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日期: 2010-2-18 5:08:55 浏览: 7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毕业论文网

摘要: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区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使命。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其发展面临着多方面困难,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改革发展中开拓新的局面。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本文所论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方特色,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训方略、生源、就业出路、办学体制、投入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方略,本文着重讨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民族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西部边疆和东北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我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1.9万公里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与东部、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相比,总体上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成长与发展的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满足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还对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已经起步,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仍然缓慢,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和水平都与其承担的责任极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不足。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投入,在没有外来的大量投入的情况下,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难以获得快速发展。
二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到位,短时期内在观念的转变上还有较大的障碍。在学科本位观念很强的现阶段,将教育管理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的位置上来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是存在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与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是永恒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民族地区,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在产业结构上,民族地区仍大体上处于农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程度低,手工农业、手工工业、半机械化产业与自动化产业并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结构失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形态的多元状况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对人才培养与人才结构提出了多元要求,要求培养能适应这种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的各类人才,这对于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严峻的挑战。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
国家民委、教育部2000年7月28日颁布的《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路子及有关政策和措施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2005年印发的《2005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等法规,都使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依法健康发展的轨道。但这些法规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和指导,具体到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则要求在国家法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实际情况。首先,这些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总体上比较低,高科技人才需求数量较少,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文化力量都相对欠缺。但这些地区的农业、林业、旅游业、矿业、能源等资源优势明显,人才需求量大。其次,民族地区要发展必须与东部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方面也需要相当数量的人才。再次,民族地区近年来一直向东部输送劳动力,随着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这些劳动力也需要接受较高程度的职业培训。最后,民族地区有一些特色产业,往往以民族文化为特征,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以手工艺为基础的特色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以现代工艺为技术手段,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
上述几个方面是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的基本增长方向,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以这些实际需要为导向,以同时满足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和服务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立足于当地,才能具有发展的后劲。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具体体现,同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缩影和归宿。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同时不断吸收和借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一)要树立多元的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观
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多元的课程观,这种新的课程观既要根据当前的社会需要关注课程的短期目标及其实现,更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也要处理好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就业,是及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类型和质量的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与多元的民族和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课程目标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所服务地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本,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
(二)要根据培养方向确定高职课程目标和方向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也应定位在专门性与实用性上。专才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具有应急的良好功能。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文化与行业多元呈现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才教育”倾向已经开始不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专才”只有专一的技能,岗位、行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适应性受到很大局限,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突现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专才”极有可能面临就业难、转岗难和发展难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就业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都要求从业者对不同岗位、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经济文化有更强的适应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前必须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选择上,必须克服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实践多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观,以培养适应广泛就业和自我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通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与发展能力,坚持多元的、以增强学生适应性为主的课程目标和原则对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些区域的学生与主流环境接触有限,适应性更为不足,增强适应性对他们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三)要及时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并适时充实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把握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把握本地区与服务地区(东部、中部地区)的需要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作好专业定向,确定相应的课程结构、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大体相同的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和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要有机结合起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应有不同的侧重。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发挥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功能,这是与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深入研究当地的传统工农业、民族特色工农业、民族特色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据此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新的多元适应性课程观要求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模式,当前的职业技术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如何科学地灵活运用的问题。
在保证专业基础性课程得以实施的同时,应及时充实与专业有关的高新技术知识,力争做到既能保证传授基础理论与技能,又能让学生掌握现代高科技前沿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才能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处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必须把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适应性教育,改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性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在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上,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共性,不同的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还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过程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态度与风俗习惯有机结合,增强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不断探索与创新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特殊的环境,其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和合作,这已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所证明。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地企业往往难以完全承担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难以支撑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这些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外部发达地区的企业(行业)。在结合方式上可以借鉴当前比较成功的“订单式”培养之路,将企业(行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产业特点与学生的适应性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建立切合本地实际的、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多处于经济的后发展地区,往往缺少必要的资金。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建立投资主体与经费渠道多样化机制,制定政策,搭建筹集资金的平台,积极争取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中外企业以及个人的办学投入,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投资职业教育的热情。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办学与投资主体上缺乏灵活多样的方式,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一定规模的优秀师资队伍。民族地区由于地缘上的劣势,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少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本区域中心城市的优秀人才,一些适应民族特色工业发展要求的技术熟练者和手艺人才都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加以培养。
在培养对象的来源与就业输出方面也要有灵活创新的机制。在吸引生源方面应该以本地生源为主,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劳动力转移的比例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为提高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做出贡献。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产业结构和促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力量严重不足,这决定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创造外向型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和输出劳动力方面更多地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模拟工作环境、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这种外向型的人才合作要以本地的发展为目的,以东部发达地区为重要的借鉴与输出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立足本地、面向先进发达地区、动态跟踪社会需求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方舟.中国职业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2005,(28).
[2]邢益平.对普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7).
[3]吴亚萍.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9下).
[4]王根顺,王成涛.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六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5]赵显宁.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6]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7).
[7]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8]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
[9]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10]杨勇承.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2,(11).
[11]倪筱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2,(6).
[12]王新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返回顶部