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内地高校的启示

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内地高校的启示

日期: 2008-12-28 20:01:47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晓琴

   [摘要]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健全心智和高尚情操方面发挥着专业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作用。香港、台湾地区与内地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港台高校通识教育明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课程特色、广博的课程设计能够对内地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港台  通识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通识教育的名称和内涵有所变化,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趋向基本是一致的,都强调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香港、台湾与大陆同宗同源,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海网
通识教育是港台高校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明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课程特色、广博的课程设计对内地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一)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香港通识教育最初源于香港崇基学院,1951年该学院创办之初就效仿美国大学博雅教育开设“人生哲学”课程,以讲授基督教义为主,有传经布道之功用。1963年10月17日,崇基学院与新亚学院(创于1949年)、联合书院(创于1956年)合并成立香港中文大学后,“人生哲学”课程改为“通识教育”课程,并在学生手册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其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2002年9月,“通识教育课程检讨委员会”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向,“通识教育乃本科课程重要的一环,其旨在培养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具备思维能力和志向,以理解人类及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问题。通识教育注重全人教育,而非专家培训。”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认识不同学科的理念和价值,提升对人类共同关心问题的触觉;建立判断力及价值观;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融会发展的可能,以及发掘终生学习的潜力。”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也接纳了“通识教育课程检讨委员会”对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建议:自2004-2005年度开始,所有通识科目归纳为四个选修范围:“文化传承”“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及“自我与人文”。其中,“文化传承”主要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文化的特质,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较宏观和全面的认识;“自然、科技与环境”则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科学与科技,检讨人类在大自然的角色,观察科技如何改变人生、社会与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的未来的启示;“社会与文化”主要是介绍探讨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议题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构成和表象的理解,帮助其掌握其中的通则和多样性;“自我与人文”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多元性,学生透过人文及相关学科,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和反省。目前,香港中文大学共开设校通识课程245门,其中“文化与传承”类课程21门、“自然、科技与环境”类课程47门、“社会与文化”类课程119门、“自我与人文”类课程58rL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所属的四所成员书院(1986年增创逸夫书院)都设有独立的书院通识教育课程,学校规定: 2004—2005年度及以后入学的一般本科课程学生须依所属书院规定,选修一定的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和大学通识教育学分,且在“文化传承”“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及“自我与人文”四个范围内最少选修1门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香港其他高校纷纷设立通识教育课程,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对通识教育功用与价值认识的趋同,是香港高等学校一致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保证。
    (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1956年,东海大学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这是台湾通识教育的开端。1958年,台湾教育部颁布各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1977年6月修订的大学必修科目表,对大学各学院的共同必修课程进行了专门规定,要求学生修读孙文思想、国文、英文、中国通史、中国现代史等5门课程,并在国际关系、理则学、人文科学概论或伦理学(哲学概论或人生哲学)、宪法、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6门课程中任选一门。1984年,为配合“大学必修科目施行要点”第7点之规定“使学生在自由选修中可获得较佳的通识教育”,公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要求各大学校院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7大学术范畴内讲授各种选修科目,同时规定“理、工、农、医”各学院学生至少应修习人文、社会、艺术等有关科目4—6学分;文、法、商各学院学生至少应修习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或艺术学科目4-6学分,对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9年教育部公布“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突破以往学科的形态,改以“课程领域”来设计,将通识课程纳入共同必修科目中,由原定4~6学分提高至8学分,并允许学校在课程设计上能享有独立的空间。1999年,台湾对58所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评鉴。 2000年《台湾高等教育白皮书》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乃在于透过适当之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对人、社会与自然的诸现象有一通盘、初步之知识上的认识,有助于形成有追求真善美之理想的能力和意愿,也有助于培养自我反省能力之独立人格,同时,更重要的是,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认。”为求改进及深化通识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对各大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现况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与检讨。2004年,通识教育委员会特聘请专家学者组成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对成功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及阳明大学等7所以研究为导向的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评鉴,并规定各校通识教育的评鉴结果作为教育部今后划拨经费的重要指标。台湾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的评鉴表明了教育部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有力推动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进展。
