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的一得之见

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的一得之见

日期: 2012/4/26 浏览: 8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关于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的一点体会

 

【摘    要】根据作者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针对实践课教学的特点,主要从教学手段、考试式和课程整合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的一点体会。
    【关 键 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手段||课程整合


    Explor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Practical Course

 

【Abstract】Depending on several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in allus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practical teaching,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d some experiences form three aspects: the teaching instru-ment, the examination method and curriculum combination.
    【Key words】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instrument| Curriculum combination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上有很大的差异,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来讲,基本所有专业的实践课课时量占总教学课时量的50%或者更多。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时间,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尽可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呢?在这里是笔者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后的一点体会,希望和有兴趣的同仁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与交流。

 

1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课讲得好与不好,体现在课堂效果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学海网(www.xuehai.net)一堂精彩的课首先必须内容充实、安排合理,此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包括仪器设备,都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可是既使上述的条件都具备了,然而若总是一个模式地讲,效果也会渐渐变差的。所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目前所提倡的互动式教学,反对“满堂灌”的讲课方式也是从上面的观点出发的,但决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互动就是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更不能将一堂课硬性地规定多长时间用来讲课,多长时间用来讨论。虽然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但经过多次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共性的东西,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1.1 尽可能多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
    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容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如在一次讲扫描仪的成像原理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心不在焉,可是当教师拿出数码相机讲解其成像原理的时候他却马上瞪大了眼睛。可见,学生对新的、先进的知识有一种很自然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正是可以用求知欲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也许有的人会问,如果实训车间现有的实训设备是比较落后的,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因为实训车间的设备不可能也不必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随时更新。作者方法是可以通过先将学生带到已经使用这方面先进设备的实习基地或关系单位去参观,在现场进行讲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边讲边演示效果会更好,回来后再将旧设备与新设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使学生了解目前本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新技术的应用,这种方法效果也许会比直接在旧设备前讲好些,至少可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


    1.2  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
    如果一堂课上所讲的内容都与教科书上的内容完全相同,那一定会有些乏味。因为学生完全可以回去自己看书,最多再借别的同学的笔记抄一下就可以了,听与不听似乎差别并不是很大。若在讲课时时常穿插一些有关的其他内容,也许效果就会大大不同,这当然应该是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情况下。比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大学生思想品德等课程是不太好讲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但如果这时候教师穿插讲一些与本课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的话,则可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注意。而对于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了解本行业的当前发展,都对所学的知识今后如何在社会上去应用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在教学内容中更多地联系实际就更加重要,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是笔者所做的一个实验可以进一步证明上面的观点。
    首先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学号平均分为两组,讲课的内容是如何利用PAGEMAKER软件中的“缩排制表符”进行文字和数字的缩排定位,最终的要求是每个学生能独立的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日历。对于第一组,一上课就开始讲解“缩排制表符”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接下来就讲解如何使用“缩排制表符”排日历,自始至终地演示了2遍后,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日历的排版。结果是只有几个学生不用提示独立完成了,大多数需要提示或再演示一遍才能完成,个别学生在提示的基础上又演示了2遍才完成了;对于第二组,作者没有一上来就讲,而是拿出了一个事先用喷墨打印机打印的彩色可折叠的袖珍日历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们知道不知道这个袖珍日历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想不想也设计并制作一个放在荷包里或送给朋友,而且他可以帮他们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看谁的日历最漂亮。同学们都说想,我就把给第一组讲的内容同样又讲给了第二组的学生。结果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用任何提示独立地完成了日历的制作,剩下的大多数稍微提示一下也能够完成,极个别的需要再演示一遍才行,并且款式多样,质量也普遍比第一组好很多。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一些引导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这一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充分并注意用一些新思维、新方法去组织教学,努力使教学手段多样化,那么课堂气氛就会不用启发自然热烈,学习热情不用督促自然高涨。

 

2 考试方式的合理化


    与教学手段需要多样化一样,考试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更重要的是合理化,必紧跟教学大纲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的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2.1 增 加平时考试次数
    有这么一种情况在学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就是平时不用功,一到期末就开始起早贪黑的看书,复印学习好的同学的笔记,找老师答疑等等,成绩只要60分就完事大吉,暂称这种学生为考试型;还有一种学生平时倒是满用功,可是一考试就紧张,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水平,暂称这种学生为平时型。对于这两种学生,如果只是通过一次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来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应该是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因为考试型的学生是通过临时性的记忆和突击式的复习来完成考试的,所学的知识考完以后很快就会全部还给老师了,而平时型的学生只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对所学的知识基本还是掌握了的。所以,通过一次性的考试也许得到的答案恰恰是相反的。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将考试安排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来进行,得出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期末的时候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大作业的形式来作为期末成绩,再按比例给出本学期最终成绩。这样的话,应该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既可以督促考试型的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减轻平时型学生的心理压力。


    2.2 提倡论文答辩型的考试方式
    除了上面所说的增加平时考试的次数以外,让学生将一个学期所学的内容以论文方式整理出来,然后通过单独答辩进行考核。这种考试方式也是比较客观合理的,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他的论文反映出来,如果是抄别人的,在单独答辩的时候也会一目了然。这种考试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如局限性较小,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使他们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

 

3 课程整合的综合化


    目前的实践课存在一个分类过细的现象,如果能尝试将这些分得过细的课程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整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有:a.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课程,降低教学资源的浪费;b.有利于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有机的贯穿起来,提高综合操作能力;c.增强了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便于教学管理。但是进行实践课的整合必须遵循一个综合化的原则,也就是被整合的2门课程必须是内容大部分相同少部分不同,或者很强的前后衔接关系才可以,对于有的课程内容少部分相同大部分不同可以通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加以规范,应该严格禁止将不搭界的课程硬凑在一起。




当前位置: >> 教育学类 >> 职业教育 >>查看论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