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16/10/3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徐袖珍

摘要: 外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以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为依据,以澳洲体裁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为基础,探讨体裁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体裁;体裁教学法;教学实例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着这样的困惑:语言知识虽然增加了,但感觉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缺乏对英语语言的整体概念和理解运用。学生学完二年英语一个论文摘要,一封求职信都无从下手。这也许是我们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偏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忽略语篇教学,批改作业更多的纠正的是语法,拼写或者语句连接错误。这无疑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如何培养学生成功而得体地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能力,体裁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理论背景
   体裁(genre)亦称语类,最早是被人种学家正式引进语言学研究领域的(Swales, 1990: 34),范围比较宽,泛指类型或种类。在语言学中,对这个词的含义,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语言学家在不同的时期对该词的理解也并不完全相同(方琰,1998)。其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际目的的决定性。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存在,形成了语篇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风格的选择(Kay, H. &T. Dudley-Evans, 1998)。
   (2) 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随着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text parameter)的不同,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娴熟的体裁运用者可以在不破坏体裁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与人文主义教学法相对的以体裁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上个世纪80年代在澳洲盛行, “‘体裁理论’对教育的影响在澳大利亚系统功能语言学环境下感受最深,改变了整个教育系统“(Sunny Hyon,1996)。其核心理论 是Halliday的语言模式,尤其是功能语法。澳大利亚体裁教学法是根据Martin和 Rothery对约2000份小学生的作文样本上调查归类,发展出的“以语言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后来一些体裁理论研究者和澳大利亚语文教育网络(Literacy and Education Research Network)共同为该教学流派提供了各种教学框架,使体裁教学法的实施有章可循。
   “体裁教学法”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即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自觉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1) 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2) 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linguistic constructs),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social meaningful constructs);3) 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 (Kay, H. &T. Dudley-Evans, 1998)。
  
   3. 澳洲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教学实例
   在澳洲我们发现体裁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阅读和写作教学。比如在一次通过authentic materials(真实材料)来学习词汇的阅读课中,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杂志上节选的文章,附有图片。老师先要求我们辨认材料的体裁,是报纸文章,人文故事,广告,菜谱,旅游指南,还是电视导告,接着分别介绍各种体裁的特点,待我们确认材料的体裁后,她要求我们推断这类体裁的目的,是教育,劝告还是娱乐?接下来她要求我们快速浏览找出这类体裁的语言特点,包括词汇,时态等,经过这一番分析,我们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据说是欧洲语写成的短文,配上一个火灾现场的图片。回答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谁最先发现的,有多少人受伤?我们如读天书,但在老师介绍过体裁后,在图片的帮助下我们根据新闻的特点找到了答案,这个例子说明体裁分析对阅读理解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在写作教学中,基于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9780)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1986)的理论上的体裁教学法中的“教学循环模式”得到普遍认可。该模式包括范文分析,合作创作语篇及独立创作语篇三个部分。在最后一堂写作课上,老师演绎了这个教学模式。写作内容是关于你所喜欢的一扇窗。范文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际被省略,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合作创作语篇。老师首先呈现各种窗户的图片,要求我们描述其特点,再给出各种房间的图片,要求我们用三个形容词描述房间的主要特征,然后把刚才学到的形容词分组归类,要求我们用竞赛的方式找出每组中不同类的那个词。根据记叙文的特点老师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大家选出自己喜欢的那扇窗,然后根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写一篇短文,包括三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写完后和搭档交换,对彼此的文章细节提出三到四个问题,要求对方回答,将他的答案写在他的作文旁边。猜测他所写的是哪一个窗户。如果学生对相关体裁特征和词汇运用还不清楚,老师将持续这个过程,直至他们完全掌握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和词汇语法特征。最后进入独立创作语篇阶段。老师提问道:假如窗外或窗内突然发生了一阵吵闹身声,房间内会发生什么?学生发挥想象,修改作文。
   体裁教学法虽然在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较多,但学生的体裁意识仍停留在对字,词,句的理解,没能上升到语篇的宏观结构,交际的目的和整体语言特点的把握上;而它在写作教学的运用模式更让我们大开眼界,它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和语言能力,知识与技能,说与写完美结合,整个过程充分预测学生的实际困难如容易混淆的词汇,有限的词汇量,适时提供帮助,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竞赛的方式维持学生的兴趣,互相纠错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对作文的全面评价的能力。体裁教学法目前已被美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瑞典,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引起了“过去15年来语言学研究重心朝向社会语境理论发展的划时代的范式转换”。我们应加强对这一教学流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其在我校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4.结语
   澳洲之行给了笔者亲眼目睹国外英语体裁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的宝贵的机会。我们被澳洲英语教育工作者精深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理论联系实践,善于改革的实干精神深深打动,他们根据某种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身体力行的充分演绎各自所信奉的教学流派。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如何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与条件来验证这些观念,灵活运用学到的各种技巧还需要未来长时间的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Gadd,Nick. 1998.Towards Less Humanistic English Teaching [J]. ELT, 52 (3) : 223-234.
   [2]Hyon,S.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ESL [J]TESOL Quarterly,1996,30(4):693-723.
   [3]Kay, H, et al. 1998. Genre: What teachers think [J]. ELT Journal 52/4: 308-314.
   [4]Stevick, E. 1980. 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 [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5]Swales, John M. 1990. Genre Analysis -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方琰. 浅谈语类[J],外国语,1998 (1) :10.
   [7]秦秀白. “体裁分析法”概说[J].外国语, 1997(6):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