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校企合作是会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

校企合作是会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

日期: 2010-7-28 19:58:04 浏览: 1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指导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企业和学校在工学结合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两方的有机结合,才能将高职会计职业教育推向前进。
   【关键词】会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Abstract】Ministry of education “about some ideas improv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all round” is the programmatic document guiding high dut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aching to work. School anxiously expects a cooperation, the labor learns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being tied in wedlock being a high dut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ducational reform. Enterprise and school are learning to be bearing the different function combining with aspect in the labor, are bringing the different effect into play, are being organically combined only when two is square, ability pushes high duty account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marching forward.
   【Key words】Accountant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anxiously expects a cooperation; The labor learns to be tied in wedlock
   近几年来,会计职业教育无论从规模、质量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每年数十万会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毕业生的质量和素质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创新办学思路,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探求会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复合型的,兼顾“高”和“职”两个方面,具体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良好的职业素养。按照朱镕基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这是会计专业人才职业素养构成的前提和基础。
   1.2 完善的知识体系。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需要,动态调整知识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学生知识构成方面是有区别的,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应根据所对应的职业和岗位设定。从目前来看,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纳税筹划等方面知识和技能。
   1.3 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教育应体现职业性。记账、算账、结帐、编制报表应是每一个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4 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应具有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目标是根本,目标是方向。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根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工学结合等方面加快改革与发展。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做好工学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上述目标的会计专业人才。
   2 学校、企业在会计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
   就会计职业教育而言,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企业、政府在会计职业教育中承担着不同的使命。简要分析如下:
   2.1 学校做什么
   2.1.1 培养会计后备人才。这是学校会计教育的主要任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近几年来,会计改革日新月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了会计人才的推陈出新,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会计人才,成为学校的主要使命。
   2.1.2 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在我国会计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在职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成为当务之急。学校作为会计知识传授的场所,他们最先接收、理解新会计政策和知识,有条件承担起对社会在职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教育。
   2.1.3 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会计架构、会计制度设计,会计运行机制也各不相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学校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会计咨询服务。学校可专门成立会计培训咨询中心,为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还可通过成立代理记账机构,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真实的工作机会。
   2.1.4 创新会计理论,优化会计实务。我国的会计改革还处于探索创新阶段,在理论和实务的许多方面还需要优化和创新,学校应按照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助教学的运行机制,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创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责任。特别目前处于新会计准则实施阶段,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需要对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改进建议。
   2.2 企业做什么?
   2.2.1 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从专业设置到专业发展,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建设,企业都应参与其中。学校的学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社会岗位群设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都离不开企业的指导和支持。
   2.2.2 参与学校教学过程。按照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学校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会计工作是一项规范、严谨、精密的工作,没有亲身经历,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要实现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学校聘请企业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走进课堂,做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
   2.2.3 接受并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论学习和会计模拟实习,与企业会计实践尚存在差距,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进行为期半年带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这就需要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使学生顶岗实习存在供需双方难以融合的矛盾: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学生直接参与会计核算工作,而学校希望企业单位安排有经验的会计师指导学生会计实习工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的提高。要解决这个矛盾,政府应有所作为,通过制度保障和鼓励措施实现供需双方的融合。
   2.2.4 参与学校双师型师资的培养。职业教育需要具有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应不定期的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这需要企业提供机会和条件,接纳学校的教师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2.2.5 开展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有针对性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可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向学校提供订单,明确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学校根据订单开展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之,学校、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共同参与者,两者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紧密合作,协调配合,才能互利共赢,相得益彰。
   3 校企合作是实现会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就业的前提是做好服务,服务什么?一是服务社会,二是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即是针对社会需求开展职业教育;服务学生是指围绕学生就业传授知识和技能。就业教育的具体形式和手段是产学结合,或者说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条件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实验实训、教学模式等方面,会计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上述条件的有效实现都应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
   3.1 在专业建设方面: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供求状况,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从目前有些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看,有些专业的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失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专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社会需求。在设置专业方面,应吸收业内人士参与专业论证和建设,针对社会岗位、职业素养、人才规格开展调查研究,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譬如在会计专业设置时可组织会计主管部门、公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财务专家开展论证,并就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人员素质构成、会计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讨,从而为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在课程建设方面: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课程是知识的基本载体,首先,积极组织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与企业加强联系,聘任行业专家担任主讲教师,直接承担授课任务,并在学生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和帮助,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没有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课程建设将难以取得进展。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教学改革,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和会计实务工作流程,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科学设计教改方案。具体包括:提出明确的课程目标,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行动领域,分析课程所针对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基本工作流程等;明确学习领域,针对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内容和相关内容,并根据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景,改进教学手段和模式,明确理论课和实践课时以及理论教学的计划进程,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手段及进程等;提出课程考核办法。根据课程目标,提出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的方式方法,突出实践考核。明确平日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的比重。
   3.3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一门好的课程和一个好的专业必须有一个优良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同样离不开社会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在这方面,首先应建立一支热心教育、业务精良的兼职教师队伍,吸收他们加入教学团队。他们定期为在校学生举办专题讲座,承担重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专业见习实习。其次,为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利用假期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好多会计专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在教学中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通过到企业一线锻炼,见习和直接参加企业财务工作,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并对会计实践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4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4.1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为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网上会计模拟系统等实现会计教学全程、全真模拟教学,将业务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中,按照学中做的学习要求,以账簿练习代替书面作业,通过填制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边学边练,使学生在平日学习中熟练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逐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模式。
   3.4.2 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满足学生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的需要,结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专业实习。基地可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工商企业等。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派出学生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运用,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3 企事业单位也应积极配合,接纳学生见习实习、就业。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校外实训基地应以极大的热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接纳学生见习、实习和就业,成为学生就业的一条主要渠道。
   应当说,职业教育是学校与企业的共同结合体。单方面的学校教育将办不出真正的职业教育,同时,企业也难以从学校获得具有真才实学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各得其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