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现状的分析

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现状的分析

日期: 2011-1-10 18:56:5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本文运用录像观察等代写论文 研究 方法 ,对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分析 。结果认为,国内比赛技术的运用次数和成功率均低于国际比赛;横踢和下劈是国内比赛的常用技术,而横踢和双飞踢技术是国际比赛的常用技术;国内比赛后踢运用率高于国际比赛的水平,而后旋和旋风踢均低于国际水平。并建议今后应该加强技术细节的训练,提高动作质量,提高抗失分能力,加大勾踢和推踢技术训练的比重。
  [关键词]跆拳道 女子 大级别 技术运用
  
  本文针对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这一群体技术运用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来探讨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的现状及其未来 发展 方向,为跆拳道教练员、 体育 教师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信息和资料。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0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比赛(下称国内比赛)和2005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比赛(下称国际比赛)女子67kg、72kg、+72kg三个级别进入前八强的48名运动员共39场117局的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学海网(www.xuehai.net)其中决赛6场18局,半决赛11场33局,l/4决赛22场66局(优势胜利和弃权的比赛均不在本研究统计范围内)。
  2.研究方法
  (1) 文献 资料法。本研究查阅了1994年以来的有关跆拳道方面的文献、跆拳道论著、运动训练学和相关格斗项目的论著10余部。
  (2)专家访谈法。本人通过走访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跆拳道部官员、国家跆拳道队教练组成人员和参加200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的部分裁判员进行有计划的探讨、咨询,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感性和理性的资料。
  (3)录像观察法。通过对2004年国内跆拳道比赛和2005年国际跆拳道比赛录像资料的观察统计,获得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
  (4)数据统计法。对录像统计的数据,运用EXCEL2000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技术总体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技术是整个跆拳道技术的基础,也是组成千变万化组合技术的最小单位,其动作的合理性对比赛结果有重要的 影响 ,其运用的数量和质量是比赛激烈程度的直接反映。当然也是比赛得分的重要手段。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国际比赛击头技术的次数达到57次,击头成功率为32%,技术的成功率为,55.6%,总得分为240分,每局平均得分为3.81分,均高于国内比赛的数值。说明当前我国女子大级别运动员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国际上同级别运动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我国跆拳道运动开展时间短,起步晚,对技术规格理解还不到位,如何根据我国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进行技术训练是今后业界需要加以努力的方向。二是从我国格斗项群的普遍现象来看,大级别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不如小级别运动员,技术的规范性不够。这些是导致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技术的使用率、得分率等低于国际比赛水平的主要原因。
  2.具体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1)横踢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从表3可以知道,在技术中横踢是当今跆拳道比赛的主流技术,国内和国际比赛运用率分别占到52.7%和50.8%,这是由于横踢技术本身具有出击距离较短、耗时少、简单直接、力量大、击打效果显著等技术特点造成的固有优势。所以横踢是最易得分的一种手段。录像显示,个别大级别运动员只用横踢这一技术便技压群雄,这足以说明横踢技术的实效性。