学海网
    二、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对内地高校的启示
    1.清晰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课程特色。香港和台湾高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发展理念清晰,并且围绕办学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香港理工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中国研读”通识科目和“拓宽视野”通识科目两部分。学校规定:2004—2005年度或以后入学、攻读全日制政府资助学士学位课程或高级文凭课程的学生须修读通识课程并合格方可毕业。学位课程学生必须修读“中国研读”及“拓宽视野”两部分通识课程,共4个学分。学校推行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借此扩大同学的视野,训练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有敏锐的社会触觉,能对我们的国家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有最基本的认识”。香港理工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具有本身的特色,一方面与主修课程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强调应用与兴趣兼重。台湾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三个主要领域。学校规定共同必修课程总学分至少28学分,其中英文或其他外文至少6学分,通识教育课程至少20学分(人文艺术类至少4学分;社会科学类至少4学分;自然科学类至少2学分)。受前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内地高校一直以来都存在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的现象,专业设置狭窄,文化底蕴薄弱。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高校也逐步意识到文化素质教育在人的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1995年开始,教育部在内地53所院校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内地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文化素质课程方可毕业。通选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强化素质,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打下基础。不过,从内地高校的整体来看,通识教育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课程设置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课程结构系统性、关联性、协调性不够,尤其在具体的通识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上,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按照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很难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
    2,规范的通识教育管理平台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港台通识教育在组织机构、管理方式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做法。在学术机构设置中,台湾各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是与学院平行的教学单位,承担全校的通识教育任务,负责研讨通识教育的理念,审定通识教育计划等。如1989年台湾清华大学将原来的“共同学科”更名为“通识教育中心”,作为实际负责推动、规划和执行通识教育的一个独立教学研究单位。1995年学校在通识教育中心之上设置院级之共同教育委员会,由各学院院长及若干名与通识教育有关的教授组成,主要职责是审核通识教育中心的规章计划及协调、沟通中心与各学院间的课程事宜。1994年,台湾成立了全台“通识教育学会”,出版《通识教育季刊》,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及推动通识教育的实施。香港的大学也普遍设立通识教育部或通识教育中心,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全校的通识教育。与港台高校通识教育的管理相比,内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显得比较松散,一般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课堂质量的评价等,通识教育课程游离于专业课程之外,缺乏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
    3.刚柔并济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只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一个场景,学生思想的陶冶散落在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港台高校除了强制要求学生修读一定的通识教育显性课程,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活动,开阔视野以及培养对身边事情的关注和反省。如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自建校以来,每周举办一次周会。周会的内容由周会委员会负责拟定,可以是校内外专家的专题演讲,也可以是音乐演唱,或者是同学之间的学习经验的交流、节日晚会等。台湾中原大学的非正式通识课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识教育艺术季活动,包括每学期两次的演讲活动和人文社会教育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艺术季活动;另一类是“游学课程”。从1995年起,中原大学开设了一些课程,这些课程由教师带领学生到祖国内地及省内一些相关地区,对一些相关专题进行考察学习,这类课程大多与其他大学合办,是一种旨在拓宽学生眼界的课程。总之,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相互作用,港台高校通识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亚林另一种大学竞争力:中国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两次评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2]孟祥林.通识教育的理论探源、现实问题及我国的发展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5,(1).
    [3]徐辉,季诚钧冲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4]杨鹏远等.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模式访谈IJ].药学实践杂志,2005,(4).
    [5]冯增俊.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6]张寿松,徐辉.台湾中原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课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7]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8-130.
    [8]香港理工大学通识课程设计资料[EB/OL].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http://www.polyu.edu,hk/~gec/geprogramme/index.php.
    [9]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设计资料[EB/0L].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 http://translate.itsc.cuhk.edu.hk/gb/www.cuhk.edu.hk/oge/chi/seleetlon/seheme.htm.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