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以信息化为动力建设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以信息化为动力建设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日期: 2011/3/20 浏览: 15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2003 年第18 期46

物流信息化

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是指对汽车运输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监督等活动,使企业所拥有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一切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和配

置,目的是提高汽车运输企业的生产效益

和经济效益。

现 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汽车运输业从

业人员 1354 万人(在册人数)、 经营业户

420 万户、营运客车 120 万辆、货车 440万

辆。数量如此庞大的汽车运输企业的管理

情况如何,对汽车运输业的状况及经济社

会的发展影响极大。

我国的汽车运输业跟国民经济中其他

行业一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到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当前,随着改革开

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

展以及我国加入 WTO,这一切都为汽车运

输企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创造了

大发展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我国的汽车

运输又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和

挑战:一是国内方面,随着铁路几次大提

速和延伸服务的拓展,民航业改革的深

入,使运输市场的份额不断在演化;二是

加入 WTO 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安全

的投资场所”, 国际资本纷至沓来,一批技

术装备先进、管理现代化的汽车运输企业

和物流企业涌入我国,使运输市场竞争日

益白热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与铁路等行业相

比,我国的汽车运输业明显地存在着差

距,一言以蔽之,技术落后,管理更加落

后。反映技术落后的主要数据有:美国干

线长途运输实载率达 95% 以上,我国不到

60%;美国许多汽车运输企业平均车日行程

为600~800公里,我国则在200公里以下。

我国汽车运输企业尽管目前已有一些

企业开始用微机售票及办公自动化等现代

管理技术和手段,但从总体看还处于传统

管理或者说经验管理阶段,距离科学管理

和现代化管理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指导,基本

上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二是不重视管理

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处理,没有使

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许多企业在实行单车承包后,满足于

“以包带管”、“一包了事”, 只要结果(交

承包费), 缺乏监督和控制。不重视运输

生产效率指标的统计、考核,以及一系列

技术经济定额的考核等。对路单、货票上

所列项目,大多信息不全,数字失真,有

的即使有统计,也限于手工操作,效率低

下,差错较多,又不及时,不利于改善经

营管理。

因此,我国汽车运输企业的当务之急

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

主义现代化要求交通运输现代化——包括

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 顺应世界各

国经济发展的潮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文 /姜 宏

以信息化为动力

建设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2003 年第18 期 47

物流信息化

借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是用现代

信息技术改造并引导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然

选择。

当务之急

商场如战场,经营如用兵。战场上,情

报工作至关重要,往往关系到一场战事的

胜负。同样,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举

足轻重,生死攸关。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仅是生产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一是市场需求的反映,是企业借以开展生

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二是企业生产经

营活动的抽象表述;三是对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组织、指挥

的工具;四是生产经营活动成果展示;五是

新一轮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及改善企业管理

的依据和出发点。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任何一

种行业、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重要。而对

汽车运输企业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这是因

为汽车运输业的特殊性及其普遍存在的信

息的不对称所决定的。运输需求是一种派

生的需求,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工农业

生产状况、运输和生产布局、运输系数、人

口数、出行率、人均国民收入等), 且往往

带有随机性; 另外汽车运输有点多面广、

线长、机动灵活、流动分散、经常单车作

业等特点,这一切使得如何全面、准确、及

时地获取信息并组织好运输生产,具有很

大的难度和很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若

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和统计报表,已无法适

应要求,必须充分利用快速高效的计算机

信息处理技术。因此,建立和完善汽车运

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就成了当务之急、重

中之重。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更是汽车运输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

关 键

建立和完善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

统,需要重点获得并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

信息:

运输需求信息。这里所谈的运输需

求,是指有能力的运输需求,因为只有支

付能力的运输需求,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

市场。它主要是指品类(客运指长、短途,

直达、中转等类别,货运指各种不同类别

的货物)、 流量(客运指人次、人公里,货

运指吨次,吨公里)、 流时、运距、质量要

求(安全性、及时性、经济性、方便性以

及客运的舒适性)、 空间分布等。

运输供给信息。企业根据运输需求,

组织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运输供给以

满足用户需要,它涉及企业内部的各个方

面和诸多部分与环节。主要有企业人员

(重点是司乘人员、管理人员等), 营运车

辆(车型、数量等)保修机具、设备、车

辆运用效率(完好率、工作率、平均车日

行程、行程利用率、吨(座)利用率、实

载率、拖挂率、平均吨(座)位、车吨(座)

期产量等)、 行车路单、货票、调度日志等

有关信息。

投入产出信息(主要以货币、价值形

式反映)。 投入方面包括单车、车队(班组)

企业三级核算,产出方面由车队(班组)到

企业,逐一汇总,主要包括售票收入、行

包收入、结算收入及其他收入,运量、周

转量、车吨期产量等,安全、及时、经济、

方便、舒适等,单位运输成本、总成本、单

位运输收入(运价)、 总收入、利润、税金、

资本利润率、车吨(座)利润、人均利润

率等。

通过以上概括分析可见汽车运输企业

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管理的需要,必然

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采集、汇总、分

析、处理以形成经营决策,任何一个环节

的脱节和断流,都会产出不良效果,而如

此大量的信息采集、处理只能由计算机来

处理,才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及时。

综上所述,对汽车运输企业管理的

根本问题,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汽车运输需求和供

给的关系,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管理人员

面对众多的指标和浩繁的数据,应当集

中精力突出重点,抓好运输需求、运输生

产能力和运用效率、运输生产成本三类

指标和信息。

只有正确地掌握了运输市场需求,

并借以组织好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注重

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增加生产,厉行节

约,才能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而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尽快建立起以电子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汽车运输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向信息技术和管理

现代化要效率和效益。▲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以信息化为动力建设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