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城市准入政策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城市准入政策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日期: 2012-4-26 23:59:4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通过职业教育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明确城市准入政策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将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 硕论文代写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素质并拉动农村教育的普及, 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城市化 职业教育 农民工 户籍管理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 职业教育是提高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渠道, 应制定青年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才能进入大城市暂住、打工甚至落户的政策, 规定职业学校毕业是青年农民转为小城镇“市民”户口的必要前提。引导农民把“花钱转户口”调整为“花钱上学转户口”,不仅在户籍管理改革上可操作, 还能促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 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发展。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难点, 除了经济因素外, 还在于学生及其家长缺乏接受教育的动力机制。学海网(www.xuehai.net)学习要有动力, 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是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从我国户籍“二元制”管理的特有国情出发, “谋求转户”和“城市准入”,在一段时期内对农民及其子女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再者, 转户和准入又与谋求职业密切相关, 这种因改变地位和获取相应利益而产生的动力, 不但能大大提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子女的吸引力, 而且能大幅度减少九年义务教育的流失率。

在5 年后,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但对农民子女而言, 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仍会小于全国平均入学率。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 将会有大批农村青少年在受教育程度不高, 甚至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流入城市。如果能把职业学校毕业做为农村青年“城市准入”的重要条件之一, 变“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市”, 无疑是落实有序流动和激发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发挥中、高等职业学校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 应制定和强化以下政策:

1.青年农民职业学校毕业, 取得相应职业资格, 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暂住、甚至落户的准入政策。

2.青年农民职业学校毕业, 才能在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3.青年农民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 贷款助学、勤工助学的政策。

4.各类城市企业在聘用一线劳动者时, 只能与职业学校毕业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劳动者签订合同的政策。

5.保留并强化高职、中专以及中技艰苦行业对应专业招生“农转非”的政策。

6.在中等职业教育淡化中专、职高界线, 统称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 明确包括职业高中在内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可以招收本地区、本省市农户学生并“农转非”的政策。

7.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不但可以跨地区, 而且可以跨省市招收农户学生, “农转非”后户口回小城镇或在就业城市落户的政策。

8.原有部属中专管理权归属地方后, 行业或生源户籍所在地区、就业地区有需求的专业, 可跨省市招农户学生“农转非”, 并在就业城市落户的政策。

●上述政策有三大特点:

一是把接受职业教育作为青年农民城市准入的必要条件, 成为户籍制度综合改革的内容;

二是中、高等职业学校招生重点向农村转移, 并与“农转非”相结合, 强化职业教育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三是拓宽职业学校招生地区, 职业教育要努力做到城乡融通、职成融通、职普融通以及东部与西部的合作, 提高职业教育投资效益, 促使职业教育在深化内部改革的基础上发展, 并拉动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淡化“投资转户”、“征地转户”, 强化“学习转户”, 降低城市准入的学历门槛, 既有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推进, 也有利于农村青少年学习动力的形成, 还有利于职业学校现有资源的挖掘。拓展现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 既符合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也能提高教育的投入产出比。

城市化进程程度的加快, 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方式提出了挑战, 也为我国职业教育以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教育行政部门应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 在城市准入政策上下功夫, 不失时机地制定能通过职业教育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借此拉动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民工潮”, 是我国城市化进程重新开始的特有现象。现在的“农民工”, 也只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特殊称谓。他们中的多数将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 为我国加速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使我国工人阶级不断得以壮大。农民进城务工或进入小城镇, 既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提升农民生活水准的必要举措。

职业教育不但要为青年农民“进城”创造条件, 让他们有适应进城务工需要的一技之长, 更承担着将农民转化为工人, 提高“农转非”人员整体素质, 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重任。许多来自农村的职业学校毕业生, 将成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 成为工人阶级新鲜成分的中坚。通过职业教育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明确城市准入政策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将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 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素质并拉动农村教育的普及,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为入世后的城乡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一线劳动者, 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 1] 蒋乃平, 《乡下人城里人边缘人》教育与职业, 1994.12.

[ 2] 蒋乃平, 《乡下人城里人国际人》教育与职业, 1995.1.

[ 3] 老愚, 《面向未来》职业技术教育, 2001.27.

[ 4]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 《制造业蓝领忧》职业技术教育, 2001.27.

[ 5] 唐钧, 《改革户籍城乡一体不再遥远》北京青年报, 20021.10.

[ 6] 王景群, 《加入WTO 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职教通讯,2001.11.

 




当前位置: >> 教育学类 >> 职业教育 >>查看论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