  (2)下劈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 分析
  下劈的运用率仅次于横踢技术,国内比赛的成功次数、运用率和总得分分别为:24次、18.2%和54分,均高于国际比赛22次、9%和41分。这说明我国女子大级别运动员柔韧性、身体平衡性普遍较好,然而,从国际比赛统计的下劈成功率与我国情况的对比来看,女子大级别运动员下劈技术的得分率仍然偏低。其中原因大致是由于国外尤其是韩国经常把下劈技术作为女子运动员得分的重要手段加以训练,使之成为得意技术,在比赛中的成功率很高。而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大多采用男运动员的技术进行训练,使得我国男女运动员技术风格非常相似。
  (3)后踢、后旋和旋风踢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后踢、后旋、旋风踢这三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防守反击技术,数据统计显示,国内比赛后踢运用率高于国际比赛的水平,达到7%。其中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为大多数的进攻且最具威胁的攻击多是在双方形成开式的情况下,一方队员使用后腿进攻,而此时正是另一方队员使用后踢得分的最佳时机。其二是因为后踢是对付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横踢技术的有效 方法 ,故使用后踢的机会非常多,且效果显著。然而我国女子大级别运动员的后踢技术成功率是61.1%,和国际比赛的相比也有许多差距,原因一是对于后踢技术的作用和方法缺乏认识,训练不足。二是由于后踢技术较难掌握且时机虽多但难以把握,而且后踢技术本身准确性较差,所以在比赛中只有少数运动员采用。所以,在今后的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一定要对后踢技术给予足够的认识,并针对后踢的时机把握准确性以及威力加强训练。
  (4)双飞踢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双飞踢技术实际上就是左右两次横踢技术的组合,由于其快速的衔接,明显的得分效果在日趋激烈的赛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国内和国际比赛录像统计的数据显示其运用率分别达到了12.4%和9.8%,但国内比赛的各项数值表现出与横踢基本相同的趋势。
  (5)侧踢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由于跆拳道的竞赛规则对得分标准的要求,在比赛中使用侧踢得分是比较难的,故其他国家的跆拳道运动员往往忽视对侧踢技术的训练,甚至将侧踢变化为推踢,只是在做试探性进攻,阻截对方攻击或连接其它踢法时使用。但就录像统计数字来看,国内外使用侧踢的得分率分别为4.7%和4.5%,而且侧踢的得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攻击头部上。虽然规则对侧踢击中躯干的得分要求很高,但使用侧踢攻击头部威力是相当大的,且在一般情况下均可得分。我国运动员侧踢得分比较高,原因大致是由于我国初期的跆拳道运动员大多数是从 中国 武术套路和散打项目转项而来(现在的许多教练员也是如此),比较善长使用侧踢技术,现在这一技术在运动队仍然有较好的基础,这是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所以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应继续加强侧踢的训练,尤其加强侧踢攻击头部的训练,同时改进侧踢攻击躯干缺乏攻击力的弱点。
  (6)直拳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跆拳道比赛拳脚并用,在早期的比赛中,拳法得分和踢法得分几乎各占一半,随着对竞赛规则的修改以及踢法的迅速 发展 , 目前 的比赛中踢法的得分率要在95%以上,拳法只是作为辅助进攻得分和防守的主要手段加以运用。统计数据说明,虽然国内和国际比赛仍然有5%和6.3%的运用率,但仅有1次成功,国内比赛却无一分获得,说明拳法技术是一薄弱环节,也是当今跆拳道比赛中技术的真空地带,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比赛中拳法的运用,不仅可以辅助进攻得分而且会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乃至 影响 对方的技术发挥。故今后要针对拳法进行必要的训练,尤其对出拳时机、击拳威力加强训练,使之成为既是防守的手段,又是得分的技术。这样才能称之为名符其实的“跆拳道”。
  (7)其他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
  从表3可以知道,除列举的众多技术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技术,比如勾踢、推踢等。但是数据显示,在国际比赛中他们也有4%的运用率,几乎与侧踢和后踢持平,而国内比赛无一运用。这说明这些技术或因出击路线较长,耗时较多,易于对方反击,或因威胁不大,准确性欠佳,故得分率不是很高。所以,作为我国的跆拳道运动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较为实用的技术训练,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避免华而不实。
  
  三、结论与建议
  
  1.针对国内比赛运动员技术成功率较低的现状,应加强技术细节的训练,提高动作质量,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组合技术的发挥和运用。
  2.加强防守技术的培养,设计出几套比较实用的防守方法,提高抗失分能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的优势得以巩固。
  3.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建议选择常用技术进行针对性训练。
  4.加强勾踢和推踢技术的训练。
  
   参考 文献 :??
  [1]刘宝成,赵秋蓉等.97“康富来杯”国内跆拳道比赛技术分析.西安 体育 学院学报,1998,(15):37.??
  [2]刘卫军.跆拳道.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83.??
  [3]赵萍,孙茂君.中外跆拳道赛事腿法技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0):52.
  [4]曾于久.中国跆拳道队参加第14届男子第7届女子国际跆拳道比赛情况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5]高宜,陈立人.跟专家练——跆拳道.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9.??
  [6]李德祥等.跆拳道实战绝技.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06: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