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党员干部要常修“慎独”之德

党员干部要常修“慎独”之德

日期: 2008-12-28 10:33:49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建华 黄胜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党员干部常修 “慎独”之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分析儒家“慎独”精神含义典范及价值,后谈党员干部常修“慎独”之德的必要性,最后谈党员干部达到“慎独”境界。 
关键词    提倡  党员干部   慎独 
Abstract  Today the official wind is not positive, the many officials lacking  virtue few lines, mentioned again the official is prudent when alone, 
raises senior official Germany to cultivate self discipline, innately rectifies effect of the evil of the age.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onfucianism  
 to be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meaning model   and the value, latter discussed mentioned again the official i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necessity, finally discussed the official   achieved i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road. 
Key Words  Mentioned again the official is prudent when alone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党员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对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为政之德”的修养,传统儒家提出了“慎独”的精神,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为历代政治家和官员推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常修“慎独”之德。

学海网
 
    一、儒家慎独思想含义典范及价值 
   (一)“慎独”释义。在《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在解释“诚意”时说:“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己, 如见其肺肝然, 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去恶从善, 坚持善良的意志, 不要自欺欺人, 像小人那样, 闲居无事时什么坏事都干, 见到君子以后就遮遮掩掩。《中庸》和《大学》中讲“慎独”的角度虽然不一样, 但都强调道德主体修养的自觉性, 视“慎独”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和很高的道德境界。可见, “慎独”是一种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的道德自觉。  
    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曰:“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这就是中国儒家中的“慎独”,意思是当一个人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就是说当没有他人监督时自己也得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要努力防止不健康思想的冒头,要在那些看不见的事、细小事做到固本守节,防止不道德或反道德的行为的产生。“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认为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强调在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的对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2】 
   (二)“慎独”典范。《后汉书》中记载,东汉时杨震以其“ 性公廉, 不受私谒”著称, 留下了“清廉诫四知”的典故。杨震出仕东莱太守期间, 因公务途经昌邑, 县令王密曾得到过他的推荐。这天夜里,王密谒见杨震时, 从怀里取出十金相赠。杨震毅然拒绝道:“故人知君, 君不知故人, 何也? ”王密说: “夜无人知, 务必收下。”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何谓无知! ”王密见他如此廉正挚诚,只好羞愧而去。【3】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廉吏名叫叶存仁,为官三十余载仍两袖清风。离职前夜,部属们送来一大堆礼品。原来部属们认为叶大人平素秋毫不犯是怕别人知道,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特在夜静更深时辰前来,用心可谓良苦。叶存仁十分感慨,赋诗一首,最后两句话是:“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后将礼品全部退回。半夜送来之物谁能知道?他人不知可自己知道,于是就来一个“畏己知”!律己严,慎独起了最重要的作用。的确,慎独到了这样一个境界,真是可钦可佩。清朝大臣林则徐到虎门销烟时, 在他的居所悬挂着一幅醒目的匾额, 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三)“慎独”的价值。首先“慎独”能坚定人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信念是“慎独”的灵魂。人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自觉地用道德规范扼杀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 不让坏的、恶的、邪的等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 甚至正如托尔斯泰说的不“起坏念头”, 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 人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自觉地用道德规范抵制来自外界的名、利、情等私欲之诱惑,达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人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 才能把道德规范由“必然之则”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当然之则”, 不再把道德规范消极地视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而强制自己遵循, 而是自觉、自愿、自由地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道德规范, 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同样通过慎独进一步坚定强化人的道德信念,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方法切实可行。