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UPS电源设计
-70-
改 革 与 探 讨
建立农机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
刘立志
(明水县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 明水 151700)
农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础, 对我国的经
济社会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长期以
来,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下等问题却
给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又是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之
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为基
础的统计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使得农民享有自由
而独立的土地经营权和管理权, 这在历史上绝
无仅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但由于
农民独立经营的分散化的状态, 降低了农民的
组织化程度。在随着农业生产商品化、市场化和
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家庭经营的组织
制度安排已经无法继续为农民提供持之以恒的
收入来源。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充分弥补了这
一缺陷。使得农民在独立经营的同时,获得了更
大的经济效益。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
产区,耕地面积和人均占有量都居我国首位。由
于人少地多,土地连片,农业机械的作用的发挥
对于黑龙江的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 2003 年至今,采取国家投资大型农业机械,省
市政府部门指导,县乡财政补贴,村集体和农机
大户投资, 农户集资入股等方式已建立农机合
作社、合作协会等组织 800 多个,投资额超过 9
亿元。a.合作社统筹购置,可以解决重复购置问
题,实现机具的配套,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
率;b. 由于合作社与成员之间是利益一致的经
济共同体,与成员之间关系紧密,使农业机械作
业市场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c.随
着农机合作社实力的增强,市场信息获取能力
和市场开拓能力也会增强,也有利于提高农机
具的利用率。这些,都使得农机具的使用变得更
加经济。鉴于农机合作社的优势,在多种农业机
械化组织模式中,最值得倡导的是农机合作社。
因此,应当明确农业机械化的组织模式以合作
社为主,将农机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
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用地等方面
对农机合作社予以支持,解决农机合作社购置
农机具、建设机具场库棚、机具维修保养、烘干
设施、加工和贮藏设施等问题,以促进农机合作
社提高服务能力和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农机合
作社的凝聚力和带动力。
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
合作,提高农机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机经
营户形成利益同盟,为农机经营户打造一个交
流协作的服务平台。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
设。逐步建立以县乡服务组织为骨干,村户服务
组织为主体,功能完备的农机化服务网络,大力
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农业主体组织化、经营产
业化、生产标准化、模式生态化、耕种机械化。因
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新
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十一五”是从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轨的重要时期,只有大力发展农
业机械化,才能改善生产条件,才能把农村劳动
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增加农民收
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浅谈 UPS 电源设计
王志秀
(吉林市电视台,吉林 吉林 132000)
1 UPS 简介
1.1 定义与组成。不间断电源 UPS,是一种
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能够提供
输出电压的频率、幅度稳定的电源设备。其组成
由主机及蓄电池组组成。而主机主要由逆变器、
整流充电电路、控制模块、显示面板、通信接口
等组成。
1.2 分类。按照 UPS 的工作方式来分可分
为离线式(off- line)UPS 及在线式(on- line)UPS,
图 1 为离线式 UPS,图 2 为在线式 UPS。
1.3 工作原理。由图 1 可以看出离线式
UPS 电源在市电正常情况下,负载的供电是由
市电通过转换开关直接供给的,只有在市电不
正常的情况下,才通过转换开关切到逆变器端,
由逆变器供电。而在线式 UPS 的供电方式则不
同,无论市电供电是否正常,负载的供电都是由
逆变器供电,市电正常情况下,市电经滤波整流
后,转变为直流电,一部分直流电通过充电器向
蓄电池充电,使蓄电池保持电量;另一部分直流
电通过逆变器再转变为交流电,而这种交流电
较市电来说,其电压的波形,频率,电压的稳定
度都得到了提高,且动态特性也有提高。当市电
不正常时,负载的供电完全由蓄电池存储的电
量通过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输出,从而真正地
