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日期: 2008-2-9 20:15:16 浏览: 18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无锡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顾宏亮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全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分析了我市目前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的现状和深入企业调查后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构建以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并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子信息类 专业课程 改革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职业教育还处于不断改革\快速发展的阶段,而我国电子信息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特别是无锡地区电子信息类行业发展在全国的前沿,业已成为我市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这就更加需要本地区的技工院校加快培养出更多的电子类专业学生,特别是培养出适应本地区发展的高素质毕业生。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紧密贴近企业,变革技工学校办学新模式
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电子信息行业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技工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由于长期“重仕途、轻工匠”、“重研发、轻转化”的思想偏颇,我国技工教育一直处于低于普通教育的不利地位。认识上,人们常把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附庸或补充。
通过对无锡地区十多家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企业所期望招收的技工学校毕业生(特别是外企),品德上要求具有良好品性,注重职业道德;专业上要一专多能,岗位适应能力强。而同样对300多名技校毕业生(毕业5年以上)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学生对目前的职业教育不满,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过分注重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设施落后,双师型师资匮乏,岗位适应能力弱,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严重等问题上。
可以看出,技工教育必须形成务实的办学思想,创设鲜明的培养方式,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的实践技能,紧跟经济趋势,适应企业需求,瞄准岗位能力,培养拔尖人才,积极拓宽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专业设计必须从企业需求出发,注重市场调研环节,教学计划制订合理。否则,办学脱离企业实际,培养就会徒劳无功,学生毕业出口就会堵塞;缺乏吸引力,新生来源质量就会降低。
二、加快观念转变,确定技工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电子信息类行业具有范围广、发展快等特点,在制订与该行业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应考虑培养目标和从事岗位。制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应能体现出专业内容与时俱进,更贴近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专业内容具有科学性、应用性强、便于实施;从事岗位要考虑到技工教学的特点,突出技能培养特色,准确定位,从而易于占领就业市场,充分体现出以能力为本位,一专多能,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专业课程制订则应密切围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进行,这也是对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检验,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同时,制订的教学要求也应考虑到学生今后个人发展空间。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培养在电子信息类产品(器件)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或相关行业,具备一专多能的现代化技术人员。
主要从事岗位:检验员、调试工、维修工、制图员、工艺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如:线长、班长、计划调度员等)。
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政治方面、另一个是专业能力方面;思想政治是大方向不细谈,来谈谈专业能力方面。根据深入企业调查显示,企业需要的劳动人员主要具备两项要求,一是能服从指挥,具备基本职业道德;二是掌握具备除本专业以外的多种技能,比如: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本行业发展,掌握与本专业或行业相关基本技能(电工、计算机、机械),掌握基本劳动保护意识,掌握外资企业管理模式(5S管理模式等),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等;对于上述两点,如果把重点放在前者,那么,也就没必要来读三年技校,只要中学毕业,短期培训一下即可,今后发展的空间就狭隘;我认为,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这样技校毕业生就有了竞争力,提升了层次,至少从事的就业岗位不是技术含量极低的流水线操作工,而是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技术工人,差距就出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类技能人才,那么技工学校培养的是技术性强的技术工人就相对比贴切,这样一来出现了三个层次:操作工(技术性极低)→技术工人(技术性较强)→技术员(技能人才);显而易见技工学校毕业生今后就是向技术员(技能人才)方向发展,同时也便于中技与高职、高技的接轨。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培养目标的制定,还要根据从事的岗位来分析。
(二)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中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模块化与课题化问题
模块化、课题化两种模式乍看相似无太大区别,可实质上却区别很大。我认为在制订专业计划时采用模块化方式比较恰当,能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对各知识模块进行有机组合,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操作过程简便,只需根据相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对知识模块添加或删减即可,操作性强。课题化方式适用于课程教学过程,根据模块中教学要求,选用或编写能包含该模块知识要求的课题开展教学,以前的教学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是主体,通过课题化教学可将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课题的制作,参数测试,而产生问题,会出现多个为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就来听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索、分析问题的能力,符合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对整个教学带来了良性循环,当然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典型课题化教学方式也非易事。
模块化的专业教学计划根据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含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体现出宽基础、活模块的内涵。
2、专业复合性问题
专业复合性的实质就是一专多能。上面讲了通过企业调查,企业要求劳动者具备的第二种能力就是掌握具备与本专业相关延伸的多种技能,那就是一专多能。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除了设置本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要增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应包含的技能: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管理,其中电子是主干,计算机和管理是基本,电工和机械是扩展。这样一分析,主次结构就马上显现出来了。在复合性专业制定过程中关键是辅助类课程教学的深度难以把握,我认为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就行,无须深入展开。计算机和管理类课程是基础的基础,是属于一种学习、工作的工具,因此不管是哪个专业都必须把这两门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中,且为主干课程的基础。
3、设计职业技能鉴定工种问题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是针对技术工人对于职业岗位具备能力程度的衡量,也是国家促进提高技术工人技能水平的制度,同时也是衡量技工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一种手段。为此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项目,在计划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根据鉴定工种要求来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也为学生今后就业、专业发展带来方便,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考虑电子方面参加无线电调试工或无线电装接工中级鉴定,计算机方面参加计算机操作工中级鉴定,电工方面参加维修电工初级鉴定,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99)可作为选修考证。
