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特征与构想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特征与构想

日期: 2008-12-27 11:08:28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楼一峰

摘要:分析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特征,提出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应有的自主权,使学校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课程内容要影响人才培养和学生素质提高;开放的课程总量要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课程教学过程和回应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不应因学校规模极度扩张而导致课程评价与管理效果的减弱。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特征;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其成效的取得和目标的达成需要依赖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发明和文化的新塑。其关键在于要以教育观念为先导创新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都要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进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海网

 

    一、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

    国内外知名的高职院校,其课程建设无不充分凸显关注社会需求的价值倾向,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校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学校课程,新设课程事先都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课程内容要注重反映社会实践的直接需要。比如新加坡、澳大利亚的职业院校的大多数课程,就专门反映企业遇到的生产技术问题和其所处的工作环境。

    第二,课程内容贴近社会实践。除了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外,课程内容要强调贴近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比如德国的许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程改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以公司为中心的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环节上,许多学院也强调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一致性。

    第三,社会部门(包括企业)直接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保持与学术界和行业的紧密联系应成为高职院校的惯常举措,高职院校要定期邀请一些社会部门(包括企业)直接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从而使很多学校的课程有着浓厚的企业背景。如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合作企业参与知识开发,并为其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二)结构化、系统性设置与学生个性化选择兼备的选课模式

    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高职院校要形成相当完备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学校丰富的课程储备为学生的自由选择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除了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职业倾向自主地选择相关选修课程或方向课程,甚至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学位的课程设置都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的安排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渐进展开,要十分强调课程之间严格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以发挥课程教学的整体力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学会相关本领。学校对学生的选课有着明确的发展要求。事实上,学生选课并不是简单地选择一门或几门零星的课程,而是选择一整套不同指向的课程系统。高职院校要对学生的选课都有明确的先期课程要求,以确保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

    (三)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

    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外,教学活动中还要经常灵活地穿插着讲座、实践课程等各种非正规课程,并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的建设努力营造一种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调实践课程。课程中既有基于实践而来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有实际训练学生能力的内容,包括实习和企业参观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授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等有关社会机构参观学习,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

    二是正式的课程与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非正式课程共存。高职院校开设专题、讲座等非正规课程,它们并不仅是正式课程的补充,而且应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规课程与讲座、专题等非正规课程的并重,反映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要求相结合的特征。这种讲座、专题往往反映了本专业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人应大多来自业界。

    (四)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学分制。相比学年制,学分制的实施要更注重反映学生的需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明确课程建设要体现产学研和学生这两个中心,所有课程都围绕这个两个中心来实施,力求实现社会需求与学生价值的双赢。

    在课程教学方面,注重个体学习基础上的集体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研究讨论课和实践性课程等层面,而是一种以团队为单位的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努力探索并创造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互动。

    (五)适应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开放的课程建设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步伐也随之力口快。高职院校的课程要逐步突出国际化的特色,意在让所有学生都能熟悉和掌握全球化背景下运作的模式。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快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多种模式办学。

    课程教学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还反映在学校的,语言教学上,外语作为一项国际交流工具,在高职院校应得到高度重视。有条件的学校的一部分课程可采用外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外语。与此同时,学校要开设大量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以满足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应用性人才的知识与文化要求。

高职院校更要把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当作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途径来抓,力图通过“国际化”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推进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考核、教学语言等与国外同类院校的全面接轨;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在教师吸收国外最新知识的同时改造其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其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学海网
   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变纵向的学科体系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的课程综合结构

    高职院校如果仅仅重视学术性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训练,将会导致那些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学生缺乏就业的思想准备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和工艺学日益渗透到各项职业活动中,职业活动不再是单纯的实际操作,而是充满着科学思维和智力活动的劳动”,①要求职业教育为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往往只重视单项的、狭窄的职业操作技能训练,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比较薄弱,将导致高职的毕业生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和本专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需要的目标出发,建立以技能递进为顺序、以技能及相关文化和职业道德为横向结构的模块体系,同时,将课程分解,按照职业应用需要,与专业课、文化课重新组合成横向课程结构,使高职教育内容与岗位实际融合,使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衔接,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配套,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②

    (二)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主动调整与拓展学校课程

    强调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使学校课程建设成为沟通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桥梁,从而真正确保学校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导向模式,应该直面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通过自己高质量的研究作出即时的回应,这是学校课程建设得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

    就目前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延伸与拓展(对一些理论色彩较浓的课程逐步向应用性延伸,形成一批既有基本理论概述,又有一定应用技术内容的新课程)、交叉与综合(将内容基本接近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中形成一门新课程)、分化和发展 (在涵盖面较广的课程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将某一内容抽取出来,通过知识的加工和整合,进一步;形成新课程)、停办和新建(对内容陈旧、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进行停办,并根据需要重新开设新课程)等方式与途径,对现有课程内容作进一步的调整与拓展,逐渐增加学校的课程总量。

     具体教学环节应重视和加强教学实践,将其纳入整个教学过程而不仅局限于第三学年,也可以考虑建立一种依托行业办学的合作培养机制。

    (三)发挥办学特色,形成核心课程

    高职院校原有办学基础和强烈的社会需求,决定学校理应紧紧围绕行业及产业结构这一核心实施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并形成学校的核心课程体系。

    建立核心课程,确定各科目的最低学习标准和基础学习要求,进而建立相应的扩展性课程。每类课程应确定基础性要求和多层次的发展性要求,并相应确定各自的学习领域。基础性要求与一定层次的发展性要求相结合,形成一定领域的基础学习目标。

    建立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普通文化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的课程体系。

    (四)完善课程类型,充实课程结构

    精心研究学校办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作好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学校课程进行分类,组合成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不同课程组群,增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开发多种选修课,建立学分制,实行课程的动态管理。

    与社会承认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培训要求挂钩,从学生入学起实行职业技术课程全员和全程培培训。

  统筹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将讲座和专题等非正式课程纳入课程管理的范畴,以实现课程体系化与前沿性的有机结合。

  培育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课程,尤其关注交叉、复合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五)改革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明确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和目标体系,建立完整的动态管理模式。

    抓好课程生成这一关键环节,改变课程生成由部门领导指派的方式,形成由校内与校外联合生成课程的机制。在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发挥系、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并重视新设课程的试点、验收工作。

    制定和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除了注重课程的学术要求外,还应关注其社会实践性要求,严格遵循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等原则实施评价。实施过程,以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同时引入社会评价因素,注重及时淘汰或与更新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六)加大课程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

    在现有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通过引进国外高校课程、教材和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国际通适性水平。

搭建课程建设的重要孵化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把学校建设成为反映行业最新发展的顶尖培训基地。同时,注重对培训课程与教材的孵化,经过积累,将及时反映本行业国际最新动态的专业培训课程和教材经过一定程序的提炼和吸收,使之转化为学校最新的课程和教材。

 

[注  释]

①    孙祖复.联邦德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3,(3).

②探索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抓住六个转变,实现跨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2—24(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