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的技能人才。
关键字: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改变实践环节、改变考核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电子、机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学科不仅抽象,而且实践性较强。中职学生对这门学科均感枯燥,尤其是学生基础较差,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如何使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并使他们学好这门功课,一直是从事本学科的教学教师多年来努力探寻的问题,也是我们中职教师共同的愿望。自己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第一,结合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目标,要选用符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教材大多都套用高职学校的相关教材,知识陈旧,未能突出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而且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等,成为制约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
第二, 在考虑学科内在逻辑关系和培养职业能力的宏观指导下,微观上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课时又非常有限,所以,必须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技能人才”落到实处。例如:在我校讲授《电工电子技术》时,要充分考虑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等,而不需要去做些理论的推导。
第三,课程内容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随着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今天的电子技术已经来到集成电路时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重点应由分立元件转移到集成技术,而且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讲,重点应学习集成电路的外部特征及其应用。
二、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形式比较单一,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自由度比较大,而学生只有拼命的努力的听的份,对于我们《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学生就像在听天书。而我们现在主张的项目式教学法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项目式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避免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分析电路头头是道,但若要设计制作一个电路,不会查手册、不会选器件、不会连电路、更加不会调试系统。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三、改变教学手段
有了好的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不够的,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有好的教学手段,要善于根据课程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知识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故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还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工电子仿真教学平台、multisim仿真软件、网络教学等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比如:
在讲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电器结构、动作原理时,若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在课堂上把电动机的结构和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画出来是不可能的,课堂效率极低是可想而知的。但若采用flash做成的多媒体课件,节省了在课堂上画电动机、常用控制电器的时间,还可以通过flash动画生动地表现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过程,非常的直观而富感性,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大大地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
在讲由接触器控制的单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可以运用电工电子仿真教学平台,让学生先把电路中的一些元器件实物一个一个找出来,然后连线,最后进行检测,在检测时出现问题的地方会很清楚地显示出来,我们可以不断地修改,直到正确为止。通过这个软件平台,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实物图的连接以及工作原理, 学生好像置身于真正的车间,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了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讲表决器的制作时,我们传统设计电路图首先制作PC 板,然后使用电源、示波器、电压表等电子仪器来加以验证。这种做法有几个很麻烦的缺点。首先,制作电路板的过程是既耗时、费力,又损失材料的工作,尤其是现今集成电路发展一日千里,传统制作电路板来验证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行了:其次我们设计的电路不要错,一错就可能整个实验都白费,这样又浪费材料又浪费精力。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先在理论上设计电路,然后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再制作PC板,这样既节约材料又节约时间。
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一个网路学习平台,把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习网站可以包含“ 课程介绍”、“课前准备”、“电子教案 ”、“师生评价 ”、“教师答疑 ”等,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反复学习。实践证明,网络教学在增长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科前沿最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改变实践环节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毕业后在生产一线的中职学生来说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尤为重要,实验包括硬件实验和软件实验,两者缺一不可。
在硬件实验方面,要减少验证性实验,要从原来简单的动手能力培养,转变为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设计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在软件实验方面,要充分利用虚拟实验室,因为硬件实验受教学课时、实验场地、实验元件和设备等制约,不能开设很多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还有,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操作,很容易损坏元件甚至仪器仪表,为了避免损坏元件和仪表,教师一般不主张学生轻易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是先采用电工电子仿真教学平台、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这些仿真软件既有一般实验用的通用仪器,又有一般实验室少有或没有的仪器,还可以提供完备的电路分析手段,学生可以无限发挥自己的创意,非常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熟悉软件、了解电子设计领域的先进技术,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五、改变考核方法
好的考核方法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导向,考核方法的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除了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试卷考核,我们更应注重平时的考核,平时的考核在每堂课都可以体现出来,每上完一次课,我们都可以采取自己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他本堂课的表现作一个考核,这样可以督促他们时时认真学习。同时,也要强化技能考核,制定符合中职学生的技能考核细则。
六、结束语
总之,要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重点,其中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我们教师一直在改革的路上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建,浅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新课程研究,2011,(08)。
2、 陆君臣,滩高职教育推行研究性学习。《教育与职业》,2003,(11)。
3、 臧桂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初探。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4、 傅玉枫,浅议提升中职电工电子实习有效性的对策, https://www.kj00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