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大众化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大众化

日期: 2009-1-2 6:55:42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受地 何宗循

在我国,总体讲对于高等教育是稳步发展的方针,而且主要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如此。怎么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从国内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发展和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大众化结合起来,可以说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三生子”。我们要在抓好传统大学的“英才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上因人施教地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两种高等教育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促进现代化建设,从目前我国国情看,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恰恰正是发展我国高教事业的新的增长点。

  (一)国外高等教育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现代高等教育发源于西方。西方高等教育走过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

学海网
目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除了培养“精英”级优秀杰出人才外已经日趋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几国正走上高等教育普及的道路。

  在西方,大学教育逐步从精英、象牙塔教育走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大学也从只向贵族、神职人员开放逐步向民众开放。为了广大民众能较好地接受高等教育,美国在1901年创办了“初级大学”,帮助学生为接受大学高年级教育作好准备。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大学内也逐渐出现了大量“职业性”学科的专业?[2]特别二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军事技术的需要和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社会出现了两种需求: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和民众(包括大量退伍军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两种需求,一方面大学设置不少职业性学科的专业并扩大规模,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初级大学并与之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非大学”类高等教育机构,在美国、加拿大叫社区学院?[3,4]]在英国叫Polytechnic[5]在德国叫Fachbochschulen等等?[6]所以二战以后在高等教育阶段也逐渐孕育出两类高等教育了。

  职业化的高等教育,其内容的职业性和技术性最强,其帮助学生就业的目的性也最直接,因而它最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高教需求,显然职业化的高等教育是最大众化的。同时它为地方服务的功能也是最强最直接的,而且它面广量大,任何一个中央政府也难以包办,所以在西方,这类高等教育大都是由地方政府、社区所投资和管理,可见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自然是地方化的。所以说这类高等教育在西方以其培养目标的职业化、管理的地方化,对象的大众化成为三位一体的模式,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的“三生子”。

   美国社会大学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发展丝毫没有影响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等著名大学雄据世界一流的优秀杰出人才,同时也培养出更大量的应用性人才,而且每年还从大众化的“非大学”类高等教育中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再深造。金字塔当其高、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求加大加宽大众化的基础。在宽厚的大众化的基础上涌现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一批优秀杰出人才甚至诺贝尔奖级人才是再也自然不过了。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他们审时度势在发展改造传统大学的同时及时满足社会对两种高等教育的需求,及时把高等教育推向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不仅保持了在科学技术领域 的世界领先地位,还保证了社会和经济的先进发达地位。分析看来,这是它们做到了在全社会的广度上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充分满足人民的高教需求,两类高等教育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各种需求各得其所,从而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现代化作出了战略性的贡献。

  (二)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经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学习和基本照搬前苏联的培养模式,其特点之一是专业中的学科教育和职业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7]它们的直接培养目标就是某岗位的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工程师、领导干部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在教学中学科知识能力的训练和职业岗位的实习并重。这种模式有其好的一面,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越来越走向了三脱离?D?D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师生脱离广大群众,从而与当今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于是随着经济的改革高教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1978年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国策。此后各地经济很快得以恢复,特别在原来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更是抓住机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时在这些地区普遍出现了“人才饥饿症”?D?D社会最广泛需求的人才得不到满足。同时由于高考的恢复,在这些地区又出现了“高教需求热”?D?D由于招生规模的限制,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合格高中毕业生进不了大学。在这两种需求推动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于1980年首先应运而生地诞生了中国的“非大学”类普通高校?D?D市办职业大学。紧接着几年内全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创建了百来所这种类型的高校?[8]可以说市办大学从一出生就是高等教育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的“三生子”,大大满足和缓解这些地区的两种需求,为这些地区人民素质的提高和加快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传统大学在改革中逐步明确了大学教育要“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要“发展科技产业”,要“培养应用性人才”。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和 高等专科教育的改革使传统大学更明确了大多数的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一定要以培养生产、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而专科更是以培养一线和基层的应用性人才为主?[9]最近又明确了“硕士生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也在“职业化”,随着规模的扩大,大学也更广泛为民众开放。另一方面,随着国务院的机构改革,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D?D高教管理地方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中央直属高校越来越少,高校由地方统筹和管理更紧密,直接为地方服务的观念愈益明确、措施愈益加强。可见许多“大学”类高校也日趋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

