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中国设计30年看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之困惑

从中国设计30年看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之困惑

日期: 2010-8-28 16:33:50 浏览: 2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结合教学感受试着阐述艺术设计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对设计的认识和解读,不能一味地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去除糟粕和涤清双目看到繁冗背后的本相与责任,这样才能产生既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底蕴,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
   【关键词】设计教育 理论和实践 新思维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起步的年代,中国设计30年也许可以开始做一个初步总结,但是这个总结是一个逗号,而不是一个句号。我们不能否认现在中国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学术问题。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学者们做出归纳和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与世界先进国家不同,我国设计批评与设计自身在新时期内的发展势头相比很不相称。设计从业人员多如牛毛,设计理论发展水平相当低,设计批评处于“无为”与“盲从”状态,如若听之任之,不唤起设计界乃至整个社会重视,轻视设计理论、忽略设计批评对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一、中国设计30年整体的历史观
   古老中国,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荣,中国人享受了世世代代的赞誉与欣慕,直到清朝初年,中国还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欧洲列强学习的榜样。当我们洋洋自得地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而自居之时,欧洲正风风火火地举办世界博览会,展示着大机器批量生产的成果;当塞尚、罗丹、柯罗进行轰轰烈烈地创作时,敦煌宝藏却被一个腐朽的道士拱手相送;当罗维设计出第一个可乐瓶子、赖特的“流水别墅”震撼西欧之时,中国却经历着空前的文化浩劫……正是这太多的不同,导致了中国现代设计的落后。新中国设计从国家项目开始,建国以后1959年的包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中国十大建筑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品。现在去看人民大会堂,体量和设计的宏大感觉都还是非常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教育起步的年代。当时全国参与建造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就区区几个院校:北京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华东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等。现代设计从香港启蒙,中国的设计最早是从平面设计开始突破的。1977年,香港政府组织了一个九个人的设计组到广州来访问和讲课,那一次讲课对广州美院很多人来说冲击很大。香港成了一个对中国设计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
   二、目前国内的设计教育,来自所谓“大学教育产业化”的政策
   经济发展得快,设计需求量就大,各个院校都意识到设计教育是美术学院的大专业,好多学院从纯造型艺术转向设计为主,造型艺术为辅的方向。全部这么转向,未必正确,但却是这二十年来的实际情况。目前国内的设计教育,问题很大。根源来自几年前国内对高等院校和其他义务教育进行的教学改革,来自所谓“大学教育产业化”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内涵其实就是“以钱为纲”,教育朝钱看。其方法一个是建造庞大的大学,或者几个大学合并在一起,或者把一个小小的、原本优质的大学突然扩大若干倍,从而大幅增加招生名额,多收学费。在所有大学增收学费的比例上,艺术、设计类的学费几乎都是最高的。因此,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全国各种院校都开设计学科,并且把设计学科做大,主要是增加学院的经济收入。全国一千多家综合大学,工学院不必讲了,连农学院、音乐学院,甚至医学院都开设美术设计专业。“扩招”、“大学教育产业化”等政策出台之后,全国的设计类学生总数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而教师人数、教材种类、教学设备并没有相应的增加。
   三、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一直是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
   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根本动不了手,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现代制造业在迅速崛起,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几乎冲击着所有经济领域和制造产业。而高等设计教育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需求错位的状况非常严重。从数量、规模上来讲,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确发展迅速,但是几年前的盲目扩招带来的设计教育过度膨胀,使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体系方面都出现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基本集中在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所谓通用设计的专业中,经过四年不合格的教育,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参与到设计行业中,用质量恶劣的设计污染我们的环境。国内的大、中、小城市的建筑与城市环境已经沦陷为广告、招牌、招贴的海洋,中国的“月饼”、“棕子”超豪华的恶劣包装已经成为国际包装设计中最恶俗的典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此庞大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形成着巨大的反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与销售大国,家电制造与出口、家具制造与出口、服装制造与出口、玩具制造与出口大国。一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汽车设计大师、家电设计大师、家具设计大师、服装设计大师、玩具设计大师。
   四、理论和实践互为依托
   就设计类专业而言,脱离理论的实践,或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是荒谬的。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
   强的专业,专业本身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其理论和实践互为依托的关系。在技术和人文学科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脱离设计实践的理论和脱离理论的设计实践都很难独立存在。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时代,如果还将自己封闭在研究专题的狭小领域里,时间长了,一定会严重学术营养不良。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补充学术营养,是自己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设计发展到如今的乱像,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国名叫“China”,也是“陶瓷”之意,现在漫说日用磁、高级餐饮磁,就是厕所的洁具,也都是外国品牌纵横天下。去年景德镇在洛杉矶举办陶瓷展,最后是租了个仓库像卖破烂一样的推销那些工艺陶瓷,看了让人惭愧不已。
   五、设计教育队伍的建设要有新思维
   由于当前教育管理制度的僵化,造成了艺术设计类型的教师资源枯竭、课程老化、僵化。目前设计教育体系的建造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才开设,而是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设计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随市场、产业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其次,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师资水准会因近亲繁殖而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各个学院已鲜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没有生气缺少创新思维。再次,尤其要逐步提高社会大众的设计审美水平。我们的基础教育缺少设计审美和设计鉴赏内容,以致大众对惨不忍睹的设计环境表现出冷漠与麻木。当然,设计教育行内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现在许多综合性大学把艺术鉴赏课作为必修课,素质教育当中也提到了艺术修养问题。我们更需要教育界、文化界甚至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全社会来关心艺术设计,我国设计现状才会有根本的改观。
   参考文献:
   [1]腾守尧.文化的边缘.南京出版社,2006.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广州美术出版社,1996,2.
   [3]维新主义与设计污染.美术观察,2006.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中国大陆艺术设计理论20年反思.美术观察,20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