活?”有了故事的铺垫和图片的对比,学生自然有选择,“差的宿舍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就能进入被表扬的宿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通过这样的互动,其实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明白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于是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参与热情高、兴趣浓,受到了正确的引导,老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3.在坚持中巩固微型德育课的“内化”成果,实现稳定的“外化”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因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而社会、家庭、学校的广泛影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这些都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曲折前进的,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围绕一个主题,曾经开展过的微型德育课,当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洗涤了学生心灵,但由于学生还处于自控能力差的不稳定期,过去的一些不良思想、不规范言行又会卷土重来。比如在以感恩为主题的微型德育课上,学生们常常深受感动,有的甚至泪流满面,下决心以后要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以勤奋的学习感恩父母和老师。可是有些感恩是暂时的,维持不了多久。因此,微型德育课可以围绕相同的主题,以变化的形式,不同的内容进行巩固,让教育思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下深深地印迹,以深深的“内化”去实现稳定的“外化”。
总之,随着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引领作用,创设良好的微型德育课氛围,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追求互动、开放的德育课堂,以持之以恒的教育态度,形成学生稳定的良好品格,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