  与此同时,传统大学的“精英教育”以培养优秀杰出人才的那部分工作不但没有削弱,相反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国家人事部门组织了“人才百千万工程”。高教部门提出并得到国务院批准制订了创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和培养距世纪优秀杰出人才的“211工程”也正在实施?[10]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活动中明确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的,我们既要有高等教育的“三生子”,也必须要有若干所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发达国家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发展的依据是人才需求和高教需求。这两种需求相应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培养优秀杰出人才的精英教育的需求,一方面是输送最大量应用性人才的职业化、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求。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才也进入市场,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已进入高教年龄,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热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对这种需求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或抑制。我们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只顾英才不顾大众化,更不能以牺牲大众化来培养优秀杰出人才。何况,今天也完全有可能在加强英才高等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地方化、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

  (三)发展高等教育 “三生子”的几个误区

  怎样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发展高等教育的增长点在何处?“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我们认为“稳步”是指精英高等教育,即它们应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杰出人才,在这个前提下适当扩大规模。“发展”是指高等教育的“三生子”,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满足人民高教需求的主力军,它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新的增长点,所以要“积极发展”,这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D?D由精英到大众化到普及。

  但是当前在发展高职教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观念和政策上的误区。

  首先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发展(在部分地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否太早太快了?有些同志列举了大量数据表明文革以来我国高教规模成十倍增长,已经够快的了?[11]但是我们还应该用现代化标准中的教育标准来衡量,用人民的高教需求的标准来衡量。每年高考的“黑色七片”竞争,“应试教育”的弊端,每年100余万高中毕业生的出路,这些社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不能只从“精英高教”的眼光,只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办高等教育的模式标准(经费、专业、水平、毕业生分配等等)来看高等教育。相反,我们现在发展精英高等教育倒有点太急于求成太图快了。以“211工程”说,最初希望建设100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后来感觉太快太急了改为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和一批专业?[12]现在实际上也仅仅从重点资助若干所大学和重点建设若干个项目开始。这恰恰说明“太快”是不行的。横观世界各国重点大学、一流大学也不过几所,即使美国也不过十几所、几十所而己,而我国现在几乎所有本科大学都以“一流”的标准在努力。当然力争上游的精神不可缺,但作为发展方针是否恰当呢?反过来,对于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倒是顾虑重重、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以至决策迟疑、政策不配套,所以步履维艰。

 

学海网
 其次一个顾虑是发展了高等教育的“三生子”是否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或者说目前高等教育质量已有滑坡的危险?[13]再来发展这个“三生子”是否合适?当然发展过快会有可能因力不从心而造成质量下降。但目前质量滑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大家常说影响高教质量的原因有三个投入不到位?D?D经费投入不到位、教师投入不到位、学生投入不到位;有高教中市场气息、功利因素过重;有学术空气、勤奋精神欠缺;有体制不顺、办学自主权不够;有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等等。这里有几条是和“太快”、“发展高职”联系在一起的呢?再说究竟质量的标准是什么?是否所有的高等教育都以传统的英才教育的标准来衡量?是否都用学术水平、理论水平、知识多少、论文多少来衡量?对大多数大学生可能更要用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就业能力来衡量。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仅仅是培养少数一流科学家、领导干部、优秀杰出人才。事实上现实社会在招聘人才中已经提出了这个用人标准,可是有些同志认为这些社会用人标准是干扰了大学教育,迫使大学改变培养方向?[14]横观世界发达国家,他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不少优秀杰出人才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同时他们的大学和“非大学”类高等教育还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在各行各业一线岗位胜任工作并在创造先进技术和发达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一流水平大学,也有世界上最普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

