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逻辑基础的优化

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逻辑基础的优化

日期: 2009-1-5 1:11:47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解放

 摘  要:教育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具有双重性:一是必然性,即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所决定;二是自身性,即教育活动自身的健全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外部环境发展的必然,但类型结构的优化还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特色创新和提高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特色与质量
 
    教育结构的形成有两大原因,一是社会历史与文化基础,即外部原因,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二是结构自身的逻辑基础,即内部原因,表现为教育活动的各种内在矛盾和复杂关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合乎逻辑的过程。对于教育活动本体来说,前者是客观的,决定着教育结构产生的必然性;后者是主观的,决定着教育结构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必然,但作为一种类型结构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不断完善。

学海网

    一、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型的必然性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认为,教育之所以形成某种结构,其原因往往是不可通约的,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主观可以构造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理性逻辑规定的结果。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中成为一种类别,是它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才需求结构导向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有将近100种产品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对生产一线技能型、操作型的岗位性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以前相比都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大量有精湛技艺、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其次,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再次,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切需要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素质。
    当前的问题是,技能型人才的结构型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提高工艺水平的主要瓶颈。同样的配件,国内组装不如国外原装的现象比比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生产一线的操作性高技能人才,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7千万产业工人中高级工仅为4%,与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25个国家高级工平均占有率为35%相差甚远。根据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统计,高级技师和技师的需求大于供给,求人倍率(求人倍率:岗位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为3.36和2.2。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将其纳人人才强国战略,而且把它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要达到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5%以上。即275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 2020年,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总之,在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阶段,具体的技术和工艺在社会财富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依靠技术和工艺而发展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必然得到高速发展,凸显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文化与个体发展价值导向
    教育结构产生的动力来自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的变革和个体发展的价值需求是重要动力之一。文化是社会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系。它在不知不觉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其原因很简单,因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持久性的社会活动,与广大的社会领域始终保持着互动。高等教育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受文化领域中国家、各种社会团体、家庭和求学者个体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知识对劳动力解放作用的逐步显现极大地刺激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追求,而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强烈社会需求使得作为文化领域一员的高等教育将理论知识转变为操作技能成为一种新的风尚。美国的杜区学院正是这种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它独领风尚之先,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既满足了经济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追求。
    当前,我国的社会文化和个体发展价值取向正在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和巨大变革中悄无声息地变化着。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空前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行为也正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做着各种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和美国的社区学院一样,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这一变化中充当领先者,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然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认可度较低,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结构性变化的趋势以及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必然将为社会充分接受。
    二、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自身逻辑准备的欠缺
    教育结构不仅受到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构自身逻辑基础即内在规定性的影响与制约。换句话说,一定的教育结构需要教育活动和结构本身的自我健全与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的合理性,不仅取决于客观的需要,同时也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目前的问题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型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思想准备却显得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冲破传统的约束和习惯的束缚缺少思想准备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那么它必须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所谓“类”是指相似或相同事物的集合。换句话说,一种类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特质。目前的问题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缺少特色,很多方面仅仅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复制。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必要作为一个类型继续存在下去,因为只是在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就业取向,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的合理生存,关键是特色创新。它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必须将它贯穿在内涵建设各项内容之中。这些内容包括:加强院校班子的领导能力建设,探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办学模式;以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为核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为切人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与“学”两者要素的结合以及工作过程为主导,改革课程的设置、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双师”结构为主要目标,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吸纳社会资源为主要途径,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以注重过程控制精细化为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社会劳动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培训以及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和技能创新为主要内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不难看出,以上建设内容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是对现有传统做法的突破。但目前从整体上看,学校作为一个创新群体,对当前这场改革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在突破传统的约束和习惯的束缚大胆创新上缺少以下几方面的准备:首先是动机倾向。它是创新的动力源,即对改革内容的浓厚兴趣、谦虚的学习态度和经受挫折与外部压力的主动接受;其次是意志品质,即对改革方向的坚定信心和坚持改革的韧性和恒心;第三是探索勇气,即善于自我分析,敢于揭开矛盾,直面现实,大胆纠错,不断探索和进取;第四是整体功能。作为一个创新群体,虽然领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单靠几个领导不可能完成创新任务,关键是通过科学的手段促使群体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学海网
