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建立中学心理辅导干预体制的思考与建议

对建立中学心理辅导干预体制的思考与建议

日期: 2008-7-21 10:12:20 浏览: 9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伟

内容摘要:心理教育是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旨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做出可能的辅导与帮助,在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今天普遍受到大中城市中学的欢迎与推崇。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当今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的趋势,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问题与心理咨询与辅导在中学里的可操作性进行简单的构想与反思。

关键词: 心理辅导与干预体制 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 不良行为习惯的诊断与矫正 教育的科学化与专业化

一. 内容简述:
迎着新义务教育法的东风,伴随着我校三年规划的具体实施,仅凭经验教书育人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问题(即教育的科学化)也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教育趋势使我们不仅仅要做教书匠,还要是具有先进理论的教育家和实践者,坚持正确的人才观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使学生明确“在校学习三年,着眼一生发展”的硬道理。靠得是什么?只有理论与科学。因此对广大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进行培训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精神需求便日益显得匮乏起来。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神经与承受力便显得尤为脆弱。要真正做到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教育,建立心理辅导干预体制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尤其在全社会已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但却对心理学专业问题所知不多的情况下,能否敢为天下先,扛起心理教育的大旗,进行心理辅导对学校实际发展,提高社会声誉,争创安阳市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稳居安阳市基础教育平台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目的:
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心理承受力,对不良心理行为习惯进行诊断与矫正,预防重大犯罪行为和道德过失的产生,防止心理疾病与自伤自残事件的发生。
基本方法:
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学校,学生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合作方式进行综合辅导与干预。利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理论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
二.实施程序:
〈一〉.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习习惯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发展。由于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教育方式的科学含量与正确程度,因此对家长进行培训是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十分有益的。相应措施如下:
1.兴办家长学校:开设心理学知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解答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从经验型教育向科学型教育转变。(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教育的基本理论,青春期启蒙性教育等)
2.组织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子活动。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物质生活满足而忽略心理教育的历史传统也体现出了家长心理学知识的匮乏。因此开展亲子活动,加深其情感交流,对于提高家长的亲合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3.建立问题学生通讯录。实行学校家长沟通联系进行双控,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动向,做好预防治疗与引导工作。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与学习场所,因此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巨大历史惯性,学校教师身不由己的急功近利,导致问题的产生。在我们看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的掌握与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开设心理学讲座。从而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学专业型的转变,教师应该了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教育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包括教育心理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诸方面的理论。) 总体来讲,教师不必掌握最专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体系,但必须在观念上了解当今教育形式与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基本的教育思潮与学习理论。当然,在素质教育的具体操作上我们还有许多的障碍与干扰,但在理念上我们必须清楚的明了当今教育走向与人性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否则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之日,就是我们被时代所淘汰之时。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措施必须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应试教育分数上得去,素质教育能力上得去。
2.开展师生情感交流活动。在校期间,教师与学生多学习上的沟通而少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敬畏有余而亲近不足,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过失与危害。建议举行师生连谊活动,使教师表现出生活与游戏中率真可掬的一面,大大加深教师人格魅力,体现教师人格结构的多面性与弹性力度,使学生有亲切感,从而取得学生心灵上的接受和认同。(比如有关师生关系的有奖征文活动,师生篮球友谊赛,师生连谊晚会等。)只有通过种种活动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才有助于我们在学生心理问题上察颜观色,主动出击。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使问题降低到可控制范围之内,从而杜绝因学生心理疾患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进行系统调查与跟踪辅导。)
3.明确分工,加大沟通力度,实行职责权限统一管理。由于班主任要负责的是班级整体管理与班风建设纪律维持的全面工作,要树立威严公正和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公共形象,其负责对象是学校社会与整个班级;而心理辅导的负责对象是学生本人,当学生犯有思想道德甚至法律上的过错时,班主任必须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观点,以保证学生整体的思想目标与舆论导向。而心理辅导者却是只对学生本人负责的,他可以从心理辅导的立场来教育安慰学生,使其至少在心理上保持健康与正常。这就需要班主任与辅导教师通力合作,共同管理,属于思想政治问题的由班主任教育,属于心理问题的由专职人员做心理辅导。由于二者要负责的对象与教育内容的不同,下此结论,班主任教师不适合兼任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心理辅导工作要由专任教师来负责。(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培养专职或兼职辅导人员,发展一大批心理辅导志愿教师来完善校园心理辅导体系)
〈三〉学生自我调节与管理。