达到了外电不正常时,负载供电不间断的效果。
1.4 UPS 电源优点。UPS 电源的出现几乎
可以解决电源的所有问题,如市电的断电、市电
高、低压,电压瞬时跌落、减幅震荡、高压脉冲、
电压波动、浪涌电压、谐波失真、杂波干扰、频率
波动等电源问题。
1.5 N+X 冗余方案。当前用户对 UPS 电源
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由
于受到功率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单机 UPS 电源
容量也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将多台 UPS 并联运
行才能满足用户要求。交流量并联运行时的一
个重要指标是要求均流系数在 95%以上,这样
才能减少并联系统之间的环流。为提高 UPS 电
源的容量及多台 UPS 电源并联稳定度,工程上
一般采用 N+X 冗余供电方案。这里的 N 代表总
负载所需的最少 UPS 数,X 代表是冗余的 UPS
数,也就是系统可以同时承受的故障 UPS 数,
当 X 越大时,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如有一系统
的总负载为 60KVA,采用 6 个 20KVA 的 UPS
并联做 N+X 使用,N=4,X=2,即 4+2 冗余供电,
当 6 台 UPS 全部工作时,每台 UPS 均流供电
10KVA,当一台出现故障时,控制单元将负载平
均 分 配 给 5 台 UPS, 每 台 UPS 均 流 供 电
12KVA,如有两台出现故障,控制单元将负载平
均 分 配 给 4 台 UPS, 每 台 UPS 均 流 供 电
15KVA,也就是本系统可以允许 2 台出现故障。
1.6 UPS 主要参数。输出电压稳定度、输出
频率稳定度、切换时间、后备时间、智能化程度。
一般情况下,前四个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
行选择,而智能化程度是由于随着单片机技术
的应用,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它可以通过网
络实现远程控制,如开机、关机、数据读取设置
等。可根据需要选择。
2 后备时间的计算
标称后备时间的计算是指在 UPS 主机选
定的情况下(其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即以确
定,可根据这个电压确定蓄电池的个数),知道
系统的总的负载功率,单个电池的容量、电压,
如何计算 UPS 后备时间,即在市电断电的情况
下,可工作多长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
如某系统的实际功
摘 要:介绍了 UPS 电源定义、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冗余方案、后备时间计算及设计步骤,对 UPS 设计有一不定期的帮助。
关键词:UPS;逆变器;冗余;安时
(下转 16 页)
摘 要:针对如何建立农机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农业;农机合作社;农民收入
-16-
科 技 论 坛
率为 10KVA,系统的 UPS 主
机输出功率为 60KVA,蓄电池采用 12V,100AH
的电池,每组 32 块,则该系统的后备时间计算
如下:
3 UPS 设计步骤
确定采用在线式还是离线式;单机工作还
是多机并联冗余;再次就是指标的选择也就是
技术要求;如电压、频率的稳定度、后备时间多
少、智能度等;然后就是蓄电池的选择;相信按
照的介绍大家都会对 UPS 电源的设计有一定
的了解。
责任编辑:王青翠
远程传输技术在测井中的应用研究
常 青 朱珊虹
(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1 概述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血液”,是各国争夺的重要
的战略资源,甚至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引发的“海湾
战争”根源就在于此,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国是个
石油储量大国,但是由于我国发展速度快,以及人
口基数大等原因,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需求很
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从外部购买石油资源的同时,
提高我国石油探测及开采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及相
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测井技术在油气田的勘探
和开发中愈来愈不可缺少,它通过定量测定地下钻
穿底层的电、光、声、核、热、力等物理信息,为勘探和
开发工作提供科学资料和数据。
2 测井系统
测井系统的技术装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下井仪器,地面仪器,电缆、绞车及深度传动机构和
资料处理系统组成。其中,前三个部分属于车载设
备,为资料分析处理提供合格的数据,然而由于这
个系统很复杂,各种仪器的原理各异,而且属于车
载设备,需要不定点的进行野外作业,加之油田实
际操作人员能力差异和流动性大,时常出现得不到
有效数据的情况,严重影响油、气的勘探、开发进度。
当然问题不止这些,勘探开发的每个过程出
现问题,都会求助厂家,打电话询问,解决不了,派技
术人员到现场解决,而到了现场经常会发现是很简
单的问题,而由于操作人员无法很好描述问题,造
成沟通上的差异,这大大提高了厂家的成本,同时,
大量技术人员常年在外服务,严重影响了新产品的
开发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在操
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平台,使
技术人员就像身处现场。
3 远程通讯技术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成就,它给人们带
来了巨大的便利,其意义可以与造纸术和印刷术相
比。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远程传输技术和远
