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效的研究

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效的研究

日期: 2010-6-13 9:43:15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学校是主体,应用是关键,取得应用实效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效
   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信息化看做是一个生产过程。任何生产过程都要经历:投入…转化…产出。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其主要投入是实现信息化必需的硬件设备。关于硬件的投入,随着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进一步认识,可以说在其上的投入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各类职业院校都已经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喜人的现象。但在这样的形势下,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存在:我们投入了这么多的财力、人力,我们这个生产过程的产出是怎样的?也就是说计算机技术是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中显现出了其存在的价值、生命力和活力?我们这个生产过程的绩效如何?
   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表明,在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提高其实效,政府是主导,学校是主体.应用是关键。
   一,政府是主导: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
   二、学校是主体:在当前的社会大系统中.每个学校都是收集、创新、传播知识的枢纽,通过通讯网络将学校内部的优质资源快速传送给分布在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乃至家庭的学习者,是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更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其实效。
   学校作为主体,应从应用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生的信息能力三方面着手。
   1 创建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环境
   (1)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的信息意识要先到位,只有领导的观念、意识到位了,才能对本地区、本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做出决策导向和实施规划,工作才会深入和落实。其次,教育信息化冲击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更会影响到教育的人才观、考试评价观和教育的管理模式。因此,领导者应带头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在教学管理和评价活动中率先走在信息化的前列。
   (2)合理的硬件建设是保障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育环境信息化,教育环境信息化就是教育信息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 A 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合理的硬件156建设是保障。
   (3)信息化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核心
   可以这样认为.一种设施环境,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在信息化建设成败的问题上.设施形式、硬件设备、投资额都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判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应用背后所支撑的教育理念。
   2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着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信息技能的滞后制约着观念的更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改变观念.培训技能进而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实效的关键。
   从理念认识角度来看,很多教师还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将信息素养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其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上。造成教师墨守成规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观念更新滞后。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和人才观,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
   要让教师的信息意识到位、信息能力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尤为关键。首先,领导的信息意识要先到位,只有领导的观念,意识到位了,才能对本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做出决策导向和实施规划,工作才会深入和落实。其次,教育信息化冲击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更会影响到教育的人才观、考试评价观和教育的管理模式。因此,领导者应带头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在教学管理和评价活动中率先走在信息化的前列。
   垒方位的培训是核心。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实施,在具体培训中应注意以下四个结合。
   (1)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信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有所不同,可能是正效应,也可能是零效应甚至负效应。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并促进教育的信息化,观念的变革必须先行。如果重视技术培训而忽视观念建设的作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只有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才能实现观念转变推动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促进观念转变的良性发展。
   (2)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在实施培训中必须注意垒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教师队伍中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水平有高低,认识到位有先后。因此在垒员培训的同时,有必要先期发展一批教学思想先进、信息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通过骨干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去带动周围的教师,为其他教师的信息能力提高积累经验,进而全面提高教师信息能力。
   (3)组织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
   在职培训等有组织的集中培训只能解决工作面上的问题,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技术上,都只能是一种入门引导。要真正使教师的信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进行自我培训。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引导教师将加强信息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4)专题培训与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
   通常的教师培训是专题培训形式,如组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技术操练等。实践证明,这些作法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确实是一种经济、简便、快捷的方式。
   3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作为必修课。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2)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通过整合去满足学生对信息能力获取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有效地提高个体的信息素养。通过对技术应用与学习过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特点,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
   三 应用是关键:
   1 社会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耗资巨大,以当前我国的财力投入,不足以满足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要鼓励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国家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2 面向应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工程,建设周期长,投入成本高,要在论证、规划、实施等各个环节上注重应用,切实发挥投入效益.杜绝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的闲置和人为的浪费。职业教育信息化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取得应用实效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所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