三、制订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几点建议
根据课程改革的思路分析为原则,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以模块化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学制3年,最后1年下厂生产适应性实习,即2:1分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达1:1;学生毕业将拿到学历证书、计算机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关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一)模块化设计特点鲜明、突出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职业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迫使技工教育必须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核心,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力的并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我市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这要求我们彻底改革目前技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先学后做”的单向教学模式,贯彻“学做合一”或“做、学、做”的双向程序模式.推广“工学”合一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加强一二年级学生基本技能教学,做到一年练基本功、两年能熟练独立操作、三年能满足企业生产岗位要求。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技能表演活动,超前培养技校学生的职业意识。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教学环节过程中,专业教学计划各模块的设计应突出如下特点:
1、模块(一)文化基础课程模块
这部分课程主要特点是选用专业特色教材。如语文、数学采用工程类教材,英语改为专业英语,物理使用电子类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达到中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工水平(考证)。
2、模块(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这部分课程主要特点有三:
(1)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用专业基础课程一体化教材。电子信息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方向选用电子技术应用(基础篇)类教材;电工技术应用专业方向选用电工技术应用(基础篇)类教材。
(2)教材内容涵盖面广,重点抓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的结合。教学要求难度与原独立课程教学要求相比则大大降低,满足够用、实用为宗旨,并且将行业发展的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贯穿于其中。
(3)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各项实训课题要求开展教学。合理开展教学设计,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应围绕实训课题要求来确定,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开发设计教学要求,充分体现课题化教学模式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3、模块(三)专业课程(技能)模块
这部分课程主要特点有三:
(1)同样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用专业课程教材,开设的课程具有行业发展的典型性。
(2)为体现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目标,特意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例如增加基本机械知识的传授、基本机械技能的实践项目等。
(3)加快专业课程综合性的融合与贯穿,能灵活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各项综合实训课题要求,密切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一)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能力
1.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问题及对现实生活情况进行实际调查所作的客观描述进行教学,用以提高学生对实际情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主要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典型实例,典型工件或典型技术工艺。
2.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合理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以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教学法适合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主要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理论还是先动手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课题的制作,参数测试,而产生问题,会出现多个为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就来听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索、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3.案例与任务相结合。教与学,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这种互动双边活动构成了整个教学过程。案例是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的载体,任务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只有二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主要贯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整机电路的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再现,引出新知识,诱导理解,试用并演习,从而熟练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目的。寓教于学,寓教于用。电子信息类课程情境教学主要贯穿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安排在实验室或实习工场,达到模拟企业现场的效果。
在学生针对性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的实际范例,任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等因素而布置的需要学生来解决的问题。对于某些任务,学生可能直接模仿对应的案例就可以解决,而有的任务则要求学生在对应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情境教学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学模式。
(二)加快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使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理实一体化教师,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验)室为中心转变。
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下大气力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全体理论教师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对实训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类学历、培训班的学习,加快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两者均要加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通过从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方式,建立一支能基本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加大实训设备设施投入力度,提供良好教学环境
根据上述教学要求,学校要大量购置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建立多个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室,为确保教学效果,宜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一位教师带20名学生,每位学生配置一套仪器设备(建设初期可采用1套设备,2名同学使用);设备的配置可分两阶段进行,视学校经济情况,逐步到位,同时购置设备时,可进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使用的常规设备类型,再决定设备采购方案,同时考虑到专业建设的需要;刚开始可先定几个班级作为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展开。
结束语
课程改革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受到企业的欢迎,企业说满意就是对课改的最好评价,因为我们的课改就是为了贴近企业的需求,根据岗位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同时也满足了在市场经济下,技工学校的准确定位。职业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中才能体现其自身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3.戚 明《生产实习教学法概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