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日期: 2009-10-16 5:39:17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关键词:行为习惯 培养 留守学生 途径 方法
   内容摘要: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然而在现在农村中学中,8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所以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明确培养行为习惯的内容,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利用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
   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在他的《治家格言》有这样一段话:“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睡,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它虽出自封建时代文人之手,但也不乏借鉴之处,作者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在今天也是非常需要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才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方面,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作用。诚如心理学专家威廉•詹姆士曾提出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行动中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然而在现在农村中学中,8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所以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许多学生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随地乱扔垃圾等,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么,应如何培养留守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明确培养行为习惯的内容,多途径多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多年的教育经验,培养同学们的行为习惯的主要内容有着几方面:1、自觉遵守纪律行为习惯教育纪律是提高学习成绩,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保证。学生刚踏进学校的第一天,就应了解校规校纪,就应知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规范的内容,同学们要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明白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社会有用的人,要让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并在班里经常开展爱心、责任心教育活动。2、自我管理习惯教育,有些同学在课间午间老师不在教室时,往往自控能力较差,常常有讲闲话、搞小动作,甚至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的同学一定要作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投入学习中,并实行民主管理法。班干部要负起一定的管理班级的责任,努力提高我们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习惯。3、文明礼貌习惯教育,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同学们应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通过一些列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个人修养。4、卫生劳动习惯教育。卫生劳动习惯教育包括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积极认真完成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同学们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自己铺床叠被等。
   二•利用制度管理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养成的,然而留守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很少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教育,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根据学校制定的《白马中学寝室内务整理规范》、《文明寝室评比办法》和政教处每周评比一次“文明班”和两周一次“文明寝室”等一系列常规管理办法,严格要求学生,使寝室管理、检查、评比、奖惩形成一个有机体。对出现问题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反复教育,直至其形成习惯。其次,
   三•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自暴自弃,针对这些学生我们也会要求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不能歧视,相反要给你们格外的关照。我认为一味批评永远不如激励奏效,要让这些同学找回自尊与自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相信他们的潜力,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也会要求我们的教师应更多地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地方,学生有过错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真诚地帮助他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多表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潮,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针对个别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暗示点拨法。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度——人的自尊心。”如在就寝时,难免有个别学生出现动作缓慢,不按时就寝现象,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时多数采取的是“暗示点拨法”。一个眼神、微微一笑、轻轻地摇摇头、摆摆手,这些细微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其领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尊重、理解和希望,从此就悄悄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四•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年龄小,具有认知的好奇性及形象性。接受新生事物快,也特别善于模仿。一些具体真切的人和事,常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在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经常采用“榜样示范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洗漱的过程中,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朱伯庐《治家格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