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贵州省乡镇体育设施现状及对策建议

贵州省乡镇体育设施现状及对策建议

日期: 2014/3/26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贵州省兴义市文体旅广电局体育运动管理站 邓化

摘要 通过调研,了解到贵州省乡镇体育设施的现状。即:学校体育设施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功能单一,现代大型体育设施较少。对此,提出了乡镇体育设施发展对策:城乡一体化;乡镇间、城乡间互补协调发展;乡镇体育设施社会化。
   关键词 贵州;乡镇;体育设施;对策
  
   我国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乡镇。全民健身战略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农村乡镇人口健身意识的转变,以及健身习惯和行为的改善,因而乡镇体育在我国体育发展整体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贵州省目前情况看,各地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走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而努力奋斗,这对发展贵州体育事业有相当的优势。首先,在政府投入上,贵州省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将文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统一纳入盘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必将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兴建大中型、综合类体育设施的可能性在经济上能够获得保障;文化习俗上,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竞技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健身娱乐形式多样,群众运动基础扎实。这些优势为贵州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而超前谋划贵州省乡镇体育设施发展蓝图、不仅很有必要,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乡镇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校体育设施较为完善,各种体育设施集中于乡镇各级学校。在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赵克志书记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实施好教育“9+3”计划,这无疑把基础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加大了乡镇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了乡镇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使用。
   (二)公共体育设施较为实用,但功能较为单一。在城镇化过程中,各乡镇积极筹建专门的体育训练和比赛设施,部分中心乡镇正在筹建(或在建)较大规模的综合性体育文化娱乐设施。但体育设施目前主要为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广场一些辅助运动器材。总体上看,乡镇为公众提供的体育锻炼与娱乐设施较为单一,公众娱乐锻炼有时无从选择。
   (三)现代化的高档体育设施在部分乡镇或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地区开始建设。随着各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步伐加快,部分发展较快的乡镇已在规划建设大型、多层次、高品位综合性体育娱乐中心,并将其打造为赢利性产业之一,作为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二、贵州省乡镇体育设施对策建议
   (一)乡镇一体化战略。目前的乡镇体育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对于如何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特点、居民的体育需求内容及水平,筹划建设体育设施,确定建设规格,以及如何使之与其它已有或将有的设施相配套,进而对其进行管理、经营等问题,缺乏考虑,以致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无效建设。乡镇一体化战略,即把区域上相邻的不同乡镇视为一个整体,突破行政上的小乡小镇界限,通盘予以考虑,成为一个可通体布局的有机整体。体育设施的建设必须既符合局部利益,又服从全局利益。以全局的角度,按照当地的体育需求及体育实际消费特点及水平,参照国内外一般小城镇的体育设施规划,安排发展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体育设施,避免重复建设与无效建设。
   (二)乡镇间、城乡间互补协调。在大中型体育设施的立项上,必须注意相邻乡镇及附近城市是否有类似设施。注意在体育设施类别、功能规模、档次上与周边地区形成协调互补,共同发展,临近城市的乡镇更应考虑所建设施与城市已有设施之间的功能互补,避免重复雷同。临近城市的大型体育设施只要对附近乡镇居民开放,则乡镇大可不必再大兴土木,因而乡镇在大型体育设施上可节省大量的资金与土地。由此可见,在乡镇体育设施建设上,应摈弃以往偏远乡镇小而全和中心乡镇大而全的封闭思维方式,搞多余设施建设,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与周边城市体育设施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在贵州省乡镇之间,常规设施的建设上既要避免重复,乡镇之间避免盲目攀比,注重本乡本土的个性与民族特色,即你无我有,你有我特,你特我优,同时也应注重发挥现有设施的潜在功能。如各乡镇的中小学都建有一定的大型场地设施,这些现有设施平时只派教学使用,学生在假日期间这类设施也不开放,客观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乡镇学校应面向本土,在教学之余,对当地居民开放。这样即可形成一种乡乡搞体育,乡乡皆不同的共建互补局面。
   (三)乡镇体育设施社会化。贵州省乡镇体育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福利体育的色彩。在兴建何种体育设施?为什么建?建成后如何管理?如何经营等一系列问题上,皆由乡镇政府一手操办,对体育的投入主要也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还没有意识到体育也是一项产业,运作得当,其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加之乡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低下,体育市场的潜在价值被远远低估和忽视,因而在体育设施的计划和建设上,从未想到应开拓这一市场。因而乡镇体育设施建设,可首先考虑设施建设的社会化问题,面向社会,在体育设施建设上敞开大门,欢迎社会各界或个人参与投资、开发、经营当地的体育资源,并力争早日做到: 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当地乡镇政府只行使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能。同时,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上注重投入,以增强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使居民知晓体育健身的功效和体育休闲娱乐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有计划对居民进行一定的体育健身技能培养,从而引导居民正确的体育消费,开发当地体育消费市场,使体育锻炼成为乡镇居民一种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