   (二)对教育改革活动价值合理化过程的非常规性预计不足
    教育改革活动价值的合理化是指改革的主观理念、理想、价值和标准等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认可的过程,其特点是它的不可预测性即非常规性。如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形势判断和价值估量等都不可能像外部条件那样能够通过观察和公式进行预测和计算。相反,它们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要打破常规,而且有可能使教育活动本身产生一定程度的不稳定。但正是由于能打破常规,它常常能冲破传统的约束和习惯的束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任务的本质是改革、探索和创新,活动的主要特征是“摸着石子过河”,结果可预测度低。目前的问题是,由于我们往往习惯于常规,因此对改革中产生的一些突破缺乏认识,甚至不做任何深度的思考和认真的尝试就错误地将它看作是“不可能”或“不可取”,没有看到这些改革幼苗的生长潜力,更没有在如何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去保护这些突破和创新这一点上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度思辨。
    教育社会学认为,均衡与冲突是任何教育活动的内在特性。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各种教育活动之间的冲突是正常的,而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均衡与协调则是暂时的。教育改革活动的目的不是去取消冲突和矛盾,而是在将它限制在不影响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借助于这些冲突,对一些散乱的教育经验和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重新整合,使它们变得更为专门化和精确化,形成新的范式和图式,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准确地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当前还处在一个类型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之中。它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均衡与冲突并存,充满分化、冲突、适应和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非常规现象是必然的。不突破常规就没有新的平衡,更不可能有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型便缺乏生存的逻辑合理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逻辑基础优化的要点
    教育结构的逻辑基础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由体现人们的意志、愿望和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组成。因此逻辑基础的优化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人们在一定原则和价值观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逻辑基础的优化,就是要对教育活动的各种理念和经验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使每一个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要素和环节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好的发挥,同时使各种教育活动之间相互协调,逐步达到整体功能的理想状态。需要指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逻辑基础优化的直接目标是特色创新和提高质量。因为没有特色就不能称其为一个类型,质量不高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一句话,没有特色与质量,单独类型结构不复存在。因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特色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
 在类型结构逻辑基础优化中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院校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一要有学习力。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亟待优化,需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作为一个团队的共同关心和共同努力。因此,院校的领导要通过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整体现状,在这一基础上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政府的各项要求。要注重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具体经验的学习,尤其是在执行和操作层面上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并善于通过深度和周密的思考以及认真的实践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二要有决策力。重视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提高战略思考和战略规划的能力,善于抓住机会、果断决策。三要有创新力。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既有强烈的责任心,又不拘泥于常规,富有创新精神,并敢于攻坚,勇于开拓。四要有执行力。班子成员不仅是个领导者,更是一个执行者,不仅能把规划转变成具体的措施,而且能将措施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任务中,并注重任务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五要有协调力。既善于校内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又善于与社会各方,包括与各级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学生家长和求学者个体的沟通和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寻找社会支持。总之,院校领导班子应是一个团结、勤政、廉洁,有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和人格魅力的团队。
    第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要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强就业实力;二要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根本,创建工学结合的特色专业。也就是说,要将学习与工作双重要素的结合贯穿在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即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第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一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专兼结合;二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注重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三要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注意引进优秀人才,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四要加强师资培训,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五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是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平台优势,使教师成为多元智力理论和不利背景学生学习活动研究与实践的骨干与权威;其次是重视教师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提供科技服务。
    第四是实训基地建设。要在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基础上,积极创建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一要注重引进社会资源,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探索的步伐,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在校内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加现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机会;二要积极开拓校外合作伙伴,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与用人单位合作,制定全面而又严格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第五是课程改革。一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二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发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三要聘请企业的技能高手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结合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探索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课堂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六是质量管理建设。一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尤其是有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二要狠抓制度的执行和过程管理,制定完整的制度执行文件即作业文件体系,重视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分析和改进,构建自觉要求、自我检测、自我修正、持续改进的良性管理机制。
    第七是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要在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二要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能创新的中心,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作者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教授,上海  201209)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0号[Z].2007—0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