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
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
摘 要:
文章从分析地域文化开始,探讨了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的新理念,提出设计要在认真分析城市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着重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度”,通过对之抽象升华,提炼设计元素,努力营造出一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城市文化中心。
关键词:城市文化中心设计;地域特色;营造
城市文化中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用于呈现文化艺术作品的综合类文化建筑,除了满足人们休闲、社交、娱乐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表达城市文化、传播和培育城市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不只是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同时应充分考虑文化中心所在地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和时代变迁等多方面影响,以一种优化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形式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1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把地域特色融入到文化中心建筑设计之中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比较少。即使在那些注重地域特征表达的文化建筑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对传统形式的模仿和套用,不能将文化中心的功能和地域特征进行良好的结合。这样的文化中心不仅没有起到带动地区文化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形象。
2城市文化中心与地域特色
城市文化中心就是在文化建筑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将城市中的多种文化职能于一身,而且引入了娱乐、商业、办公的建筑形式要素的综合体建筑,是文化建筑综合性的延伸,是文化建筑和综合体类型建筑的有机结合。城市文化中心作为展示城市特色的文化类建筑,有着天然的地域性倾向,有着自内而外的地域属性。它与其他建筑一样无法脱离其存在的场所与环境,而重要的是,它对于这方面要做出更为明确而直接的反应,针对不同的地域特色,城市文化中心就自然会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状态。
我国著名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也说:“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己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所形成的地域性也是有差别的。
3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的新理念
3.1对城市特色的表达
文化中心这一文化综合体建筑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使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的延续和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中心如何与城市的交融和在城市中的表征形态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文化中心应立足于城市的传统文化、环境特征、历史和现代文明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创作,使人产生联想而获得亲切感,并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对深层文化的依恋和对时代情感的共鸣。
3.2对地域文化的表征
人文环境是城市文化中心所在地域人们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社会风情和藏匿其中的历史发展轨迹、经济成长特点、社会结构演变等,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建筑师应该在文化中心所在地域的文化传统中寻根,发掘地域文化传统中有益的建筑元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3.3对生活状态的阐释
在人们与文化中心的相互关系中,也在遵循着人性化的理念转变着。当今和以后的发展趋势是,从“被动观赏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因此不仅对表演功能空间的舞台、展示功能空间的展厅进行封闭到开场的转变,而且还增加了演讲、社交、文化交流、甚至购物、娱乐。这样使文化中心这种新型的建筑类型更好的为人服务,扩大自身价值,融入市民的生活当中。
3.4对时代特征的体现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到了社会各个角落,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要为建筑师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
4城市文化中心的地域特色营造的方法
4.1与地域环境要素的协调统一
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建筑形式和建筑元素,这些也是当地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唯一性,运用当地传统建筑的符号、形式、颜色、材料、技术等不仅可以增加文化中心的艺术特质,同时可以增强可识别性。例如烟台文化中心设计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一系列烟台的自然特色和物质文化特征:包括长岛平流雾、曲折优美的海岸线与沙滩、云遮雾绕的海岛仙山,以及烟台的文化历史、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等。将这些抽象的文化符号通过建筑学的手段进行转化,确定了“山海仙境、开放烟台”的总体设计意向,并以“交汇之海、文化之石”为具体的形象特征。
4.2地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建筑带给我们取之不尽的建筑创作的素材,是建筑创作的源泉。人们已不再单纯的对遗存进行简单的修缮和维护,而是加大了对传统景观和地域文化的整体保护,从而扩大了地域特色建筑的内涵 。这一观念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现代建筑创作,并作为地域建筑创作的重要观念之一。大唐不夜城文化交流中心中建筑师采用唐代盛行的高墩台建筑形式将附属建筑统一在一个简洁干净的现代高台下;而对于突出于高台之上的观演建筑,则采用原汁原味的唐风大屋顶覆盖。这种造型处理方式把唐风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信息载体将它与具有现代审共理念的高台垂座进行并置对话。
4.3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表达
城市文化中心在设计时应集中考虑当地的生活器具、艺术作品、古代文物、学术成就、各种制度等历史文化元素,把握礼节、风俗、习惯等风土人情,在吸取历史和人文精髓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提炼、概括、运用,使传统文化在文化中心的设计中得到升华。如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中镂空的花墙借鉴了彝族传统的装饰纹样,经过抽象简化和变形重组,筑成一道镂空的花墙。彝族姑娘的服饰华丽无比,于是红、黄、黑便成了建筑内外的色彩主题。
图1烟台文化中心
图2大唐不夜城文化交流中心
图3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图4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镂空的花墙
4.4地域性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地域性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是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而且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地域性与地方地域文化相融合,使得传统地域文化在建筑当中得到发展和延续。如今的建筑师,在表现地域文化上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对于现代地域建筑地域文化方面的创新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结 语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于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来说,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可以想象,只有具备多种服务功能、环境优美且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中心才能让使用者认可,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源.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中的地域文化探索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2]项秉仁、程翌.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交流中心设计城市建筑[J],2007.09
[3]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向科.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J],建筑学报,2010.04
[4]何咏梅、崔恺.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暨火把广场[J],建筑学报,2008.07
城市文化中心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