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车工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

车工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

日期: 2014/5/17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 要: 本文从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车工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车工实习 教学方法 提高能力
  
   车工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具有学习内容多、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教学时若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无条理可循,易感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吃力,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甚至放弃。同时,教师的感觉也很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教好这门课,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车工专业知识,是摆在我们任课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兴趣程度不同,将决定学生学习的好坏优劣。为了使学生对车工专业学习产生兴趣,实习前最好能组织一次学生到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参观活动,感受一下企业氛围,了解一下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一个零件的毛坯到加工成一个合格的机械零件,再到部件,直至组装成产品,在这一过程中,能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再不失时机的因势利导,指出车工在机械加工中的占的地位,学好车工是学习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基础。教师最好可以利用现场的设备进行实际生产操作,让学生对老师的技能有一个初步了解,坚定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学习目标明确,能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良好的情景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良好的情境需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以及配合完成目标所需的实训条件,任务目标最好是由浅入深的,可使他们产生兴趣,对完成任务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玩成任务的成就感。要注意的是情景的创设要与新知内容密切相关,因为创设情景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学生进行探讨,还要切记创设问题情境要短。比如:讲“轴类零件车削”时、教师先拿出往届学生所做的轴类工件,讲解轴上零件的结构,构槽、外圆、台阶、螺纹、键槽、倒角的作用之后,再引入到相关知识中进一步分析轴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等。在讲解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保证让大多数学生能回答,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情感体验正是学生兴趣的来源,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其中任务设置的简化是学生获得满足感的前提,也就是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情感满足,而不是抱着消极的应付心态去动手,这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再者,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章节的内容用语言难以表达出要旨,实验又无法进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此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演示,就可以轻松解决学生学习的障碍。例如:在测量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这一章节中讲到为了确定和测量车刀的角度,需要假想三个辅助平面作为基准,即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基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个选定点,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平面;切削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个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正交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个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那么这些面究竟在哪儿,对于上述内容我们很难把这些抽象的东西用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表达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把要表述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效果,逐一的模拟演示,这样就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同时分散了难点,化难为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减少了学习上的障碍,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更新教学模式
   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变为理论加案例加互动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学习,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的过程中,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影响学生。要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行为改变,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角色转换,成为学生的协同者、培训者和职业道德习惯养成的导师。此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可以使学生更有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做好预设,注重处理好课堂生成,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巡视,以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轻松驾驭课堂。此外,在学习活动中,师生要平等,老师要适当点拨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让学生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讲的一定要讲,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三、改变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的诊断、反馈、评定和激励,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利手段。传统的车工实训教学的考核是以技能考核为核心,以获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虽说这种考核方式是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能客观反映实训教学质量,但是这种评价模式缺陷在于过分关注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目标的本身的追问和目标以外的教育结果的评价,对教学的反跋作用具有严重滞后性,也缺乏学习者内省式激励效应。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课程评价也就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要关注评价过程,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形式,注重质性评价。要善于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别不同的学生个性,采用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成绩,都要进行及时肯定和鼓励。这对于一个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技校学生来说,有时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心理震动,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要善于利用这个有利武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同时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四、结论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了以往专业课教学内容枯燥难懂,缺乏趣味性的状况,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大大减少,在语言表达和敢于质疑方面也都乐于表现自己,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比以往大大增强,这些都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卓明聪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 金中英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