人要达到“慎独”的境界, 除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外, 还必须在隐蔽和微小之处下功夫。因为, 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 最微小的地方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所以, 人在修养的实践中, 要注重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言、行, 特别是别人看不见、听不着、管不到的情况下, 仍然能小心谨慎、一丝不苟、自觉自愿地进行道德修养, 始终做到独善其身。其实一切恶行不仅是从无人知道的地方开始的, 也是从细小的事情上开始的, 不以恶小而为之, 以至贼胆包天, 犯下大的罪行。因此, 达到“慎独”的境界, 必须从隐蔽、微小、初始之处做起,这是切实可行的。 
    再次“慎独”能提高人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人在修养的实践中, 必须首先确立道德追求的目标, 以决定自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慎独”是很高的道德境界, 确定“慎独”为道德追求的目标, 就能不断地用这一目标激发内驱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升华个人的道德品质, 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境界,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之人。慎独作为方法与境界的统一, 反映了道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此,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 充分肯定了慎独的合理因素, 指出了懦家慎独中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倾向, 强调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慎独”, 从而赋予了慎独以崭新的内容, 使之成为共产党员思想修养要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 
    二、党员干部常修“慎独”之德的必要性 
   (一)缺乏“慎独”之德是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当前, 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严重,处处充满了功名利碌等诱惑人的陷阱,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官员如不努力注意克己,慎独,不处处设防,或是贪欲过甚,或是起自于所谓的“一念之差”,鬼迷心窍,就会万劫不复。有的官员可以将行贿送礼者堵住于办公室门,却堵不住家门,堵不住妻子、儿女这一关。有的一辈子严格自律,到了晚年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世清白,毁于蝇头小利,进了大狱,丧失晚节。一些官员不但做不到“慎独”为官, 甚至丧失了起码的廉耻心。他们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嘴上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行动上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鱼肉百姓”; 嘴上说“为人民服务”, 行动上却是“为人民币服务”; 嘴上说“密切联系群众”, 行动上却是“密切联系帮派”; 嘴上说 “崇尚科学”, 行动上却是“不信马列信鬼神”; 嘴上说“艰苦奋斗”, 行动上却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 有些领导在台前大讲清正廉洁,在台后大肆收受贿赂,“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便腐化堕落, 贪污受贿,买官卖官, 道德败坏, 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等人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些官员违法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 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 是重要原因。 
   (二)“慎独”之德是党员干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一剂良药。在我党历史上, 涌现出许多 “慎独”自律的好干部, 像毕生严于律己, 始终克己奉公的周恩来; 于艰难困苦之中, 经手巨量公款, 个人分毫不沾的方志敏; 厚德待人,把宽敞房子和高级轿车让给其他领导的项南; 不拿公家一草一木,坚持不给女儿转正的谷文昌; 还有党的好干部牛玉儒, 曾向机关各部门宣布: 有事找他, 不论公事私事一律办公室谈, 家门免进, 以致在他的追悼会上, 很多干部和企业家第一次见到他的妻子。这样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能够始终坚守“慎独”的道德准则。人民热爱、颂扬、怀念这样的领导干部, 不是因为他们显赫的地位和权力, 而是由于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官风。  
    一个人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所致,就像人生病一样,是人本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和遭到外界的风寒雨湿的侵蚀所致。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则不患病,那是因为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不相同。因而现在人们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锻炼,为的就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我们强调要加强官员的“慎独”修养,就如同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以抗拒疾病的侵扰一样。我们党有七千万党员,执掌权力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而走上犯罪道路,成为腐败分子的却是极少数,就是因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提高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慎独廉洁自律,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既非美化自我的“形象包装”,更非做给人看的“沽名钓誉”。 
学海网