程控制技术,为我们解决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
突出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移动通讯的迅猛发
展,使得无线上网技术逐渐流行。无线上网非常适
合测井车流动作业的特点。
3.1 远程控制软件
远程控制软件就是通过网络由一台电脑远距
离去控制另一台电脑的软件,通常情况下,主控电
脑会接管被控电脑(包括界面、控制权等),由主控者
直接操控被控者,其中著名的软件有 PcAnywhere,
RemotelyAnywhere、NetMeeting以及即时通讯软件
QQ等,通过技术人员可以像实地的在现场操作设
备一样来解决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将问题最快的解
决。然而,这些控制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经历
这样的过程:主控机发出操作命令,被控机接收命令
并解析调用本地的 API 函数执行,再把执行后的画
面传给主控机,如此往复。这种情况,在网络环境比
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流畅执行;然而,网络
环境复杂多变,及时在远程控制技术中大量的使用
了图像压缩、局部图像传输等技术,无法控制的情
况也时有发生。特别地,在前面提到测
井系统作为车载设备更多的是在野外
作业,网络通讯大多只能依靠无线的方
式,这种远程控制软件的方式就更难以
解决问题。
3.2 远程数据传输
既然远程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实现,那
么是否可以利用仅仅传输关键参数的方式来实现
问题的远程解决。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现在已
经有一个天然的载体———XML。
系统软件厂商在设计测控系统时,加入收集
系统故障信息的模块(类似于日志),但该模块的数
据信息是依托于 XML语言的,厂商根据自己所设
计的系统定义 XML文件的格式,当进行油气田测
控出现故障时,执行该模块的功能收集信息生成
XML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厂商,技术员根
据发送来的数据在本地进行现场还原,以发现故障
原因,解决问题,并将包含正确配置数据或指令的
XML文件发回给现场,以完成故障的远程解决。
而对于无线网络来说,XML文件的传输可以
说是毫无障碍的,可以及时正确的进行传送。
4 信息收集模块的研究
4.1 无线方式下远程通讯模型
在厂商通过对测控系统研究发现,每个测控
系统都可以配备一个手持的无线设备,该设备可以
通过移动网络(GPRS或者 CDMA)传输数据,也可
以通过蓝牙接口与车载测控系统的蓝牙接口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将信息收集模块嵌入到
这个手持设备中,使它作为一个信息传输的中间的
平台。(见图 1)
4.2 信息收集模块的设计
由于手持设备是一个类似于手机的智能终
端,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基于.NET平台的程序,那么
在测控系统中我们也嵌入这样一个能与之通讯的
接口程序,接口程序定义如下:
void GetInfoandSend()// 关键数据收集并发送
程序
{
if(故障发生)
{
int num=getConnect(手持设备);// 通过蓝
牙搜索手持设备,并返回连接成功的手持设备编
号;
while(num && 数据未发完)
{
Gather();// 收集关键信息
Send (num);// 发送给编号为 num的
手持设备
}
}
}
在手持设备上,我们设计一个接收程序:
Void GetInfoFromBlueTooth()
{
while(GetConnect())
{
new StartThread ();// 启动一个新的线程
收集连接的测控系统的数据
}
}
在每一个启动的线程中,手持设备都会用
MadeXML()生成对应车载系统的 XML信息文件,并
由 Send()通过无线网络(GPRS或 CDMA)发送给厂
商。在生成的 XML文档中,包含的关键数据包括车
载系统编号、出问题的设备号、设备的状态码等,厂
商在收到这些文件后直接在本地还原就可以模拟
出真实的场景,问题解决后,再将包含正确配置信
息的 XML文档发送回去;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
以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
结束语
在现在网络环境还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无线
网络更加恶劣的情况下,介绍了一种利用 XML信
息远程传输进行技术支持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的
高度发展,计算机管理及技术支持需要的日益增
强,远程控制软件的应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这
种方式。
参考文献
[1]肖碗蓉,杨生举,杨灵歌.基于 Web 的集成化网络
服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图书馆情报技
术,2009(11).
[2]滕飞,王常虹,王玉峰.基于互联网的转台控制监控
系统[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2,(5):45-46.
[3]张敬东.远程监控技术与监控系统[J].赤峰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7,(2):24-26.
摘 要:石油测井技术在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中必不可少,是石油工业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由于测井工作的特殊性,对测井系统的使用过
程中会时常出现一些问题,现场人员无法解决。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恶劣网络环境下进行远程技术支持的策略。
关键词:测井系统;远程控制;远程传输;XML
(上接 70 页)
浅谈UPS电源设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