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关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日期: 2008-9-20 21:29:52 浏览: 10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关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模式、参与过程及参与原则。它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学生的学习不是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构建,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传授结论的现象,不能很好地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是唯一的主角,从某种意义来说,只是现场直播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这种沟通是指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对学生教得越多,学生独立的获取知识、独立的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机会越少,教学效果就越低。因此,近年来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认识的是一种间接的、系统的知识。学生要掌握这些知识就得在已有的基础上掌握新知,实现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单靠记忆现成的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结论中获取。只有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研究、探索的路子去思维,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学习,这样的学习远比被动的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的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改进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大脑活跃积极思考,经历了焦虑、困惑、激动、喜悦等情感的变化,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形成了思维能力,丰富和发展了兴趣和爱好,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态度。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这能使他们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参与模式
根据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可以是:
1、引入: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景,采用提出问题,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引入铺路搭桥,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阅读:是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教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或布置些接近实现教学目标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以加深对教材主要内容的了解。对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同学可以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必须巡视,指导学生阅读并了解阅读效果,掌握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讨论:对阅读中的困惑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引发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或辩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实现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其认识发生飞跃。这样使信息在师生之间纵向交流,学生之间横向交流,可以收到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补充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与肯定、鼓励。
4、练习:就是抓落实,这是巩固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使练习的内容既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又要具有典型性,以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习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讨论,然后通过由教师提问或学生板演的形式促进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直到学生全部达标。
5、小结: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谈学习体会,学习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
当然,以上环节并非机械操作,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三、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
1、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气氛
良好的互动气氛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源之一。具体做法是: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建立班集体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呢?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学中师生可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订学习计划,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三,要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使班级人际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互相学习。
(2)正确的教学思想与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真正建立良好的气氛,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思想做主导,正确的教学思想就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调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结合课堂气氛的实际,组织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等,这样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热烈宽松的课堂气氛。
(3)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中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对教材中知识的难度处理也会影响课堂互动的气氛和效果,学生“听懂”、“学会”、“会学”就有兴趣,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迷惘”、“困惑”、“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气氛就会沉闷。知识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知识过于复杂,学生因接受不了也提不起兴趣。所以,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的处理应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感受探索的艰辛充实。这样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2、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互动”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师生谈话、分组讨论、实践活动和独立探究等。
(1)师生谈话。包括师生间,学生间的谈话、交流。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合作,围绕着教学目标前进。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体验思维的过程。
(2)分组讨论。这是以学生分组活动为主的形式,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以鼓励肯定等。例如,可围绕一个问题,小组学生互相研究、分析,然后全班再进行讨论,并对小组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这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的形式。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与形式,有利于学生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综合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独立探究。这是学生通过阅读,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练习等活动进行参与的形式,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可给予少量指导,这中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当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还应注意把握好时机。而时机的把握,还应因课而异,例如,在概念课教学中,可让学生参与的时机大致有:观察实例,抽取共性;分析本质属性;从正、反两个方面弄清其内涵、外延;与其他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例如,在解题教学中,可不失时机让学生参与:弄清问题的条件、结论;分析条件、结论及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各种可能的思路;对各种思路的评价;方法、规律的归纳、概括等。还可以利用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参与;构建问题梯度,鼓励学生参与;重视知识应用,激励学生参与。
3、课堂师生合作
课堂师生合作是教学互动的又一必要条件,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是人际交往的环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体与群体的合作,是教学环境交互影响的重要变量,没有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主要做法是: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合作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的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小组之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哪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与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然有争论,争论的情景和气氛应该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体目标。在合作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3)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老师完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及时对各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奖励,使小组成员感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四、参与教学活动的原则
1、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学习,能够密切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开展互动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通过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那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互动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另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2、个体活动和全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机会。在制定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积极参与教学而取得成功的学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学生参与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体会就会越强烈,参与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
3、参与层次的原则
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步提高要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参与中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养成参与的习惯,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难易不同的参与内容,使学生能够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参与机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应该说,没有学生的积极学习,便没有教学;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就谈不上教学质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一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探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