   (三)“慎独”之德能弥补法规不足,加强自我监督。依法治国就要依法治官,但法律和制度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任何监督都不可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总会有其不能及的一定方面,从而造成官员独处行事而缺失监督的状况,廉洁自律需要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一个真心想干坏事儿的官员,会利用他自己的能力想着法子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有的官员心存侥幸,抱着“反正没人知道,不做白不做,不捞白不捞”的想法,侵入党纪国法禁区,掠取不当之利、不义之财。有的官员阳奉阴违,在大庭广众、有人监督的时候,反腐倡廉能够高谈阔论且言行非常谨慎,而在离开集体、单人独处或暂时失去组织和群众监督的情况下,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干出一些有损于党的形象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来。但独处都是相对的,干坏事、搞腐败或许能得逞于一时,却不能得逞于一世,终有一天会被人们揭露出来,“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君子慎独”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助于加强自我监督。 
   (四)建和谐社会需要党员干部常修“慎独”之德,以身作则。一个社会 官风决定着民风, 党员干部引导着社会诸多领域的价值取向, 所谓“正人先正己”, ,“上行则下效”,“官德隆, 民德昌; 官德毁, 民德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员做到“慎独”,是其从政之本、用权之道、为官之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官员承担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就必须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就要加强“慎独”修养,谨慎个人行为,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内”,还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外”;不仅要在公众场合做好榜样、发挥表率作用,在独处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官员以身作则,则威重令行禁止,干群关系容易和谐。 
    三、党员干部达到“慎独”境界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学习是达到慎独的重要途径。对此, 江泽民同志指出:“学习太重要了, 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改革开放事业的长远发展。”讲学习,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有坚定而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因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政治脊梁, 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是一个人的人生导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 领导干部要达到“慎独”的境界, 必须首先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 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也要认真学习科学的伦理道德理论, 并在道德修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善恶观念, 培养具有理性的、合乎道德规范的道德情感, 磨炼自觉克服困难、障碍、挫折的道德意志, 在积“善”的过程中培养道德品质, 达到慎独的理想境界。有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论在何时何地何事都不为权所屈、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惑,不为色所诱, 建筑好反腐败的钢铁长城,做到固若金汤,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其次要学习党规国法,如《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监督条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等等,绷紧弦,设雷线,清楚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次学榜样记教训。既要学习贤人孔繁森,郑培民等人的高风亮节, 又要吸取贪官陈希同,成克杰等人身败名裂的教训, 做到“四常”, 即“常修从政之德, 常怀律己之心, 常思贪欲之害, 常弃非分之想”。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时时处处昭示人民公仆天下为公的高尚情怀。 
   (二)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毛泽东说,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4】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谈到人们的修养时曾说:“克己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慎独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自觉, 道德修养要达到慎独的理想境界, 没有自律“内省”的功夫是不可能的。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内省”修养方法虽然有唯心主义倾向,但也有通过自我解剖、自我检查、自我批评, 自觉地改正缺点错误, 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的合理因素。对此, 我们应采取扬弃的态度来运用这一方法, 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重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和高尚的情操。在人际交往中, 既不狂妄自大, 又不自轻自贱, 把自重建立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他人, 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长处而忽视他人的优点, 也不因别人某一方面的成功而否定自身的价值; 自省就是自己检查和反省自己, 提醒自己不犯过错。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 一旦发现有背离道德规范的地方就立即纠正, 而不迁就原谅自己。在独处时, 由于直接监督和约束相对减少, 更要注意时刻反省和提醒自己; 自警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诫自己。要时时用道德规范要求和约束自己, 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举动, 并吸取反面典型的教训, 告诫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做到防微杜渐; 自励就是要用远大的理想、宏伟的事业来激励鞭策自己, 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通过“四自”修养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应当指出的是, 我们虽然强调自律在道德修养中的重大意义, 但也不能忽视他律的重大作用, 而应主动自觉地接受他律, 并在道德修养的实践过程中, 坚持把自律的“内省”功夫与他律的约束作用结合起来,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 
   (三)实践是达到“慎独”境界的根本途径。“慎独”境界是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信念的结果, 实现这种转化靠的是实践而不是书本, 只有通过实践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才能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 知行合一,进而达到“慎独”境界。 
首先实践是“慎独”的目的。道德修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 锻炼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 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如果离开了火热的实践活动而去闭关修炼, 岂不成了遁入空门的出家人, 道德修养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其次在实践中培养“慎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骝一骝。真金不怕火炼,实践中很好鉴别,即面对诱惑时, 要克服“不知足”的纵欲心理, 正确对待名利、权力、美色, 做到常思知足以自戒, 练好“不动心”的功夫; 无人监督时, 要克服“人不知”的侥幸心理, 做到绝不因“人不知”而为不该为之事, 防止 “第一次”越轨犯规, 铸成大错而悔恨; 对待小事上,要克服“不足道”的自谅心理, 认清“道自微而生, 祸自微而成”, 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小善以成大德, 逐步完善道德人格, 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 
再次依靠实践升华境界。道德境界具有层次性, 仅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境界而言就分为自私自利、公私兼顾、大公无私三个层次, 而由低层次向高一级层次提升则是在艰苦的实践中逐步实现的, 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 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靠实践提升道德境界,而在于道德主体选定什么层次的境界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 并在实践中去躬行。应该说, 如果官员仅沉湎于对现实的公私兼顾境界的追求, 那就违背了道德修养的原本之意,官员作为社会精英,先进分子,应超越现实中一般人水平、走向更加完美的境界。 
    (四)把好重要关口,做到十慎。党员干部要结合廉洁自律的要求, 做到十慎: 一是慎始, 把好“第一次”关口, 具备果断拒绝诱惑的毅力, 防止“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二是慎终,善始善终, 做到精神支柱不倒、“59岁”现象不出、权力期权不用, 防止晚节不保; 三是慎权, 防止滥用权力, 以权谋私、买官卖官、弄权误身; 四是慎欲, 不被钱、色、名等欲望俘获, 处理好民欲与官欲的关系, 做到“体民之情, 遂民之欲”; 五是慎内, 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 防止“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防止后宫干政; 六是慎友, 交良师益友, 绝酒肉朋友, 防止被损友“拉下水”; 七是慎微, 做到 “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 防止小节上的蜕变; 八是慎言, 说话要注意政治、利于团结, 防止口无遮拦,信口雌黄; 九是慎断, 要深入调研, 科学民主决策, 防止违背规律、专权独断、误国误民; 十是慎威, 领会好领导权威的实质, 做到恩威并用,不滥施威, 不压制民主, 不压制人才。要善于纳谏, 激发下属的潜能,塑造团队精神, 以“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论语.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287,302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110 
3.刘日.实践荣辱观贵在慎独[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5):39 
4.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第二版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127 
5.赵焕林.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辽宁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6):10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