  还有一个问题是国家的财力目前能否负担高等教育的“三生子”。有的同志甚至认为把钱用到职业化、地方化、大众化的高教上去一定会牺牲初、中等教育,一定会影响“两基”工作?[15]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的钱从哪里来?实际上现在较发达地区发展“三生子”的经费基本上并不占用原有的教育经费,它们大多是由地方政府、当地社会和学生自己缴纳较高的培养费筹措而来。有一家省教委把原来省财政给予市办大学的补助费予以取消归为己有去补贴它管辖的省办大学。此外,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均储蓄已超过万元而且许多家长也已作了子女高教投资的准备?[16]我们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这些资金的教育作用呢?至于牺牲中等教育更谈不上,在这些地区中等教育中不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市办大学还要好。这些地区不但已经基本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而且还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以谈不上发展“三生子”高等教育会牺牲初、中等教育,相反在高中较普及的地区再不发展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那倒是无视100万高中毕业生的高教需求,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维持,是真正违背教育规律了。可以说,只发展精英高等教育是以牺牲广大高中毕业生的高教需求,特别是牺牲了经济较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高教需求为代价的。苏南地区大多数市、县的高考分数历来是全国数一数二,但如此高分却由于名额限制而进不了大学,他们难道不是牺牲者吗?这些地区不发展“三生子”高等教育行吗?

  “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但是欠发达地区不行!”这是又一个误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这个因素还上升到了战略因素的地位,更是正确无疑的。什么叫“战略因素”?就是必须要用超前的眼光来看,韩国在经济还相当薄弱的时候就大力发展教育和高等教育,二战后40年高校入学率达53%,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17]我们不能在口头上讲教育是战略,而在行动上没有战略超前的决心。我们多次在江苏省和国家级课题中研究“大学生通向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越需要大学生去,但大学生也最不愿意去。在人才进入市场的今天,不要说落后地区,就是苏南这样较发达的地区的县(市)、镇也难求大学生,那里的各级领导和各行业技术人员中大学生比例相当低。江苏张家港市是全国闻名的经济文化发达、各方面综合先进的县(市),即使自己办了“沙洲工学院”,毕业生每年输向各乡镇外,还要想方设法引进外地大学生?[18]张家港市各级党政组织、企事业负责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也仅6%。假如再不允许它们发展“三生子”高等教育,不知何年何月大学生才能通向那里!只有地方办的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奋斗的大学生。由此可推知,即使不发达地区也要对高等教育作出战略规划、适当布点地发展高等教育的’三生子”,为当地培养应用性人才以带动地方摆脱落后。

  知识经济在今天已见端倪。但是知识经济决不是少数科学家的经济,而是要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尽可能的掌握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的经济。知识经济需要加速培养一流的科学技术优秀杰出人才,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四)结论

  根据现代化社会的教育标准如何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如何积极发展地方化、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发展高等教育要抓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抓精英高等教育,一方面抓高等教育的“三生子”。

  对于精英高等教育要集中力量不能贪快求多,更不能一哄而上,校校争创一流。这些学校要以内涵发展为主,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任务。江泽民同志说“有所不为有所为”,一流只能是若干所,否则大家争一流到头来谁也争不到一流,这样的沉痛教训还少吗?   

  对于高等教育的“三生子”要制订鼓励支持政策。一方面希望大多数大学努力调整培养目标,为经济主战场输送应用性人才,同时加快职业化和地方化的进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规模,面向广大群众。另一方面要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基础上有先后地鼓励和支持发展当地高等教育的“三生子”,并予以分类决策、分类指导。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中心城市已有市办大学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建成地区网络,坚持高职方向为地方服务。在欠发达地区要适当战略提前地进行高等教育“三生子”的布点,使之成为大学生通向落后地区的主渠道,这也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战略措施。

  参考资料  

  1 肖洪寿 高等教育大众化《未来与发展》,1997年第4期

  2 田长霖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3 张受地 美国两年制大学的考察和研究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年11月第3期

  4 张受地、邓泽民  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与借鉴  《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4年7月第1期

  5 张受地  从英国的Polytechnic看职业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1993年12月第4期

  6 张受地  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   《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5年9月第3期P45

  7 叶春生、周丕创主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南京 南京出版社,1991年4月

  8 叶春生、周丕创主编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9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教委文件  教高[91]3号,1991年1月6日

  10 陈至立在“211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8日

  11 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中发展《中国教育报》,1997年12月25日

  12 郝建秀  积极推进“211工程”建设  《中国教育报》,1998年7月16日

  13 陈浩、鲍道苏、徐越?面向新世纪的理性思索  《中国教育报》,1998年1月26日

  14 闻之  高职教育∶与传统高教分家 《中国教育报》,1997年10月31日

  15 金家富  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光明日报,1998年4月18日

  16 刘少雪  不宜盲目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17 尹铭  也谈大众化高等教育  《文汇报》,1998年2月6日

  18 钱德元   经济发达地区大众化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5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