心理辅导与干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归结到其本人的人格结构与机制发生变化。它是自发的,同时也是自觉的。因此,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增设心理健康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心理学独特的作用与体系,反对将其纳入任何一种学科旗下,它是绝对独立的。尤其反对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纳入思想政治课旗下,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教育的分歧点我们将在下面做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多谈。并且用考试与测验的方式对结果进行评估的方法也是值得商榷的。它的价值标准只应该有一个,那就是活动形式轻松,内容健康向上,能够得到学生的满意与认可。
2.开设心理信箱。让学生学会自觉疏导与合理发泄的调节方式。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认为属于无意识的神经压抑是很难有意识的告诉他人的,因此,通过写信咨询来促使心理专题讲座从而达到自我疏导与合理宣泄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
3.开设心理咨询室,告别陈腐观念,更新对心理问题的认识。由于心理机制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它永远处于不断冲突与斗争之中。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供需达到某种脱节,导致不满足,产生焦虑与空虚,才会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为自身水平的增长迎来一次难得的契机:供需失衡导致心理问题,为解决心理问题必须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解决通过达到供需的某种平衡来促进心理水平的增长,其过程本身就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目的所在: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产生。让学生了解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接受咨询与治疗是十分正常的,讳疾忌医的态度才是错误的与不可取的。
四.亟需转变的几个观念
〈一.〉责任问题:
一个学科的创立首先面临的是对谁负责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即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负责的对象是国家和政府,是为国家培养服务性的人才,强调的是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要求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和目标。而心理辅导不同,它服务的对象是来访者本人,只对来访者负责。是直接以学生本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与出发点是先定的,而心理辅导的立场则是客观的。对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上有过错的人,政工人员即便同情对方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就无法以为对方着想的角度出发客观的提供建议。而心理咨询者却可以通过咨询方法来得到来访者的信任给予客观的意见,以供其选择。(正如作为律师,即便当事人有再大的道德与法律过失,我们也应把对他的惩罚降到最低点。)
〈二〉目的与形式问题:
心理辅导是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如果教育的结果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妥当的。心理辅导的教育模式是组织活动和游戏,使学生自己通过活动得到体验和人格的增长。辅导者应该提供建议和帮助,而不是盲目下结论,既使结论是科学的和正确的。只要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到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那么这种教育模式就是优秀的,也是成功的。(关于斯巴达教育的功利性与与幸福性讨论。斯巴达教育培养出了世界上最为强悍的民族,但你很难说他们是幸福的。)
〈三〉.教育方式的问题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至少有一方是处于愉悦状态的。即如果在辅导的过程中双方都是很气愤和愤怒,那么辅导的方法无疑是错误的,是应该立即停止与转变的。你可能靠强制力改变的是学生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你压抑的是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和学习生活兴趣的培养,而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来了。因此,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宣泄与疏导,而不是责备和训斥;要学会倾听与宽容,而不是说教与苛求。(恨铁不成刚的心理与发泄式说教的方法在这里尤其是不可取的。)
〈四〉观念问题:
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即总处于不断的调节与修正之中。心理问题与生理疾病都是有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因此有心理问题是极其正常的一种现象,是心理结构调整的必经过程。相反,如果有机体长期没有心理问题,没有导致精神上的某种失衡,那么他倒是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了。所以,没有问题并不一定是好事,人格结构总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达到自我超越与自我完善的。
〈五 具体操作问题:
心理辅导还有一个说与不说的问题。所谓:“绝学无忧”。有时候说出来并不一定是好事。由于心理暗示与强迫症的关系,不说,可能一辈子处于蒙蔽状态,但他不会出事。说出来,使他了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却可能出事。许多非病态的有机体成为病态正说明了这一点。正如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说还是不说,永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商榷的问题。在我看来,回避问题并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也不利于人格健康发展。只有面对现实,接受挑战才可能真正战而胜之,达到超越自我与完善自我的需求。当然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方法与策略问题。
总之,当务之急在于建立心理辅导干预体制,转变思想观念,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在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方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承担部分研究性科研项目,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使广大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者,同时也是先进教育理论的掌握者传播者与实践者,赋予教师行业更高的要求与意义!在我看来,教书育人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也是其不得不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当自由来临之际,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内涵与才能去享受这种自由。在反思自我的同时也是对教师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 new subject after 80’s, it intends to
help students of middle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improve
mental health .Today , with more and more mental problem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reflect and visualize operability of counseling in middle school in the perspicacity of psychology .

参考书目:
1.学校心理教育.陈家麟.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
2.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学习的革命. Jeannette.Vos Gorden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心理问卷与调查表------民意调查与心理评估.LewisR.Aiken.(著)张厚粲(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4
6.教育心理学.李泊黍 燕国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什么是心理学.崔丽娟 . 北大出版社2002年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