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民办高职生综合素质提升“三途径”

民办高职生综合素质提升“三途径”

日期: 2008-12-29 16:35:33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 峰

       【摘要】文章就如何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三种途径:以赏识教育来挖掘个体潜能、以重在转化来促进个体发展、以文化熏陶来拓展个性素质。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管理;综合素质;提升

  一、现状及分析
  (一)社会意识形态变革带来的影响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巨大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他们身上,崇尚自我价值而缺乏社会责任,重视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打算,崇尚生活享受而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多重矛盾并存,正如他们自己说:“我们最关心的是利益问题,最难懂的是价值问题,最苦恼的是关系问题,最感兴趣的是爱情问题,最担心的是就业问题,最想解决的是成材问题”。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其中的负面信息使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出现偏差,网络沉迷也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控力减弱、人际关系淡漠、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下降,对其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民办高职生自身的特殊性
  一是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

学海网
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大学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自我管理能力弱。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于在家由父母操心,在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较强的依赖。一旦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三是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个别同学还有暴力倾向。
  (三)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一是民办学校的竞争,从较低层次的数量、规模上的竞争,转变为以文化和管理为核心的竞争。二是民办高职生作为缴费上学的“消费者”,与学校之间除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含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而对学习、生活条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种关系位次的转变使学校含有“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部分管理职能正在向服务职能转变。这一系列变化要求民办高职必须转换新的管理思路、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来做好学生工作。
  二、民办高职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三种途径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新的形势下,民办高职学生工作应渗透“以生为本,服务育人,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和“民办无差生,人人有潜能,个个能成才”的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赏识教育,挖掘个体潜能
  赏识教育的动力机制来源于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肯定成就、提供楷模、及时反馈,通过激励作用使个体变消极为积极,充分发挥其潜能,保持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民办高职生生源基础较差,但优点也不少。例如,基础不足但思想活跃,发展不全但有特长,书理不足但喜好动手,信心不足但乐于合作,自律缺乏但乐于从众,目标不高但心态务实等等。这些潜在的素质和特点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对学生采用多种的鼓励形式,及时发现学生亮点,经常赞扬学生优点,以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其成人成材。
  1.赏识教育贵在“赏”。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三心原则”:倾注爱心,坚定信心,充满耐心,用爱和真诚打开学生的心扉。
  2.赏识教育重在“识”。一是要肯定其长处、展示其优点,正面肯定其积极的形象和行为,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价值,找回自信、自尊;二是提供空间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能,具体做到“八给八让”:多给学生希望,让他们自己去成长;多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舞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示;多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多给学生磨炼,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二)实施“1234”法,促进个体发展
  1.一个目标:即以成人成才为目标。
  2.发挥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院、系、班学生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和感染影响作用。
  3.三种参与方式:一是学校成立了“学生事务管理中心”,隶属分管院长负责,定期召开会议,邀请各院系学生代表参与有关问题的决策和研讨等,这样在加强学校与学生直接沟通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工作能力,继而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各系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三是实施“导生制”,让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学生了解学生,管理有效果,既帮助、引导了新生,又锻炼了高年级同学的组织和专业能力,还促进年级间的沟通与合作。

学海网
  4.实施四种教育:扩大体验式教育,为学生设定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使广大学生通过对身边事件的亲身体验,转化为在现实体验中对自身行为的内省和反思;增强互动式教育,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使教与学良好地互动;构筑情景式教育,适应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和敏感性,针对其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心理诉求,发挥情景教育的感染、暗示和引导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创新特色化教育,切合学校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生工作要求的特色性管理思路。
  (三)文化熏陶,拓展个性素质
  民办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发展心理的冲突性强,同时又具有自我表现的个性,渴望得到认同。因此,要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熏陶,启动整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促进(下转第144页)(上接第142页)学生人文素质更宽泛地拓展。
  1.构建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体系。根据青年学生在心理发展、思想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上出现的新型特点,要进一步拓展教育内容体系,有效开展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民办院校学生普遍弱在基础理论,缺在读书方法,少在刻苦精神。但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动,参与实践的热情高。我们要因势利导,补短扬长,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广泛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活动,强化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的的个性特长在实践中得到发挥,进而明确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最终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3.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发展模式。通过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发展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引导学生心态务实,安心基层,扎根一线,创业创新。学校可以抓住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给学生以实际锻炼。例如,在学院实行班干部挂牌上岗,公寓学生党员示范岗制度,加强对学生骨干锻炼培养;开展工学结合、公益劳动、义务献血、捐困义卖、生存挑战、专业技能竞赛和生活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际锻炼,增长知识才干,增添真情实感,在潜移默化中把学校的教育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4.发挥网络阵地的思想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网络知识及其功能特点,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抢占网络阵地。首先,利用网络信息交汇功能,及时公布学院改革措施和重大活动,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的事迹,为学生提供信息和意见反馈平台;其次是从学生视角出发,对于社会热难点问题以及学生困惑或关注的问题,由学校有组织地指导开展网上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用科学唯物论的观点正确分析,澄清认识。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式的思想交流,使网络不仅成为学生了解信息、宣泄情绪的一种渠道,也成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同,成为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总之,要结合民办高职生的特点,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找准教育和管理的切入点,采用恰当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吴茂楠.校务公开与构建高职和谐校园探索[J]. 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12).
  [3]乔蔚虹,刘志斌.互联网对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江苏高教,2005,(2).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